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改革促进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45年即为大化元年。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日本学习中国唐朝律令制度等进行的改革被称为“大化改新”。大化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材料二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写出封君封臣以什么为纽带?分别写出封臣对封君、封君对封臣的义务。
材料一 645年即为大化元年。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日本学习中国唐朝律令制度等进行的改革被称为“大化改新”。大化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材料二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写出封君封臣以什么为纽带?分别写出封臣对封君、封君对封臣的义务。
2.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教徒众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佛教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部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死后才能进入“极乐世界”。基督教中耶稣教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伊斯兰教宣扬“顺从”,“伊斯兰”意为“和平”和“顺从”,“穆斯林”意为“顺从者”。
(1)根据材料一,分别写出这三张图片所对应的宗教的名称及创立的时间、地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三大宗教得以传播的共同原因。
材料一:

材料二:佛教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部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死后才能进入“极乐世界”。基督教中耶稣教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伊斯兰教宣扬“顺从”,“伊斯兰”意为“和平”和“顺从”,“穆斯林”意为“顺从者”。
(1)根据材料一,分别写出这三张图片所对应的宗教的名称及创立的时间、地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三大宗教得以传播的共同原因。
3.
阅读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发现美洲的是哪一位航海家?他走的航线是图中A、B、C三条航线中的哪一条路线?
(2)图中有A、B、C三条航线,哪一条是环球航行路线?率领这支环球航行船队的航海家是哪一位?最早开辟新航路的是哪两个国家?
(3)谈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发现美洲的是哪一位航海家?他走的航线是图中A、B、C三条航线中的哪一条路线?
(2)图中有A、B、C三条航线,哪一条是环球航行路线?率领这支环球航行船队的航海家是哪一位?最早开辟新航路的是哪两个国家?
(3)谈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2)根据材料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什么角色?
(3)请分析“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从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
(4)在探讨“三角贸易”时有不同的观点,如何客观分析“三角贸易”?
“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
(1)“三角贸易”中的“三角”是指哪些地方?(2)根据材料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什么角色?
(3)请分析“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从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
(4)在探讨“三角贸易”时有不同的观点,如何客观分析“三角贸易”?
2.选择题- (共20题)
6.
他于公元前4世纪开始东征,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其中有“伟大的军事家”“英明的领袖”“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等。他是
A.伯里克利 | B.屋大维 | C.亚历山大大帝 | D.图特摩斯三世 |
9.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兴起。它兴起的重要原因有
①经济的发展
②希腊罗马文化传播
③阿拉伯文化不断传入西欧
④资产阶级形成
①经济的发展
②希腊罗马文化传播
③阿拉伯文化不断传入西欧
④资产阶级形成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11.
下列关于中世纪欧洲商人与雇佣工人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
②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生产工具
③工人完全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④商人与工人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①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
②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生产工具
③工人完全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④商人与工人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4.
屋大维已经是终身执政官和最高统帅了,公元前27年,元老院又授予他“奥古斯都”及“元首”的称号。从此,元首和执政官合二为一。该材料反映出屋大维建立了()
A.波斯帝国 |
B.亚历山大帝国 |
C.罗马帝国 |
D.阿拉伯帝国 |
16.
下列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演变有误的一项是( )
A.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 |
B.11世纪时,拜占庭帝国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 |
C.东征的十字军曾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
D.1453年,亚历山大帝国灭亡了拜占庭帝国 |
20.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城市自治权 | B.人身自由权 |
C.特许经营权 | D.男女平等权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