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中世纪的英国,其经济生产模式是庄园经济,它是一种封建主义经济。在庄园中,农奴是最主要的劳动者,他们处于庄园体系中的最底层,是被剥削的对象;领主是庄园的所有者,他们在庄园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是庄园经济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此外,在这两者之间,还有一个阶层——自由民,他们更多的是通过租种领主的土地,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同样是处于被剥削的地位,但其境况在一定程度上要好于农奴。
材料二 庄园经济相对的独立性是庄园法能够保持传统而不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庄园内部有大量旧有的东西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并没有消失,而是得到了不断继承。最为明显的是,在庄园“敞田制”中的集体耕作、公共牧场等,据说“这种习俗是日耳曼保存下来的古代农村土地公有制的残余。”
材料三 领主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各种手段来达到庄园法庭上的胜诉,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剥夺农民的利益了,这是领主获得财富的一种有效的渠道。另一庄园领主的生财之道是收取诉讼者的罚金,这一罚金为庄园法庭的主持者所拥有。
材料四 经济学家托尼曾经估算,“农民每交给领主1个便士,就往自己口袋放进6个便士。”很显然,如果没有庄园法对农民的保护,这是很难做到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庄园经济的主要人员构成。(2)根据材料二,指出“公共牧场”属于庄园经济的哪一部分。
(3)结合材料三,指出庄园法庭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指出庄园法庭存在的积极意义。
(伊斯兰教的产生)
材料一 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迁往雅特里布城。伊斯兰教称这一迁徙事件为“希吉拉”(旧译“徙志”)。雅特里布亦因穆罕默德的到来而改名为麦地那·纳比,意为“先知之城”,简称麦地那。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材料二 在东方,阿拉伯人于664年占领中亚细亚的阿富汗斯坦地区,然后兵分两路,北路军进军中亚内陆草原地区,一路所向披靡,直到在帕米尔高原西部遇到中国军队才停下脚步,并与兴起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吐蕃西部和西北部边界的兴都库什山脉相接壤。
材料三 公元8世纪中叶到9世纪初,帝国政治较为稳定,生产力发展较快,经济和贸易繁荣,是帝国的鼎盛时期。
(阿拉伯帝国的文化传播)材料四 阿拉伯人在数学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突出体现在21世纪对印度数字与零符号体系的改造与推广,它不仅方便了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也导致了人类计算领域的一场革命。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后建立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遇到中国军队”是哪位唐朝将领率领的?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阿拉伯帝国建立的影响。
(4)请你列举阿拉伯文化中的数学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法典规定,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要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
材料三: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难以忍受的歧视和凌辱。
(1)材料一图中所示是哪一文明古国的遗存?被称为什么?它在古代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如何?请再举出一个这个古国的文明成果?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世界古代历史上的哪部法典?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这是古代哪一国家的重要历史文献?从法典内容看,它维护的是谁的利益?法典中体现了该王国的一大特征是什么?该文明成果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3)材料三反映了古印度的什么制度?是什么人制定的这一制度?他们制定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制度有何影响?
2.选择题- (共20题)
A.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解释的垄断 |
B.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
C.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
D.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扩充 |
A.亚历山大东征 |
B.法兰克王国的扩张 |
C.罗马与迦太基的战争 |
D.十字军东征 |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 |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
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
A.伯里克利改革 | B.大化改新 |
C.北魏孝文帝改革 | D.查理改革 |
A.佛教 | B.基督教 | C.伊斯兰教 | D.道教 |
A.庄园为封建领主所有 |
B.农奴获得份地,必须承担劳役,缴纳捐税 |
C.庄园出现于9世纪 |
D.庄园主在自己的庄园里权力凌驾一切 |
A.5人 |
B.3人 |
C.2人 |
D.1人 |
A.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 | B.暴力冲突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
C.暴力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 D.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
A.古埃及国王的宫殿 |
B.古巴比伦国王的宫殿 |
C.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
D.古巴比伦国王的陵墓 |
A.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
B.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
C.完全摆脱了封建统治 |
D.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
A.波斯帝国 | B.古巴比伦王国 | C.亚历山大帝国 | D.罗马帝国 |
A.古代印度河流域 |
B.中世纪的欧洲 |
C.封建社会的日本 |
D.古代两河流域 |
A. 西方文明产生较早,东方文明出现较晚
B. 西方文明依托于海洋,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
C. 西方人传统保守,东方人冒险进取
D. 西方文明以农耕为主,东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帝国;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
A.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区域 | B.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
C.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 D.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

A.反映了古代埃及建造金字塔的情况 |
B.反映了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 |
C.反映了古代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 |
D.证明了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
A.佛教 |
B.道教 |
C.基督教 |
D.伊斯兰教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