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19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3

1.综合题(共3题)

1.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材料一  14-16世纪,在欧洲出现了一场意义深远的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1)材料一中提到这场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该运动的性质是什么?该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  18世纪,法国涌现了一批资产阶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起着动摇封建统治的作用,为资本主义描绘了政治蓝图。分权制衡原则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普遍遵循的原则。
(2)材料二中分权制衡学说是深受哪一场运动哪位思想家影响?
材料三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3)材料三的言论代表哪一阶级的利益?这部文件的作者是哪两个人?
(4)近代中国也掀起过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哪一个人物既是它的发起者,又是它的领导者?
(5)根据以上材料回答,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有何作用?
2.
改革是人类历史的鲜明主题,每一次改革都引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这场“社会改革”的领导者是谁?根据材料一回答,这场“社会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
(2)材料二中的“变革”的外部原因是什么?这次“变革”在政治上采取什么措施?这次“变革”使日本社会发生怎样的“转型”?
材料三 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3)材料三中所说的“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在哪一次会议之后进行的?总设计师是谁?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今中外两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生铁产量1848年为200万吨,1870年时已增长到6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标志性发明是什么?
材料二:……美国众多发明家们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19世纪末迅速赶上并超过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
(2)美国的技术发明改变了世界,同一时期,德国有什么发明创造(写出人名、成就)?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美国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
(3)材料二中的“革命”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也使资本主义向哪一阶段过渡?
(4)分别列举材料一和材料二事件中的一种交通运输工具?

2.选择题(共23题)

4.
11~14世纪的西欧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和政治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近代工厂制度出现
B.初步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C.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D.农村货币地租逐渐取代劳役地租
5.
十七世纪以前,中国土布大量输往欧美;到十八世纪,情形完全变了,土布失去了输出的机会,洋布却大量涌进中国。这是因为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第二次工业革命
6.
“19世纪中期,联合王国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2%,占欧洲人口的10%,却似乎具有相当于全世界潜力40%~50%的现代工业能力。”此时,这一“联合王国”强大的主要原因是
A.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殖民扩张与殖民掠夺
D.垄断组织的出现
7.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从材料中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这场改革
A.使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8.
美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国两制”的经济格局,其中“两制”是指
①北方完成工业革命
②南方完成工业革命
③北方种植园经济
④南方种植园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在美国历史上,我比任何其他总统都更像总统,只是也许除了戴大帽子的林肯。我承认,林肯很强硬。让特朗普都自愧弗如的林肯总统曾经
A.领导北美各州建立独立国家
B.颁布《独立宣言》
C.颁布美国宪法,确立分权制衡原则
D.坚持斗争,反对国家分裂
10.
“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文中的“社会变革”包括
①废藩置县,削弱中央集权
②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海军
③推行地税改革,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④提倡“文明开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
如图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根据所示内容判断他笔记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是
A.克伦威尔
B.章西女王
C.玻利瓦尔
D.拿破仑
12.
“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这一时期是
A.文艺复兴时期
B.启蒙运动时期
C.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3.
在16世纪早期的一次航海行动中,麦哲伦下定决心,“要么完成此创举,要么就葬身大海。”此次航行,麦哲伦的船队
A.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B.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C.开辟了通往非洲最南端的新航路
D.客观上证明了地圆学说
14.
素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国家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15.
1688年,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贵族联合起来,发动政变(史称“光荣革命),以几乎不流血的方式,保存了英国革命的成果,此次“联合”
A.出现了克伦威尔独裁
B.颁布了《人权宣言》
C.走出了中世纪的蒙昧
D.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16.
美国有许多航空母舰的名字都与该国的独立战争有关,如“萨拉托加”号、“来克星顿”号等。其中“来克星顿”号与战争的哪一进程有关?(  )
A.战争的序幕B.战争的发展C.战争的转折D.战争的结束
17.
比较是我们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与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维新显著的不同点是
A.取得了民族独立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保留了封建残余
D.实行了自上面下的改革
18.
现代塑料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塑料制品的应用已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从生产领域到衣食住行,塑料制品无处不在。但人们也发现,塑料垃圾已经悄悄地向我们涌来,严重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这种工业诞生于(  )
A.戴姆勒的发明B.诺贝尔的发明
C.海厄特的发明D.夏尔多内的发明
19.
工业革命促进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下列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飞机——蒸汽机车——汽船——汽车
B.汽船——蒸汽机车——汽车——飞机
C.汽船——飞机——蒸汽机车——汽车
D.蒸汽机车——汽船——汽车——飞机
20.
印度的章西女王和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玻利瓦尔,两人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是殖民扩张和掠夺的代表B.都为自己的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
C.都为民族独立而英勇牺牲D.都是反抗殖民统治的英雄
21.
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开始指引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道路迅速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共产党宣言》有力地指导了英国的宪章运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D.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22.
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宪章运动B.《共产党宣言》发表C.法国巴黎公社D.俄国十月革命
23.
比较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与1862年《解放黑奴宣言》,其共同点是
A. 降低了被解放者的政治地位     B. 要求被解放者“赎买”土地
C. 因为大规模内战而颁布实施     D. 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4.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25.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26.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