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指造物主)为了世界的繁荣,用自己的口、双手、双腿和双脚相应地制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材料三: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该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材料四:查士丁尼认为旧有法典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完善,才能成为臣民永久恪守的行为规范。在新法典的编纂过程中,他自始至终十分关注,还亲自参加讨论,裁断分歧。后世以他的名字命名这部法典,他当之无愧。
(1)材料一这部法典出自哪国?这一制度中,掌管祭祀的是哪个等级?此等级制度在历史上称为什么?
(2)材料二是对哪部法律的描述?这部法典诞生于哪个文明古国?该法典在法制史上有何地位?
(3)材料三是对哪部法律的描述?
(4)材料四中的“查士丁尼”是哪一个国家的国王?查士丁尼命人编写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上述法典在本质上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材料一:他(指造物主)为了世界的繁荣,用自己的口、双手、双腿和双脚相应地制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摩奴法典》
材料二: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材料三: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该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材料四:查士丁尼认为旧有法典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完善,才能成为臣民永久恪守的行为规范。在新法典的编纂过程中,他自始至终十分关注,还亲自参加讨论,裁断分歧。后世以他的名字命名这部法典,他当之无愧。
(1)材料一这部法典出自哪国?这一制度中,掌管祭祀的是哪个等级?此等级制度在历史上称为什么?
(2)材料二是对哪部法律的描述?这部法典诞生于哪个文明古国?该法典在法制史上有何地位?
(3)材料三是对哪部法律的描述?
(4)材料四中的“查士丁尼”是哪一个国家的国王?查士丁尼命人编写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上述法典在本质上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2.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
(1)古代亚非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写出一例亚非地区古老的文字。同时写出古埃及和古希腊在建筑艺术方面的文明代表。
(文明因交流而互鉴)


(2)“公元前4世纪”建立“帝国”的人是谁?“商人们”行走的这条商路叫什么?这两个事件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文明因互鉴而发展)

(3)中国“‘罗盘’导航技术”为欧洲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条件,新航路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文明交流启迪)
(4)根据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人类世界的不同文明?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
(1)古代亚非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写出一例亚非地区古老的文字。同时写出古埃及和古希腊在建筑艺术方面的文明代表。
(文明因交流而互鉴)


(2)“公元前4世纪”建立“帝国”的人是谁?“商人们”行走的这条商路叫什么?这两个事件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文明因互鉴而发展)

(3)中国“‘罗盘’导航技术”为欧洲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条件,新航路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文明交流启迪)
(4)根据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人类世界的不同文明?
3.
中古时期是人类文明史的承前启后时期。当笼罩着它的神秘纱幕逐渐从欧洲飘散,一个新的世界即将来临。
(1)11世纪开始,西欧农民逐渐涌入城市。这一现象引起了西欧社会的哪些变化?
(2)14世纪拜占庭帝国灭亡前夕,一些贵族逃往南欧、西欧,携带的古希腊罗马珍贵典籍为哪场思想解放运动准备了条件?请列举这场运动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3)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派遣开始远航,哥伦布见到的“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是哪个洲?新航路开辟后,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是哪两个西方围家?
(4)综合以上,你认为推动世界历史翻开新篇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11世纪开始,西欧农民逐渐涌入城市。这一现象引起了西欧社会的哪些变化?
(2)14世纪拜占庭帝国灭亡前夕,一些贵族逃往南欧、西欧,携带的古希腊罗马珍贵典籍为哪场思想解放运动准备了条件?请列举这场运动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3)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派遣开始远航,哥伦布见到的“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是哪个洲?新航路开辟后,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是哪两个西方围家?
(4)综合以上,你认为推动世界历史翻开新篇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六七世纪时,日本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秩序几近丧失,国家衰落。7世纪中期,日本皇室和部分曾留学中国的留学生决心参照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实行改革,振兴国家。
(1)这次改革在政治、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请任举一例
(2)这次改革使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 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改革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
材料一 六七世纪时,日本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秩序几近丧失,国家衰落。7世纪中期,日本皇室和部分曾留学中国的留学生决心参照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实行改革,振兴国家。
(1)这次改革在政治、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请任举一例
(2)这次改革使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 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
——《世界史古代史》
(3)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了什么作用?(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改革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25题)
9.
12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的一些地区开始出现了“市政官”。1200年前后的几年中,马赛等地一度建立起意大利式的小型城市“共和国”。这些新事物动摇了旧的封建结构,还奠定了新的制度形式——市政体制。以上材料反映了西欧城市的哪一现象( )
A.城市自治 | B.殖民扩张 | C.君权神授 | D.三角贸易 |
11.
“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这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 )
A.西欧庄园 | B.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 C.租地农场 | D.封君与封臣 |
12.
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这体现了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 )
A.小国寡民 | B.重视农业 | C.民主政治 | D.对外扩张 |
14.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他的名言。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被誉为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就是古希腊著名学者( )
A.凯撒 | B.屋大维 | C.亚历山大 | D.亚里士多德 |
16.
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法兰克王国( )
A.国王查理统治时期的版图与罗马帝国相当 | B.实行限制基督教的政策 |
C.国王与下属关系不同于中国皇帝与臣僚关系 | D.分裂后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英国的雏形 |
17.
古代有一个欧洲帝国,国运延续千年之久,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它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 B.拜占庭帝国 |
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 D.法兰克王国 |
19.
“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大 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与材料描述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商鞅变法 | B.伯里克利改革 | C.明治维新 | D.法兰克土地分封制改革 |
20.
庄园可生产本身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它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单位,很少需要对外交换。由此可知西欧庄园( )
A.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 B.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达 |
C.其产品主要是用来对外贸易的 | D.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
24.
“地中海已成为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 B.波斯帝国 | C.阿拉伯帝国 | D.奥斯曼帝国 |
28.
据统计,仅1500—1650年的150年间,西班牙在美洲搜刮了1.6万吨白银和180吨黄金;15—19世纪的近400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人口。这主要反映了
A.三角贸易的互利性 |
B.原始积累的重要性 |
C.商品贸易的普遍性 |
D.殖民活动的原始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