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泉市郊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30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6

1.综合题(共5题)

1.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他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津贴,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是通过哪些具体制度保障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
材料二 一个自由人(封臣)对另一个自由人(封臣)服从和服役(主要是军役)的义务,以及封君对封臣保护和维持的义务,而维持的主要办法就是封赐给他一块土地。

——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

(2)材料二中的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
材料三 大化二年(646年)元旦,发布改新诏书;(1)凡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屯仓、田庄)和人民(部民、部曲)一律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国家给贵族以“食封”和“禄”。……

——武安隆:《浅论大化改新》,载《历史教学》

(3)材料三中所述内容与日本历史上的哪场改革有关?它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
2.
14—19世纪欧洲思想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同时也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有一首诗这样写道:“青春是多么美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
材料二 伏尔泰认为,必须按理性行事,不能让人陷于无知中,挣扎于谬误中,生活在暴政下,过不幸的日子。他们相信,理性的阳光必将冲破迷信与专制的漫漫长夜,给人们带来光明与幸福。
材料三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过的知识回答,文艺复兴起源于哪里?这首诗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这场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3)材料三文件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3.
科技创新是引领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会产生消极影响。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状况(部分)一览表
成员
占全国人口
占国民收入
年代
穷人数量
工业、金融资产阶级等
2%
36.5%
1885年
85万
1856年
87万
普通群众
80%
40%
1863年
109万
1866年
130万
 

——《大国崛起·工业先声》

材料三  19世纪上半叶在英格兰是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是一个因无法抵制犯罪及暴力事件而威胁到现政权的时代,一个犯罪有暴力冲突四处蔓延并难以遏制的时代。……不难发现,在短短的37年中,犯罪数字竟增加了6倍多。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的工匠、农业工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在工业城市格拉斯哥,1821年因疾病而死亡的比例为2.89%,1938年上升为3.8%,1943年达到4%。在兰开斯特郡,1841年死亡的102025名工人中,有83216人活不到20岁,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22.1岁。这些人大部分因可以医治的疾病而死,只是由于贫困而无法得到治疗。国民体质下降,在19世纪已成为关系到全民族命运的大事。

——钱乘旦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1)材料一是某同学绘制的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请根据图示,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指出工业革命中最重要发明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了哪些社会问题?
(3)根据上述学习和探究,你认为要实施科技创新应注意哪些问题?
4.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1)从材料一中左面示意图可以看出,内战前美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下面目录中《第二章1862年,永获自由》应该涉及的是哪一历史文献?《导言决定我们命运的十字路口》,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简要这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 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9世纪中后期,日本以纺织业为重点的轻工业发展特别迅速,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进口国变为棉纺出口国。
材料三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地做到了”。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2)材料二所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哪一政策?
(3)材料二、三分别说明了日、俄两国的改革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两国改革有何共同影响?
(4)综合材料一、二、三反映的历史事件,谈谈它们共同产生的历史作用。
5.
情境分析:
17世纪的一个英国人,18世纪的一个美国人和法国人,在进入天堂后回忆自己生前的经历
A.你们知道吗?我的国家那时候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整个国家的人被分成三个等级,前两个等级享有特权,我被分到第三等级,后来还是我们第三等级的人经过斗争取得了自由
B.你们国家比我们国家好多了,我们国家根本就是一个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国王说他代表上帝来统治我们的,最后我们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C.我比你们幸运一些,我们国家没有国王,但你们中间一个国家的国王却在我们国家发号施令,还企图镇压我们的反抗,结果在我们总司令的领导下通过斗争,赶走了发号施令者,取得了国家的独立,建立起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国家。
(1)A是哪国人?为克服“不公平的现象”,革命中颁布了什么文献?
(2)B所在国家人民发动革命的标志是什么?革命后建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3)C所说的总司令是谁?

2.选择题(共15题)

6.
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把“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确定为小组研究的课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是
A.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B.《汉谟拉比法典》法典
C.西周分封制
D.麦加大清真寺
7.
下列谚语中,能反映中古欧洲社会等级制度特点的是
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D.“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8.
在现代历史中,元首这一称谓演变为主权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元首”一词最早用于罗马帝国的建立者,那么历史上第一位“元首”应该是
A.伯里克利
B.凯撒
C.屋大维
D.查理曼
9.
步入近代西欧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有(  )
①建立租地农场
②出现手工工场
③西欧庄园
④大学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
下图所示文字是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
C.甲骨文D.玛雅文字
11.
阿迪加在小说《白老虎》中写道:“印度这个国家在她最富强的时候就像一个大动物园,一个自给自足、等级森严、秩序井然的动物园……姓哈尔维的人家做糖果;姓牛倌的人放牛;贱民挑粪。”这一描述从侧面反映了古代印度曾推行( )
A.班田收授法B.租庸调制C.分封制D.种姓制度
12.
学会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与“印度民族英雄”这一关键词相吻合的是
A.克莱武
B.章西女王
C.玻利瓦尔
D.圣马丁
13.
1796年9月17日,他发表《告别词》,“我现在应当向大家有所表示 ▪▪▪▪▪▪ 就是我已下决心谢绝把我放在被选之列”,主动放弃继续当选总统的权利,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他是
A.杰斐逊B.罗斯福C.林肯D.华盛顿
14.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①都反对本国的封建制度
②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都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④都取得了民族独立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
下面画中的人神态自若,嘴角含着一丝微笑,显得恬静,似乎又有些哀伤,富于生命的活力。这幅作品是
A.《神曲》
B.《最后的晚餐》
C.《蒙娜丽莎》
D.《罗密欧与朱丽叶》
16.
下面为1492年开辟的一条新航路的示意图,此次航海活动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美洲被发现
B.到达了印度
C.发现了好望角
D.实现了环球航行
17.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时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C.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1868年倒幕派推翻了德川幕府在日本的统治
18.
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同点不包括 ( )
A.都是资产阶级性质B.都加速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是为了反抗殖民侵略D.都关系到美利坚民族的命运
19.
马克思曾说:“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以下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拿破仑对外战争
B.文艺复兴
C.资产阶级革命
D.三角贸易
20.
“法国在普法战争中遭受灾难性失败之后,饥寒交迫而又对政治感到幻灭的巴黎人民拿起武器,1871年春,自称公社社员的人们宣布他们自由了…然而,他们的乌托邦在那年的5月22日走到了混乱而血腥的尽头。”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宪章运动B.普法战争C.英法战争D.巴黎公社革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