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14至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热情和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材料二 文艺复兴对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沿海地区的影响是航海……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域里看,要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先行者,很快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了上来。
材料三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并以此淘汰了已成为社会发展桎梏的绝对君主制。……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材料四 见图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化急剧加速的是哪个国家?促成该国城市化急剧加速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
(5)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推动欧洲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 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热情和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达·芬奇的一幅绘画代表作品?他“新奇的目光”中蕴含着怎样的时代精神?材料二 文艺复兴对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沿海地区的影响是航海……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域里看,要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先行者,很快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了上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行者”中发现美洲的代表人物。这一发现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材料三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并以此淘汰了已成为社会发展桎梏的绝对君主制。……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摘编自马克壵主编《世界文明史》
(3)根据材料三,英国创造的“全新的政体”是指什么?美国在政府体制设计方面是如何贯彻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的?材料四 见图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化急剧加速的是哪个国家?促成该国城市化急剧加速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
(5)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推动欧洲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选择题- (共25题)
3.
历史学家马世力指出:“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查士丁尼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
A.满足人民所需的契约自由 |
B.符合尚法治的价值和法律精神 |
C.巩固皇权,维护国家安定 |
D.教化帝国民众,人人安分守法 |
4.
庄园可生产本身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它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单位,很少需要对外交换。由此可知西欧庄园( )
A.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 B.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达 |
C.其产品主要是用来对外贸易的 | D.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
5.
中世纪时,“重大的宗教改革是一种新宗教的产生,该宗教产生后不久,便冲出阿拉伯半岛,影响遍及欧亚大陆和非洲的广大地区”。这一“新宗教”是指( )
A.佛教 | B.犹太教 | C.基督教 | D.伊斯兰教 |
6.
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古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这句话的含义是
A.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 |
B.古代希腊人是欧洲人的祖先 |
C.古代希腊是一切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
D.希腊文明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源 |
7.
亚历山大的东征,从西方到东方,从希腊到印度,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直到今天,他的名字还被很多人传颂,这是因为东征和帝国的建立
A.使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
B.削弱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 |
C.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
8.
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
A.是现存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
B.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
C.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 |
D.莫定了近代西方民主制的基础 |
10.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
B.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 |
C.1804年,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
D.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11.
印度的章西女王和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玻利瓦尔,两人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是殖民扩张和掠夺的代表 | B.都为自己的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 |
C.都为民族独立而英勇牺牲 | D.都是反抗殖民统治的英雄 |
12.
某校九年级学生在学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后,将二者进行了比较,概括出两次改革运动的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 )
A.改革前两国都遭到西方侵略 |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C.改革都注重教育,提倡“文明开化” |
D.改革后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
13.
下面是近代欧美工人组织建立情况简表。这些工人组织的建立
时间 | 工人组织 | 概况 |
1851年 | 美国“机器工人混合工会” | 美国第一个工会联合会 |
1860年 | 英国“工会委员会” | 由伦敦各业的工会联合组成 |
1863年 | 法国“全法工人联合会” | 法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组织 |
1863年 | 德国“全德工人联合会” | 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全国性的组织 |
1864年 | “国际工人协会” | 在伦敦成立的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 |
1865年 | 美国“全国劳工同盟” | 美国第一个全国性工会联合会 |
A.反映出资本主义走向衰落 |
B.说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
C.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
D.表明工人阶级斗争联运性增加 |
14.
“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一位伟人带领美利坚人民取得了胜利……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的时候,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材料中涉及的两次革命对美利坚历史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有:
①摆脱了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
②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③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④结束了分裂,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①摆脱了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
②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③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④结束了分裂,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A.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④ |
17.
下表是 1878 年、1893 年日本不同经济类型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引起这些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 资本主义经济 | 地主经济 | 个体经济 |
1878年 | 约20% | 约18% | 约60% |
1893年 | 约35%~40% | 约17% | 约45%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 B.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 D.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
19.
某班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剧《交通的变革》。以下他们设计的情节中符合史实的是
A.史蒂芬孙在电灯下绘制火车机车图纸 |
B.卡尔·本茨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了流水线装配工艺 |
C.亨利·福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
D.美国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 |
20.
《大国崛起》中提到: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这段材料不能说明拿破仑战争( )
A.是法国大革命的组成部分 | B.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
C.侵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 | D.得到欧洲各国人民的支持 |
21.
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对下面历史人物评价最恰当的是


A.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
B.都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独立和解放 |
C.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 |
D.都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做出贡献 |
22.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这里论述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B.美国独立战争 |
C.法国大革命 |
D.美国南北战争 |
23.
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时期”是
A.古巴比伦时期 |
B.罗马帝国时期 |
C.文艺复兴时期 |
D.启蒙运动时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