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部分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01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4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雅典率先创立民主制,随后被许多城邦采用。国家建立了政权机关。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通常每年召开40次,负责审议和批准议事会起草的提案,审查和选举公职人员。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大会,拥有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由于绝大多数官职实行抽签选举,一年一任,连任不超过两届,因此不管是目不识丁的农民,还是家财万贯的富人,都有担任国家公职的机会,甚至有可能成为最高领导。但雅典民主也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
材料二 从10世纪起,城市重新兴起,成为一定地区的经济与宗教中心。13世纪,许多西欧城市通过和平或暴力的方式挣脱了领主与教会的束缚。城市的复兴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为西欧文化教育事业注入了活力,活跃的社交生活和相对宽松的环境则为人们自由思考提供了条件,增加了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一些追求知识的市民聚集到一起,兴办教育,大学应运而生,而大学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为近代大学提供了经验。
材料三 

(1)联系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一中雅典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民主存在的缺陷。
(2)根据材料二简析西欧大学兴起的原因。这些大学的兴起对欧洲发展有何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历史影响。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该学者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是哪些?并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所产生新的社会阶级.
材料二  “资产阶级在它统治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出自于哪一历史文献?标志着什么这一文献发表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3)材料三是世界近代史上一首歌的歌词,说出这首歌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首歌的创作背景。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世纪来,欧美国家进入了政治和经济双重并进的革命时代,资产阶级革命狂飙迭起。英国通过限制国王权力,确立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建立了新的政体;北美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法国发动起义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革命洗礼,欧美旧的制度逐渐被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所取代。

——摘自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世界历史》

(1)材料一英国通过什么文献限制国王权力?建立了什么政体?对英国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 俄国在十五世纪、十六世纪、十七世纪也是个落伍的国家,所以那时在西洋的大舞台上,几乎没有俄国的地位。可是在十七世纪末,正当我们的康熙年间,俄国幸而出了一个大彼得,他以专制皇帝的至尊,变名改姓,微服西欧去学造船,学炼钢。后来他又请了许多西欧的技术家到俄国去,帮助他搞维新。那时许多的俄国人反对他,尤其是首都莫斯科的国粹党。他不顾一刧,奋斗到底,甚至迁都到一个偏僻的,但是滨海的涅瓦河旁,因为他想靠海就容易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西欧往来。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他是俄罗斯民族大英雄之一,所以今日的斯大林还推崇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战败后的彼得一世改革的重点。陆军完全按照欧洲强国的模式重新编制和训练;海军开始组建;为了满足对装备和后勤物资的迫切需要,大量工厂在乌拉尔山地区建立起来;军队需要合格的指挥官,彼得一世不仅向欧洲派出了数以千计的留学生,而且先后在俄国设立了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工程学院,这些新式的学校完全找兵营管理,为了监督学员,彼得下令由退役的士官手持鞭子守在课堂上。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287
42000
51937
 

——《俄国社会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分析彼得大帝改革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三,归纳彼得大帝改革的重点。“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请结合材料三从军事、经济和教育方面予以説明。
(3)根据材料四,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作用。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俄国两次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
4.
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发展史上的两件大事
(1)下面是某同学学习《美国独立战争》时所做的卡片。

回答:请你补充完成该卡片的内容。并简述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此方军队。
材料二 林肯在一次讲演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以上均摘自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

回答:指出材料一中林肯的主张,说出材料二中林肯追求的首要目标。并说明林肯是如何处理两者之间关系的?
(3)结合上述美国历史发展的过程,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2.选择题(共24题)

