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州市多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03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5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材料二“救世主”……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材料三“和平”和“顺从”是此宗教的重要思想主张,公社成员都以兄弟姐妹相待,禁止相互仇杀,他们认为“真主,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是永生不灭的,是维护万物的。”
材料四邪教和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法轮功、真主教等邪教打着宗教的幌子,毒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请回答:
(1)请将世界三大宗教按照诞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2)其中哪一宗教对我国影响最大?
(3)根据材料,填下表。

(4)阅读以上材料,请你归纳世界三大宗教所宣传的教义的共同点。
(5)请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信仰宗教行为的态度。
2.
达芬奇和哥伦布是同时代的人,在时代精神的影响下,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达·芬奇出生于佛罗伦萨的一个小镇,他多才多艺,绘画尤为出色。达·芬奇在论述绘画的宗旨时强调:“一个画家应该描绘两件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他在绘画中着眼于生活,努力创作真实而生动的艺术形象。一次,他作为助手和老师合作一幅画卷,老师由于跳不出宗教神学观念的束缚,所绘的部分枯燥无味,毫无生气;而达·芬奇所绘的一个天使,神态自然,栩栩如生,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老师看后自叹不如。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以前的世界史,其实主要是地区史,新航路开辟以后,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思考,达·芬奇是哪个国家的?列举达·芬奇其中一幅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2)材料一表明,达·芬奇的绘画体现了什么“时代精神”?以此精神为核心,欧洲掀起了一场怎样的思想解放运动?
(3)在材料一的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涌现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其中有两个人与达·芬奇一起被恩格斯称为这场运动的“三大巨人”。请你说出这两个人的名字。
(4)依据材料二的图片信息,有A、B、C三条新航路开辟的路线,指出哥伦布远航的航线是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

2.选择题(共26题)

3.
欧洲文明长期以来吸引着世界的眼球。欧洲人强烈的反省精神打造了哲学的深度,不断追寻的精神开创了民主的先河…逐渐形成了复杂而独特的“欧洲模式”。上述材料中提及到的“欧洲文明”的源头是
A.古希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代埃及文明
D.古代印度文明
4.
“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农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    )
A.基督教的传播
B.手工工场的产生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厂制度的确立
5.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家里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根据当时的民主制度,可以参加投票的有
A.5人
B.3人
C.2人
D.1人
6.
11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西欧的城市掀起了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采取的方式主要是()
①金钱赎买   
②武力斗争   
③教会的赠与   
④与领主谈判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7.
下面是世界古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是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 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 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明治维新
8.
如果能穿越时光隧道,你来到了中古时代的西欧,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封建庄园遍布西欧
B.庄园法庭正在审理佃户之间的纠纷
C.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制度
D.许多知识分子阅读曹雪芹的《红楼梦》
9.
在西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手工业者、商人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阶级是
A.奴隶主阶级
B.大封建主阶级
C.市民阶级
D.农奴阶级
10.
“以零号填补个位、十位、百位……的空白,进位法简明准确”,评述的对象是由古印度人发明,经阿拉伯人改进传播的,它是
A.阿拉伯数字
B.种姓制度
C.伊斯兰教
D.《天方夜谭》
11.
“一个等级的成员一生都不改变……而且他们的子孙后代也是一脉相传。他们不允许和另外等级的姑娘联姻。”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A.封建制度
B.种姓制度
C.门阀制度
D.奴隶制度
12.
它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之一,曾经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并征服了埃及、波斯和许多其他王国,足迹远达印度。在他统治下,诞生了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新文明。他的传奇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你知道他是谁吗?
A.伯里克利
B.图特摩斯三世
C.亚历山大
D.穆罕穆德
13.
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德谟克利特
14.
下图为基督教世界的传奇斗士罗兰正在接受查理大帝授予其骑士标志的宝剑和服饰。画中年轻的骑士双手伸展的恭顺姿势象征他的效忠宣誓。通过宣誓,骑士承诺为其领主的尊严而战。作为回报,他能够在其生命和领土受到敌人威胁时得到领主的庇护。以上场景发生在
A.古印度
B.古中国
C.中古西欧
D.中古日本
15.
在世界几千年的历史中,出现了无数国家,但震撼世界的大帝国却寥寥无几。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了举世闻名的帝国,到公元2世纪时,地跨欧、亚、非三洲,把地中海变成它的“内湖”。这个大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古巴比伦王国
D.阿拉伯帝国
16.
被认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A.封建神学
B.大学的兴起
C.佛学
D.教会学校的出现
17.
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拜占庭成为当时最为富饶的国家之一。15世纪中期,灭掉拜占庭帝国的是
A.法兰克王国
B.中国
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D.波斯帝国
18.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
A.田庄
B.庄园
C.工场
D.农场
19.
“大化改新”是日本仿效中国唐朝先进制度进行的一次改革。这从侧面突出反映了日本民族的哪一特点
A.凶恶残暴
B.善于学习
C.善良可爱
D.狭隘保守
20.
历史文物和历史遗迹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古代文明。下列能代表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的是
A.甲骨文
B.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C.《汉谟拉比法典》
D.司母戊鼎
21.
诗句“高塔巍巍数千寻,二百万方石砌成”。描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
A.埃及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C.高州宝光塔
D.北京故宫
22.
西方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是()
A. 中国人 B. 阿拉伯人 C. 法兰克人 D. 罗马人
23.
下列各选项中,与开始于意大利、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有关的是
A.《神曲》
B.《荷马史诗》
C.《十二铜表法》
D.《查士丁尼法典》
24.
文艺复兴时期有首诗这样写道:“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这首诗反映的生活态度是
A.逃避现实生活
B.追求死后进入天堂
C.追求苦行禁欲
D.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25.
13世纪时,有人公开主张大地球形理论——地球是圆的。首次证实这一理论的是
A.亚历山大东征
B.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D.郑和下西洋
26.
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南美洲的木薯传入非洲和亚洲,土豆传入西欧,地瓜和玉米流入中国;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绵羊、猪等,也传入了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 )
A.促进了洲际间交通的发展B.促进了美洲人口的增加
C.加速了洲际间物种的交流D.破坏了美洲的生态平衡
27.
下图是一幅西方殖民者持续了 300 多年的罪恶贸易示意图,它使非洲损失了一亿多人口 造成非洲传统文明衰落、经济社会倒退。它是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的开辟
C.鸦片贸易
D.“三角贸易”
28.
欧洲文明长期以来吸引着世界的眼球。欧洲人强烈的反省精神打造了哲学的深度,不断追寻的精神开创了民主的先河,在与蒙昧和野蛮的交战中,逐渐形成了复杂而独特的“欧洲模式”,在世界其他文化中都可以找到欧洲文明的影子。上述材料中提及的“欧洲文明”的源头是( )
A.古希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埃及文明D.古印度文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