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是伴随着人性的解放和世界的发现而到来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同时期的圣母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哪副图片属于文艺复兴时期?这幅图片所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 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示意图

(2)与图一相比,图二出现了哪些新变化?简要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二与图一贸易路线的不同性质。
材料一 不同时期的圣母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哪副图片属于文艺复兴时期?这幅图片所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 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示意图

(2)与图一相比,图二出现了哪些新变化?简要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二与图一贸易路线的不同性质。
2.
生产方式及关系的调整极大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克莱特是一名普通纺织工人。……1768年发明机械纺纱机,次年获得专利,采用水力驱动,又叫水力纺纱机。1771年阿克莱特与人合作,在德文特河上的克罗姆福特建立了近代的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在德比郡、兰开夏郡、诺丁汉郡、苏格兰开设纱厂和织布厂。
材料二 1801年,英国首次人口普查中约克郡有15个城镇,总人口2万多人,到1891年,有63个城镇……该郡一名男性普通工人的工资在在1801年大约能够维持一个家庭的开支,但到了1891年却不能维持家庭的开支,和工厂主之间的收入差距如同“蚂蚁与大象”,且地位越来越低,工人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基本利益……
材料三 从1861年……内战爆发时起,经过七大战役……北方损失较大。……北方人开始质疑林肯打这场战争的正义性。美国是一个宪政国家,什么都得按宪法说的办。而在宪法里,并没有明确地表明各州不得脱离。当时的很多美国人就认为,既然“结婚”是自由的,“离婚”自然也是自由合法的,林肯以统一的名义打这场战争,没有合法性。当越来越多的同胞被联邦政府以一个尚站不住脚的理由杀害时,民众的质疑浪潮越来越大,政府的危机来了。于是,林肯决定切换战争主题……
(3)根据材料三,概括造成林肯政府危机的主要原因。林肯“切换战争主题”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南北战争的主要作用。
材料一 阿克莱特是一名普通纺织工人。……1768年发明机械纺纱机,次年获得专利,采用水力驱动,又叫水力纺纱机。1771年阿克莱特与人合作,在德文特河上的克罗姆福特建立了近代的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在德比郡、兰开夏郡、诺丁汉郡、苏格兰开设纱厂和织布厂。
——《世界文明史》中册
(1)根据材料一,从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两方面,分析阿克莱特的历史贡献。材料二 1801年,英国首次人口普查中约克郡有15个城镇,总人口2万多人,到1891年,有63个城镇……该郡一名男性普通工人的工资在在1801年大约能够维持一个家庭的开支,但到了1891年却不能维持家庭的开支,和工厂主之间的收入差距如同“蚂蚁与大象”,且地位越来越低,工人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基本利益……
——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2)材料二中,英国出现了什么现象?材料三 从1861年……内战爆发时起,经过七大战役……北方损失较大。……北方人开始质疑林肯打这场战争的正义性。美国是一个宪政国家,什么都得按宪法说的办。而在宪法里,并没有明确地表明各州不得脱离。当时的很多美国人就认为,既然“结婚”是自由的,“离婚”自然也是自由合法的,林肯以统一的名义打这场战争,没有合法性。当越来越多的同胞被联邦政府以一个尚站不住脚的理由杀害时,民众的质疑浪潮越来越大,政府的危机来了。于是,林肯决定切换战争主题……
(3)根据材料三,概括造成林肯政府危机的主要原因。林肯“切换战争主题”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南北战争的主要作用。
3.
不同国家跨入资本主义的方式是不同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材料二 1858年10月,亚历山大二世提出了准备改革的三条原则:要使农民立即感到其生活有所改善;使地主立即放心,相信其利益有保障;强大的政权一分钟也不能动摇,社会秩序一分钟也不能被破坏。……
材料三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2)根据材料二,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
材料四 某位史学家说:“大约在150年前,这个岛国面临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胁迫的危机,以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4)材料的“岛国”抓住机遇“弃旧图新”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做法是什么?简要概括“弃旧图新”的内涵。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世界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英国创造的“全新政体”的名称及特点。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是怎样“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材料二 1858年10月,亚历山大二世提出了准备改革的三条原则:要使农民立即感到其生活有所改善;使地主立即放心,相信其利益有保障;强大的政权一分钟也不能动摇,社会秩序一分钟也不能被破坏。……
材料三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2)根据材料二,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
材料四 某位史学家说:“大约在150年前,这个岛国面临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胁迫的危机,以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4)材料的“岛国”抓住机遇“弃旧图新”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做法是什么?简要概括“弃旧图新”的内涵。
2.选择题- (共25题)
4.
公元前4世纪中国的商鞅变法对确立封建制度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商鞅变法在作用上大致相似的是
①查理马特改革
②大化改新
③伊斯兰教创立
④拜占廷帝国灭亡
①查理马特改革
②大化改新
③伊斯兰教创立
④拜占廷帝国灭亡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②③ |
5.
有史学家曾说:《教皇为皇帝加冕》一图从一个层面体现了欧洲中古时代的社会特征。该图说明


