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从15世纪末开始,人类的全球化进程拉开序幕,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的。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1)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的。
2.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实现经济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黄河岸边柳树荫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啥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已经响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近代前夜的中国与世界》学习材料
材料二 1864年,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三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发表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方向。深圳特区报为此发表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反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英两国经济方式的差异。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概括材料二中李鸿章的主张。简述该主张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3)“南方谈话”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阐述“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
材料一当黄河岸边柳树荫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啥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已经响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近代前夜的中国与世界》学习材料
材料二 1864年,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三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发表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方向。深圳特区报为此发表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反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英两国经济方式的差异。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概括材料二中李鸿章的主张。简述该主张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3)“南方谈话”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阐述“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
2.单选题- (共9题)
3.
新航路开辟后,引起了所谓“商业革命” ①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加强 ②欧洲与美洲开始有了联系 ③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变化 ④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4.
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原因有
①到东方去寻找黄金
②奥斯曼土耳其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③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
④《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的流传
①到东方去寻找黄金
②奥斯曼土耳其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③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
④《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的流传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 |
5.
《大国崛起》在谈到英国时,一再提到英国崛起中的“核心竞争力”,那么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核心竞争力”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 |
B.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
C.英国成为海上强国 |
D.英国对欧洲大陆实行均势外交政策 |
10.
“又出新车了!”,“又有车降价啦!”这是近来人们在媒体上见得最多的一类消息。进人2008年,市场价格下降和企业新车下线就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有超过10款的轿车宣布降价,另外有北京现代索纳塔等多款新车下线。表面上看,企业的行为是自发的,但是都与一只看不见的手息息相关。材料中这只“看不见的手”说明了我国在现阶段实行的是
A.社会主义企业体制改革 |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