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31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6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胡夫金字塔中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尽管如此,许多考古学家还是走进金字塔,试图揭开这个历史之谜。

材料三: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据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为40万,其中自由民为16.8万,外邦人为3.2万,奴隶为20万。而自由民中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的殿堂之外。

——哈蒙徳《希腊史》

材料四: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国,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材料五:穆罕默德创立了严格信仰一神的伊斯兰教,就是要通过消灭偶像崇拜的传统习惯,引导阿拉伯各部落在信仰宇宙唯一之神的基础上,突破氏族部落的藩篱,为建立统一国家扫清思想上的障屏。

——郭永胜《试论伊斯兰教的产生与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的关系》

(1)材料一属于材料类别中的哪类?(填大写字母)
A.文献资料     B.实物资料
(2)了解尼罗河流域文明应选择的材料是:  
(3)了解两河流域文明应选择的材料是:  
(4)了解古代欧洲文明应选择的材料是:  
(5)了解封建时代的西欧应选择的材料是:  
(6)材料五属于材料类别中的哪类?(填大写字母)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简表


材料二:


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三: 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材料四: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真正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简表表明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所反映的制度中“我”与“附庸”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琅城市民在取得城市自治权的过程中采用了哪些手段?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这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非洲到处都是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庄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

——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材料三: 1750-1914年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

——《新全球史》

(1)材料一中“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与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
(2)材料二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对非洲和欧洲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的政治和经济因素分别是什么。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随意停止法律的执行。

材料三: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宣布: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材料四: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材料五: 美国独立战争的枪声刚停息他便解甲归田;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他坚决放弃连任。

材料六: 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凯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善于治理被征服的地区……是位行政家……而他竟还有立法家所具有的才能。他在那个时代中的非凡表现,是法兰西民族的骄傲。

——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

(1)材料一两幅图片中的情景分别出现在什么革命中?经过材料一中的革命,英国逐渐形成了什么政治体制?
(2)材料二出自哪一法律文件?材料三和材料四所要表达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3)材料五中的“他”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有哪些?(回答两点)
(4)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证明拿破仑是“法兰西民族的骄傲”。(回答两点)

2.选择题(共20题)

5.
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租地农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租地农场主主要是一些富裕农民
B.租地农场的土地所有权全部归租地农场主
C.租地农场同市场的联系密切
D.租地农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
6.
“人们通常在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确保每一个参与讨论内政、外交问题的人,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该材料反映了雅典:
A.建筑水平高超B.文化繁荣昌盛
C.注重民主政治D.加强廉政建设
7.
早期基督教反对罗马暴政,遣责富人剥削。公元2世纪以后,基督教教义发生变化,宣扬忍耐顺从、君权神授等思想。基督教教义变化后,直接导致的结果是:
A.罗马帝国长期迫害基督教B.罗马统治者承认并定基督教为国教
C.中世纪大学的兴起D.西欧庄园制度的瓦解
8.
中世纪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算术等;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和神学。这:
①说明大学课程设置受基督教会的影响   
②说明大学具有免赋税特权
③说明大学具有司法特权
④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9.
《罗马民法大全》被恩格斯称为“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恩格斯的判断依据是该法:
A.是罗马法走向成熟、完备的重要标志
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是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D.保留了罗马法的精华,系统全面
10.
东罗马帝国,中国史籍称“大秦”。1453年,它被哪个国家灭掉:
A.波斯帝国B.马其顿王国
C.法兰克王国D.奥斯曼帝国
11.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下列关于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佃户既要耕种“份地”也要耕种“直领地”
B.佃户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利益
C.佃户可以主持法庭
D.佃户无故缺席法庭开庭会被罚款
12.
“神人同形同性”是古希腊哪个方面的特点
A.神话
B.哲
C.雕塑
D.建筑
13.
古印度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内蕴。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涉及到“种姓制度”时,哪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
A.“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B.“我爱慕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却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C.“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整个国家唯我独尊!”
D.“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14.
第一个在罗马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的皇帝,结束罗马共和国的是(    )
A.屋大维B.凯撒C.伯利克里D.梭伦
15.
下列有关文艺复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兴起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
B.它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C.它的实质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D.它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16.
在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中,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有:
A.葡萄牙、西班牙B.英国、荷兰
C.荷兰、葡萄牙D.西班牙、英国
17.
某战役“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局势,是北美英属殖民地十三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该战役是:
A.来克星顿枪声B.约克镇大捷
C.萨拉托加大捷D.滑铁卢战败
18.
有学者曾把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称为“姊妹革命”,两次革命的共同之处是:
A.结束了本国的君主专制B.实现了民族独立
C.建立了君主立宪制D.凸显了民主平等的理念
19.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许多棉纺织厂陆续从交通不便的河谷地带搬到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市附近。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B.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C.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D.凯伊发明了飞梭
20.
下列关于“第一国际”的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国际”又称国际工人协会
B.“第一国际”成立后以政治斗争为目标
C.“第一国际”支持了巴黎公社
D.“第一国际”的成立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21.
1825年9月英国伦敦各报以大量篇幅报道:“英国掌握的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将开始商业营运。”文中的交通工具是指
A.帆船B.蒸汽机车C.飞机D.汽车
22.
西班牙一直想要参与印度的香料贸易,以获取丰厚利润。然而根据《托尔德西拉斯条约》的规定,西班牙不得向东航行,而境内的阿拉伯问题使得其又无法打通向印度的陆上通道。于是,哥伦布的向西航行计划实际上成为西班牙参与印度贸易的唯一可能性。这说明哥伦布航行
A.主要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B.发现了欧洲到印度的新航路
C.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D.使西班牙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23.
颁布于17世纪晚期,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界限,以法律形式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文献是 ( )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
24.
“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材料所指“宣言”的发表
A.表达了工人阶级要求取得普选权的愿望
B.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伟大尝试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