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3题)
2.综合题- (共3题)
4.
民主是世界各国的普遍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国家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1)据材料一,举出近代欧洲影响“人心改变”的两个重要史实?
材料二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选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2)材料二中“新的政治制度”指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对英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1787年,美国联邦十三州的人民通过了近代世界史上第一部成文联邦宪法,它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制衡理论作为宪法的核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形成了特殊的“双重分权制衡”政府结构。
——朱雄《论三权分立原则对美国政治体制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第一部成文联邦宪法确立了怎样的“分权制衡”政府结构?这种政府结构有什么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成大国崛起的主要因素?
材料一 一个国家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1)据材料一,举出近代欧洲影响“人心改变”的两个重要史实?
材料二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选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2)材料二中“新的政治制度”指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对英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1787年,美国联邦十三州的人民通过了近代世界史上第一部成文联邦宪法,它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制衡理论作为宪法的核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形成了特殊的“双重分权制衡”政府结构。
——朱雄《论三权分立原则对美国政治体制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第一部成文联邦宪法确立了怎样的“分权制衡”政府结构?这种政府结构有什么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成大国崛起的主要因素?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交通发展简表
材料二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铁产量也从1770年的5万吨增长到1861年的380万吨。1801-1851年,英国国民总产值增长125.6%,英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国内交通飞速发展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内容之间的联系。
(3)交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再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材料一英国交通发展简表
类别 | 大事记 |
公路 | 1760-1774年,议会批准了452项公路筑路审请。 |
至1800年,已建成1600条公路。 | |
内河航运 | 1761年,开凿第一条内陆运河。 |
18世纪90年代,开凿42条新运河,耗资650万英镑。 | |
铁路 | 至1835年,议会批准了54条铁路修筑计划。 |
1845-1847年,又有576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筑路8731英里。 |
材料二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铁产量也从1770年的5万吨增长到1861年的380万吨。1801-1851年,英国国民总产值增长125.6%,英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国内交通飞速发展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内容之间的联系。
(3)交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再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6世纪的前25年中,有12000名奴隶被贩运,在之后的25年中这一数字达到了40000人,在1550年至1575年间更是超过了60000人。除此之外,这一时期内共有约24万名欧洲白人移民漂洋过海,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
——(美)林肯·佩恩《海洋与文明》
材料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奴隶”的主要贩运方向,并说明欧洲白人迁徙的主要目的。
(2)据材料二,分析物种大交换对人类生活和世界经济的影响。
材料一 在16世纪的前25年中,有12000名奴隶被贩运,在之后的25年中这一数字达到了40000人,在1550年至1575年间更是超过了60000人。除此之外,这一时期内共有约24万名欧洲白人移民漂洋过海,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
——(美)林肯·佩恩《海洋与文明》
材料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奴隶”的主要贩运方向,并说明欧洲白人迁徙的主要目的。
(2)据材料二,分析物种大交换对人类生活和世界经济的影响。
3.选择题- (共13题)
7.
“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农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 )
A.基督教的传播 |
B.手工工场的产生 |
C.新航路的开辟 |
D.工厂制度的确立 |
8.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家里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根据当时的民主制度,可以参加投票的有
A.5人 |
B.3人 |
C.2人 |
D.1人 |
9.
1075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在与罗马教皇的斗争失利后,被迫前往卡诺莎城堡向出身低微的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忏悔,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最终才获得了格里高利七世恩赐的一个赦罪的吻,这就是历史上的“卡诺莎之辱”。它充分说明了在中世纪的欧洲
A.耶稣基督是救世主 |
B.王(国王)权高于教(教皇)权 |
C.国王软弱无能 |
D.教(教皇)权高于王(国王)权 |
11.
下面是小历同学在读史活动中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区域 |
B.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
C.帝国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
D.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
12.
在《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华盛顿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他比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这样的人物排得高些,因为他的功劳更加不可磨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华盛顿的功绩( )
A.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 B.领导美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C.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 D.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
13.
“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是指
A.路易十六 |
B.法兰西第一帝国 |
C.巴士底监狱 |
D.欧洲反法联军 |
14.
英、美、法三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分别颁布了《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等法律文件。这些法律文件所体现的共同法治精神是
A.法治取代人治 | B.限制王权 | C.否定封建专制制度 | D.反对殖民统治 |
15.
十九世纪,面对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这说明
A.电力在英国被广泛应用 | B.人们附醉于工业革命成就 |
C.发展工业必须破坏环境 | D.工业革命成果扩展到全球 |
16.
文艺复兴的一位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另一位作家彭塔诺说:“我创造了我自己。”以上两位作家的观点都体现了
A.民主科学精神 |
B.生物进化理论 |
C.自由平等思想 |
D.人文主义精神 |
17.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