A.罗马教皇是法兰克等国家君主的御用僧侣 |
B.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
C.教皇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
D.法兰克国王是罗马教皇的附庸 |
6.
“在古代世界,充满着强国与弱国,以及不同文明间的矛盾与碰撞。这个过程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但是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下列事件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②罗马帝国的扩张
③希波战争
④马可·波罗来华
①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②罗马帝国的扩张
③希波战争
④马可·波罗来华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8.
归纳整理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与技能,以下是某同学在学习《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后所制作的部分表格,其中完全无误的一项是
选项 | 作者 | 国籍 | 代表作 | 备注 |
A | 荷马 | 古波斯 | 《荷马史诗》 | 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 |
B | 索福克勒斯 | 古希腊 | 《俄底浦斯王》 | 把古代喜剧艺术推向成熟 |
C | 穆罕默德 | 古印度 | 《古兰经》 | 伊斯兰教创始人 |
D | 不详 | 古阿拉伯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 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
A.A |
B.B |
C.C |
D.D |
9.
假如穿过时光隧道,你来到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你不可能感受到的是
A.罗马平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 |
B.三次布匿战争后,导致奴隶制飞速发展 |
C.成为地中海霸主,国家繁荣强盛 |
D.屋大维掌权,进入帝国时代 |
13.
“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这种制度()
A.规定印度人在法律面前都一律平等 |
B.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
C.认为印度人生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
D.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可以通婚 |
14.
“ F浮=G液排=ρ液gV排”这是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公式,这一定律的发现归功于一位古希腊的杰出科学家。这位科学家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是()
A.知识改变命运。 |
B.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
C.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
D.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
15.
美国内战期间,一位北方上尉写信说:“太奇妙了,这周围的木材差不多全被砍伐光了。而我们刚来的时候,树林茂密得无路可走,但现在却被完全砍光了。”据统计,在这场战争中,有200万棵树木被毁。这说明南北战争
A.对北方经济巨大促进作用 |
B.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 |
C.满足了广大人民对土地的要求 |
D.解放黑人奴隶的必然结果 |
16.
有位史学家这样论述某历史事件:“它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下列关于这一“事件”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它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
B.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
C.宣扬人有生存、自由的权利 |
D.它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
17.
史书记载:“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南美洲的木薯传入非洲和亚洲,土豆传入西欧,地瓜和玉米流入中国;而其它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绵羊、猪等,也传入了美洲……”材料主要表明新航路开辟
A.促进了欧洲的发展,造成了美洲的落后 |
B.促进了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的发展 |
C.加速了洲际间物种的交流 |
D.破坏了美洲的生态平衡 |
18.
“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封建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
A.建立法兰西共和国 |
B.攻占巴士底狱 |
C.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
D.处死路易十六 |
19.
“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恩格斯的这段话是肯定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地位 |
B.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
C.英国宪章运动的作用 |
D.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 |
21.
近日,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火爆银幕。片中导演肯定男女平等。早在160年前,印度的巾帼英雄章西女王“不让须眉”,参与领导了( )
A.拉美独立运动 | B.北美独立战争 |
C.印度民族大起义 | D.太平天国运动 |
22.
有人认为,中世纪以来的西方政治发展史,权力中心经历了从神权到王权,又从王权转到民权的过程。总体上来看,“从王权转到民权”开始于( )
A.14世纪 | B.17世纪 | C.18世纪 | D.19世纪 |
23.
“华盛顿的行动很感人……为了国家的事业,他却抛弃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离开了家人和朋友,牺牲了自己的舒适环境,把这一切都拿来孤注一掷。”材料中“国家的事业”是指
A.起草《人权宣言》 | B.赢得民族独立 |
C.实现种族平等 | D.消除南北差异 |
24.
法国在1789年发生了一场大革命,这场革命被认为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其主要原因是( )
A.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 B.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C.彻底摧毁法国封建制度 | D.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 |
25.
某历史宣传栏的内容分别为:宪章运动、《共产党宣言》、第一国际。请判断此宣传栏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资产阶级革命兴起 | B.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
C.资本主义的巩固和发展 | D.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
26.
曼弗雷德.马伊在《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中认为,1848年2月发表的某一文献,“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魔鬼学说。”该文献是( )
A.《独立宣言》 |
B.《人权宣言》 |
C.《共产党宣言》 |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27.
这次运动有一个政治纲领,它提出的六条要求中有五条后来都逐一实现了。列宁评价这次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这次运动是指( )
A.巴黎公社成立 | B.英国宪章运动 | C.美国南北战争 | D.俄国十月革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