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14—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一场意义深远的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会一千多年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1)写出“这场运动”的名称,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 运用多元史观来评价同一历史现象,能够使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更透彻。如图:

(2)材料二评价的“历史现象”是什么?这一现象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科技条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三角贸易”示意图

(3)结合材料三中的示意图,说说“三角贸易”带来的影响。
材料一 14—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一场意义深远的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会一千多年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1)写出“这场运动”的名称,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 运用多元史观来评价同一历史现象,能够使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更透彻。如图:

(2)材料二评价的“历史现象”是什么?这一现象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科技条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三角贸易”示意图

(3)结合材料三中的示意图,说说“三角贸易”带来的影响。
2.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某国革命主要事实小结
(1)根据材料一写出这场革命的名称及革命结束的标志。
材料二 美国政府机构的组织形式图

(2)根据材料二中的图一写出美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图二体现出美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材料三 “近代西方民主发展历程”的知识结构图

(3)请依次写出与材料三中数字对应的历史文献。结合所学,概括法律这些历史文献的共同意义。
材料一 某国革命主要事实小结
| 革命前 | 革命后 |
政治制度 | 君主专制 | 君主立宪制 |
是否依法统治 | 否 | 是 |
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 | 国王,世袭 | 国王,世袭 |
(1)根据材料一写出这场革命的名称及革命结束的标志。
材料二 美国政府机构的组织形式图

(2)根据材料二中的图一写出美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图二体现出美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材料三 “近代西方民主发展历程”的知识结构图

(3)请依次写出与材料三中数字对应的历史文献。结合所学,概括法律这些历史文献的共同意义。
3.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技术的发明。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英国开始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及工业革命中最具代表性的重大发明。
材料二 如图为工业革命时期的一项发明

(2)写出火车发明者的名字;火车机车的出现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三 工业革命影响示意图

(3)工业革命给工业化国家带来巨大的社会变化,请结合所学请填写将A处的内容。
(4)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矛盾,引发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请结合所学,列举工人运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大史实。
材料一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技术的发明。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英国开始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及工业革命中最具代表性的重大发明。
材料二 如图为工业革命时期的一项发明

(2)写出火车发明者的名字;火车机车的出现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三 工业革命影响示意图

(3)工业革命给工业化国家带来巨大的社会变化,请结合所学请填写将A处的内容。
(4)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矛盾,引发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请结合所学,列举工人运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大史实。
2.选择题- (共20题)
4.
“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文中“作用更为重大”主要表现为
A.基本实现日本统一 |
B.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
C.确立封建庄园经济 |
D.实现幕府统治、武士掌握国家大权 |
5.
同学们都知道的《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它们均出自一部民间故事集。这部故事集是
A.《天方夜谭》 |
B.《医学集成》 |
C.《荷马史诗》 |
D.《医典》 |
10.
“男人在田间劳动,女人操持家务;大家一起去教堂做弥撒,听牧师布道;享用一日三餐(三餐的内容不尽一样)或领主为酬劳农奴的收割而提供的丰盛晚宴……”。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A.西欧庄园 |
B.中世纪自治城市 |
C.古希腊城邦 |
D.古埃及文明 |
21.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分别是中国和英国的文学巨匠,两人都逝世于1616年。中英两国曾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下列表格空白处应填入( )
姓名 | 国籍 | 作品 |
汤显祖 | 中国 | 《牡丹亭》 |
莎士比亚 | 英国 | |
A.《马可·波罗行纪》 | B.《神曲》 | C.《哈姆雷特》 | D.《天方夜谭》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