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20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3

1.综合题(共5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合,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在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在世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阿拉伯艺术同文学一样绚丽多彩,集中体现在清真寺的建筑结构和装饰上。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不断吸收希腊、波斯、印度、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古建筑特色,逐渐形成了阿拉伯-伊斯兰建筑艺术。……阿拉伯地处欧、亚、非三洲要冲,在沟通东西文化上起着特殊的作用。……阿拉伯文化的西传,唤醒了沉睡中的欧洲,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早日到来。

——黄运发《略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成因、成就和世界影响》

材料三  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使欧洲从落后、封闭的状态中走了出来,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此前,世界各地基本上是孤立的、隔绝的,全球的面貌并不为人们所了解,只是在一系列的地理发现之后,欧洲人才走出欧洲,面向世界,才开始有了整体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陆伟芳《西欧商品经济大发展:地理大发现的前因后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远征”指的是什么?据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在世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阿拉伯文化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阿拉伯“在沟通东西文化上起着特殊的作用”。阿拉伯文化与文艺复兴运动有何联系?
(3)材料三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据材料概括其历史作用。
2.
史林释义。欧洲文明历史悠久,曾辉煌一时,在世界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发展跌宕起伏,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詹姆士二世在1688年光荣革命中被推翻,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婿、奥兰治的威廉来英国当国王。1689年,威廉接受了阐明议会至高无上的基本原则的《权利法案》。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议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国王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虽然各地的既得利益集团坐立不安,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也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拿破仑的变革得到支持的原因。

材料三

序号

历史信息

17世纪时,英国国王竭力推行封建专专制,鼓吹“君权神授”,认为国王的权力是神授予的,不可违抗。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3)材料三中②的信息出自什么文件?①②项历史信息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怎样的发展趋势?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国家
1820年
1870年
1896-1900年
1913年
英国
50
32
20
14
法国
15-20
10
7
6
德国
――
13
17
16
美国
10
23
30
36
 
材料二: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
国家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的位次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英国
3
1
法国
4
2
德国
1
5
美国
2
4
 
材料三: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20世纪初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1)结合表一,分析1820年-1870年,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表二中看出帝国主义间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出现了什么现象?
(3)由材料一到材料二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化,你认为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什么?
(4)材料三中最终引爆这支“火药桶”的“火星”具体指哪一历史事件?“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它对今天有什么警示?
4.
史料实证

材料一: 


(1)材料一的两幅图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新的政策”指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暂时的退却”?

材料三:1929年到1933年这次全球经济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也充分暴露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而苏联却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1928-1932年)的指导下,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时,欧美……开始转向苏联寻找出路。……(苏联)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名词。     

——《大国崛起》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的原因。

材料四:苏联的“领袖们并没有像罗曼·罗兰期待的那样,及时发现和纠正包括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在内的一些政策弊端,以至于积重难返,丧失了让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

    ——《大国崛起》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这种体制的弊端积重难返,它产生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5.
随着美国大搞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美日同盟日趋强化。历史上, 美日之间时敌时友,对亚太乃至世界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日之战)

材料一  下面三幅图片均为历史上日本与美国涉及舰船的历史事件


(1)图一美国舰队的闯入后,日本民族危机严重,引发了日本历史上的哪次变革?变革前后日本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图二、图三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意味着二战进程发展到怎样的阶段?
(美日之争)

材料二  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美国、日本)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2) 据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在哪里?《九国公约》签订后, “日本人
沮丧,美国人得意”,为什么?
(美日之盟)

材料三 美国、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3)图一、二反映出 20 世纪 50—70 年代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请问 50 年代初,美国哪些举措影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图二、三日本、西欧实力的增强对美国的霸权政策和世界政治格局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选择题(共18题)

6.
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伯里克利在演说中曾自豪地宣称:“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他之所以这样说的最主要理由是
A.雅典的地理环境独特
B.雅典经济空前繁荣
C.雅典帕特农神庙雄伟
D.雅典民主政治极盛
7.
“人文主义者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发现了以人为本、勇于追求、乐观向上的精神”,“文艺复兴运动所弘扬的继承和革新精神,摧毁了基督教神学思想统治的基础”。材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
A.思想解放运动
B.文学革命运动
C.文化复古运动
D.宗教改革运动
8.
“哥伦布首航美洲时,于1492年12月发现了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据相关史料记载,当时岛上的印第安人约为25万人,到了1550年,只剩下约150人。”这段史料可以作为下列哪一选项的历史背景
A.新航路开辟成功
B.法国大革命
C.“三角贸易”
D.美国独立战争
9.
小海同学将某一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及贡献概括为:“军队统帅、战功显赫;拒戴王冠、甘为布衣;宪法立国、美国奠基;道德操守、百世流芳”。据此可知,该历史人物是
A.华盛顿B.拿破仑C.林肯D.罗斯福
10.
吴于廑认为,在15、16世纪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空前扩展之前,当时历史学家所知道的世界,远非16世纪以后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据此推断,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郑和下西洋B.文艺复兴C.新航路开辟D.三角贸易
11.
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独立宣言》的发表B.《人权宣言》的发表
C.《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2.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发并实施《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1863年,林肯政府开始实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者相同的历史作用是()
①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都消除了种族之间的矛盾
③都改变了国家的社会性质
④都解放了劳动力
A.①②④B.①④C.①③④D.②③
13.
某班举行历史辩论会。甲同学说:此举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加快了国家近代化步伐;乙同学说:此举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他们探讨的是
A.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
B.日本改革派推翻幕府统治
C.林肯政府废除黑人奴隶制
D.列宁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4.
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过这样的描述:“(19世纪末)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这段文字描述的“新的太阳”跟什么历史事件挂钩最为恰当?
A.美国独立战争B.美国南北战争
C.第一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
15.
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的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谬沧,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A.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6.
观察下图,导致下图失业人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
B.罗斯福政府兴办大量公共工程
C.新政恢复银行的信用
D.新政消除了经济危机
17.
1944年,美英盟军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诺曼底登陆。这一行动
A.加快了北非战场的胜利进程
B.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C.开辟了反法西斯的欧洲第二战场
D.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形成“
18.
二战后,丘吉尔在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为此进行的实践是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建立欧洲联盟
C.建立欧洲共同体
D.建立联合国
19.
“有人认为新航路开辟之后全球化己经开始,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材料说明
A.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B.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发达国家的发展
C.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秩序混乱
D.经济全球化对各国来说均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20.
观察下面的结构示意图,你认为反映的主题是
A.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B.殖民地反对列强侵略的斗争
C.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
21.小阳同学利用已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木块(ρ<ρ)测木块的密度,
22.
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说明《凡尔赛和约》
A.是一纸休战书B.损害了法国的利益
C.解决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D.没有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23.
1964-1965年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展览会上,出现了沃特·迪斯尼公司的一句广告语:世界太小了。导致“世界太小”的原因是(   )
A.两极格局的结束B.世界多极化趋势
C.技术和通信的进步D.工业革命的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