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鹤山市雅瑶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08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4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志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材料二:众生平等;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死后才能进入“极乐世界”。

材料三:文艺复兴是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的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的新文化运动,它倡导个性、崇尚个性,追求人的现实生活,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材料四:“它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使真正的世界性联系成为可能。世界走向一体,正是从这时开始的。”

——《人类文明史图鉴》

结合材料,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可以知道这部法典维护的是哪一个阶级的利益?

②结合材料二,请说出这是哪个宗教的教义?这个宗教的创立人是谁?

③材料三中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哪个国家?结合材料二,请你概括出文艺复兴的实质。

④恩格斯曾称“文艺复兴是诞生巨人的时代”,其中被称为“文艺复兴的先驱”的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⑤结合材料四,请指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什么事件?有何历史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我的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

材料二: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谦卑的对外点头哈腰,默默地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创新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

—— 《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三:拜占庭帝国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它诞生自一个古老的国度,一直梦想着恢复过去的势力和荣光,长期发动对外战争耗尽了国力。随着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延续千年的帝国终于落幕。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请回答:

①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地区的封建等级制度?这一制度最早在哪个王国实施?

②材料二中日本在亚洲拜认的第一位老师是谁?日本向老师学习后进行了哪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何作用?

③依据材料二,你可以发现日本民族有什么特点?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④材料三中提到的“诞生自一个古老的国度”是哪个帝国?结合材料,请你归纳千年帝国最终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教训?

2.选择题(共23题)

3.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佣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一生产方式属于
A.公有制的生产关系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C.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D.私有制的生产关系
4.
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是(  )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5.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但因西欧城市的兴起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而被恩格斯赞誉为“花朵”。促使西欧城市兴起的中坚力量是
A.国王B.封建主C.市民阶级D.教会
6.
“男人在田间劳动,女人操持家务;大家一起去教堂做弥撒,听牧师布道;享用一日三餐(三餐的内 容不尽一样)或领主为酬劳农奴的收割而提供的丰盛晚宴……”。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A.中世纪庄园B.西欧诸侯C.古希腊城邦D.印度种姓制
7.
日本的民族构成比较单一,但不能简单地将其称作“单一民族国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日本列岛上除了人们熟知的民族外,还生存和繁衍着别具民族特征的阿依努人和琉球人。5世纪初,统一日本的民族是( )。
A.日耳曼人B.大和民族C.朝鲜族D.汉族
8.
一位著名的宗教界人士说:“美国有办法抓住和绞死伊拉克的前总统萨达姆,但却无法拿掉萨达姆在被法庭宣布死刑的那一刻还高举着的《古兰经》,无法封住萨达姆在脖子套着绞索的那一刻还高喊‘让穆罕默德作证’的那张嘴。”据此可知,萨达姆信仰的宗教是( )。
A.道教B.基督教C.佛教D.伊斯兰教
9.
暴力冲突是不同地区文明交流的形式之一。公元前4世纪前后,他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并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这里的“他”是(    )。
A.屋大维B.亚历山大C.查士丁尼D.马可·波罗
10.
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哈里发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哈里发不仅独揽国家的军政大权,同时也是伊斯兰教的最高领袖。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实行( )。
A.封建专制统治B.奴隶主贵族统治
C.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D.资产阶级统治
11.
“它承认奴隶制度,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的规定,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材料中的“它”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A.《十二铜表法》B.《法学汇纂》C.《新法典》D.《查士丁尼法典》
12.
公历一年的12个月起源于古罗马的历法,其中August(8月)是由屋大维的拉丁语尊号Augustus(奥古斯都)演变而来的。屋大维是( )。
A.罗马帝国的建立者B.罗马共和国的建立者
C.罗马城的建立者D.被元老院贵族刺杀的罗马统治者
13.
在世界文明的发展中,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其发展的主旋律。下列历史事件有利于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是( )。
①遣唐使来华   
②亚历山大东征   
③罗马帝国的扩张   
④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4.
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冷眼旁观国政治兴衰与历史的沧桑。它曾经见证下列哪一个帝国的兴衰( )。
A.罗马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拜占庭帝国D.查理曼帝国
15.
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迁。下列对金字塔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该建筑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B.该建筑是古埃及国王(法老)权力的象征
C.该建筑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D.该建筑是古埃及的军事防御工程
16.
如下图,1903年,法国考古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址中发现了一黑色玄武岩圆柱。它的上面刻有用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及法律条文。这一重要遗产属于( )。
A.古巴比伦B.古埃及C.古印度D.古中国
17.
“他是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率先提出原子论。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他的理论成就为现代原子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这里的“他”是( )。
A.阿基米德B.德谟克利特C.苏格拉底D.柏拉图
18.
2013年4月四川雅安地震后,中国“红十字会”对灾区实施救助。“红十字会”是舍己救人的象征,始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据此,你认为“红十字会”标记起源于下列哪一宗教
A.道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19.
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是联系欧洲南部各国和亚、欧、非三洲的重要水域。在历史上,这里曾是下列哪一国家的内湖
A.波斯帝国B.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D.拜占庭帝国
20.
一位美国史学家描述道:“……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这里所说“黑色货物”主要来自于(   )
A.欧洲B.非洲C.南美洲D.北美洲
21.
《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她的眼神温柔、宁静,充满着期待和生命力,无论你站在什么位置观看她,她好像都在看着你。”《蒙娜丽莎》所代表的核心思想是( )。
A.浪漫主义B.理性主义C.自由主义D.人文主义
22.
15世纪开始,欧洲各国相继开始了持续了两百多年的海外探险、考察、寻找黄金的航海活动。其中横渡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实现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
A.麦哲伦B.哥伦布C.迪亚士D.达·伽马
23.
美国青年作家亚历克斯·哈里的《根》中讲到:“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一起贩卖到美洲。”昆塔的悲惨遭遇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    )。
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
C.三角贸易D.殖民扩张
24.
14—16世纪的欧洲,开始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分别是指 ( )。
A.工业革命和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和三角贸易
C.启蒙运动和新航路开辟D.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25.
1992年,在纪念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时,许多印第安人后裔却表示强烈的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却是我们的苦难!”印第安人后裔所说的“苦难”是指哥伦布的航行导致了( )。
A.美洲印第安人部落之间频繁的战争B.美洲自然环境的恶化
C.印第安人被掠卖到非洲为奴D.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的疯狂掠夺与杀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