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市颍东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399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6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40年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他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他们产生了欧洲社会新政治制度。”
材料二:正当隋唐之际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臻于完备时期,大量日本留学生来华学习。他们归国后,自然会将中日两国从多方面加以比较,更易看出日本的差距,要求仿效中国、进行变革的愿望更加强烈,从而加速了大化改新局面的出现。

——摘编自田久川《古代中日关系史》

材料三:

材料四: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本主义……相继在欧美国家和日本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1)材料一中“旧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英国的哪一部文献为“新政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根据材料二,归纳日本留学生归国后推动改革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场改革对日本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面对社会危机,当时的俄国和日本分别是怎样转危为安的?俄国、日本所采取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欧美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主要有哪两种?
2.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穿越历史的风烟眺望未来,加强纵深交往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共识。
(古代交往)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两幅路线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共同影响?
(近代交往)
材料二:从15世纪末开始,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亚欧“整体”扩展到欧亚非美四大洲联系为一个整体。这种变化以及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迅速开启了从“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到“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发晨进程。
(2)材料二中“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源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概述这一事件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古往今来人类文明的交往主要有哪两种方式?哪一种是主旋律?
(现代交往)
(4)在当今时代,我们该如何推进世界文明交流,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参考答案: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世界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1)学习历史要准确把握时空观念。图6中①处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图6反映了该国革命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其理论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从此掀开新的一页”在经济、政治上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判断题(共1题)

4.
法律文件在特定时期内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1787年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
(2)1689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限制。
(3)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第一国际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4)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黑人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被动局面。

3.选择题(共15题)

5.
吉米是公元前1500年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商的富有商人,他有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他最可能实现的愿望是
A.向神庙中的婆罗门祭祀B.娶一个美丽的公主做妻子
C.向国王多纳税,寻求国王授予爵位D.雇用一名武士,保护财务不受侵犯
6.
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汉谟拉比在位时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B.公元前3世纪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C.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D.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7.
历史学习需要对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A.斯巴达克起义——导致罗马帝国走向衰败B.西欧庄园兴起——基督教广泛传播
C.西欧城市兴起——早期资产阶级产生D.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古希腊文明衰落
8.
中世纪后期欧洲农村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下列现象不属于“新的变化”的是
A.庄园经济自给自足B.农产品被推向市场C.租地农场纷纷建立D.农奴获得摆脱人身束缚的机会
9.
公元前18世纪,幼发拉底河中游一个小国国王(见下图)完成了统一事业,实行君主专制制度,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的法典。该国是

汉莫拉比头像
A.孔雀王朝
B.古巴比伦王国
C.古埃及王国
D.亚历山大帝国
10.
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
A.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
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
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D.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
11.
“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古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2.
诺贝尔文学奖获者库切在小说《耻》中认为:白人必须偿还欠黑人的债务。与此“债务”有直接关系的是
A.罗马帝国扩张B.第一次环球航行C.三角贸易D.布匿战争
13.
“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4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这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相比,其最显著的特征是
A.摆脱殖民统治B.建立资产阶级政权C.封建政权推翻D.把国王推上断头台
14.
林肯说:我们所奉行的作战计划已经走到了绳子的尽头。我们必须拿出最后一张牌……否则就会输了。现在我决定采取释放奴隶的政策。由此释放奴隶是为了
A.取得国家独立B.废除黑奴制度C.争取赢得胜利D.完善作战计划
15.
“全部近代历史上,没有别的事件比它更惊人地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或对人类的进步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或造成了更剧烈的苦难和不满。”这里的“它”是指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工业革命
D.百日维新
16.
正如恩格斯说的一样“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重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仗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据此可知,拿破仑对外战争
A.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B.扩大了法国的疆域
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D.稳定了法国的政局
17.
下面一组历史人物,对他们共同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反抗殖民统治的领袖
B.为民族独立而牺牲的英雄
C.新建国家的第一任首脑
D.赢得国家解放的伟人
18.
美国学者罗威尔指出:“英国17世纪40年代的政变使一个国王掉了脑袋,1688年的政变使另一个国王失去了王位。”这个“掉了脑袋”的国王是(  )
A.查理一世
B.克伦威尔
C.詹姆士二世
D.路易十六
19.
“她像一声惊雷震撼着沉睡的大地,以磅礴的气势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从此,工人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这里的“新”的含义(   )
A.推翻资产阶级的条件已经具备B.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C.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D.开创了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