5.
他曾经说过“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在他主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极盛,他是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斯巴达
D.克洛维
6.
印度电影《阿育王》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阿育王在位时,孔雀帝国国力鼎盛。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一等级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7.
“简化俄文字母,禁止穿俄式长袍,禁止留长须”是由哪位沙皇领导的改革( )
A.彼得一世B.亚历山大一世
C.彼得二世D.亚历山大二世
8.
646年,实行班田收授法,实行租庸调制度,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这场改革当时在位的统治者是( )
A.明治天皇B.孝德天皇C.圣德太子D.德川庆喜
9.
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之一,他扫荡了小亚细亚和埃及,回师占领了两河流域,灭波斯,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起以巴比伦城为中心,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他”是(  )
A.克洛维B.查理大帝C.亚历山大D.达•伽马
10.
如果能穿越时光隧道,你来到了中古时代的西欧,有可能看到下列哪些现象( )
①封建庄园遍布西欧
②庄园中的农奴没有人身自由
③农奴结婚需交结婚税
④农奴可随意离开庄园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1.
下列哪个大帝国与中国的唐朝大致在同一时期( )
A.亚历山大帝国B.阿拉伯帝国
C.罗马帝国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12.
在圣诞节前夜,传说会有“圣诞老人”专门为好孩子送上礼物。与该节日相关的宗教创始于
A.公元前6世纪B.公元前3世纪
C.公元1世纪D.公元7世纪
13.
如表是某大洲15~19世纪居民人种变化的估计数值,通过对表中信息的解读,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白人
黑人
混血人种
原住民
1490年
0
0
0
 
1570年
138,000
235,000
25,000
9,700,000
1650年
725,000
815,000
644,000
9
1852年
1,319,000
1,188,000
 
8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美洲
14.
某历史兴趣小组编写了一个历史短剧——《1789年7月14日,不同寻常的一天》。在该历史短剧的台词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砍掉查理一世的头!
B.雅各宾派万岁!
C.坚决镇压王党叛乱!
D.打到巴士底狱去!
15.
新学期,学校组织历史活动课,在一个标有“Tsar AlexanderⅡ“字样的小组资料袋中,存有“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林肯”“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等图片和资料,请判断该小组参加活动课的主题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亚非拉人民的反帝斗争
C.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6.
美国有很多航空母舰的名字都与该国的独立战争相关。如“萨拉托加”号、“来克星顿”号等。其中“萨拉托加”号与哪一事件相关
A.独立战争的转折
B.独立战争的导火线
C.独立战争的开始
D.独立战争的结束
17.
19 世纪末的日本人都以穿西装、打领带、吃西餐作为时尚,这是明治维新哪项改革的
结果( )
A.废藩置县B.文明开化
C.殖产兴业D.允许土地买卖
18.
乔治•史密斯于1835年成为英国兰开夏一家纺织工厂的厂主。下列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他喜欢使用留声机欣赏音乐
B.他经常开汽车上下班
C.他的车间里使用电灯照明
D.有时他乘坐蒸汽机车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
19.
他在国务会议上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为此“他”( )
A.颁布了《帝国宪法》
B.通过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推行了取消武士制的政策
D.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20.
1688年,英国发生了宫廷政变。这场政变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就取得了成功,因此历史学家称之为“光荣革命”。关于这次“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英国建立了共和国B.推翻了国王专制统治
C.革命主力是人民群众D.英国从此不再设国王
21.
伏尔泰说:“这无疑是我们地球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以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绌。”这件“头等大事”所体现出来的世界意义是( )
A.给亚、非、拉美地区带来巨大的灾难和痛苦
B.巨额财富向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C.锻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拼搏、进取的精神
D.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22.
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先后爆发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这里的“一大步”是指
A.结束了殖民统治
B.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推动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
D.赢得了国家独立
23.
美国学者罗威尔指出:“英国17世纪40年代的政变使一个国王掉了脑袋,1688年的政变使另一个国王失去了王位。”这个“掉了脑袋”的国王是(  )
A.查理一世
B.克伦威尔
C.詹姆士二世
D.路易十六
24.
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必须分置,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在资产阶级创立新体制的过程中,最早贯彻这一思想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法国D.日本
25.
下列人物中,在对外战争中同时具备反封建、争霸、侵略性质的是( )
A.
B.
C.
D.
26.
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玻利维亚等国的驻华大使,每年的6月5日都要到北京朝阳公园向“拉丁美洲解放者”的铜像敬献花篮,你认为铜像人物应该是
A.尼赫鲁B.章西女王C.玻利瓦尔D.阿拉法特
27.
小明同学在看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张名为《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的图片(如右图),但图中方框处的核心内容看不清了,你认为有可能是
A.林肯当选总统
B.奴隶制存废问题
C.北美殖民地经济发展
D.南方发动战争
28.
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
A.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
B.完成以“热”力代替人的体力的革命性飞跃
C.新机器和新材料的创制
D.新交通运输工具和通信手段的发明和运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