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398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7

1.判断题(共1题)

1.
新航路开辟
材料: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从1500年代之后的200多年里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人类有了新的全球性视野,物种的全球性扩散,产生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等。他在《全球通史》中呈现了以下史实
A.人们的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块大陆或半球,整个地球外形首次被确定
B.北美洲的太平洋海岸大半未探明
C.欧洲的橄榄树和葡萄树到了美洲,而美洲的印第安人贡献出了马铃薯等粮食作物
D.美洲大量烟草、蔗糖、咖啡、棉花等供应欧洲,三角贸易发展起来。
E.欧洲纺织行业反对从亚洲各国进口棉织品,亚洲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选“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选“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选“未涉及”。
①新航路开辟后,人类有了新的全球性视野,首次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
②迪亚士最早将美洲烟草、咖啡等物种带到了欧洲
③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经济关系。
④最早开始殖民掠夺和殖民扩张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综合题(共2题)

2.
工业革命
(产生)
材料一 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使各种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手工工场为支撑的生产能力变得捉襟见肘……工匠们的聪明才智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新的发明一个接着一个,英国开始一步步接近“工业革命”的起跑线。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人物)
材料二 斯蒂芬森的人生是从作为泰恩赛德(注:地名)“机器师”开始的……铁路拖着一条条长蛇般的烟尾,风驰电掣地跨越乡村,跨越大陆.铁路的路堑、桥梁和车站,已形成了公共建筑群……铁路是人类经由技术而取得巨大胜利的标志.

——(英)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影响)
材料三  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英国制造”从此在更大的世界市场里长驱直入,英国变成了“世界工厂”……为了实施自由贸易,英国用武力迫使一个又一个国家打开了大门……到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了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

——改编《大国崛起》解说词

(1)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工业革命时生产组织形式发生怎样改变?
(2)据材料二指出斯蒂芬森发明的机器是什么?动力来自于哪种机器?
(3)据材料三19世纪40年代,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发动了什么战争?工业革命在使英国成为“产业大国”之外,“灰暗的厂房”和“高耸的烟囱”还带来了什么问题?
3.
综合探究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材料一:这次,英国人吸取了上次改朝换代的教训,他们没有呼唤克伦威尔,决心用另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1688年,英国人选择了一种与传统契约方式一脉相承的改革途径。后来的历史证明这种改革途径孕育着现代文明的新规范,那就是政治斗争中的非暴力原则……。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

材料四:拿破仑说“如果华盛顿是个法国人,而又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内处崩溃边缘,外遭敌人侵略,我想他就不会是华盛顿;如果他坚持自己所为,我想他只会被认为是傻瓜。至于我,只是带着王冠的华盛顿。”
(1)材料一中,英国用“另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具体指的是什么?这种方式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图一出自哪部文献?根据图一和图二,归纳这两个文献内容上的共同点是什么?
(3)托克维尔用了什么方法研究历史?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
(4)用托克维尔方法分析拿破仑和华盛顿的共同之处。拿破仑为了实现与华盛顿一样目的颁布的法律文件是什么?最终两个国家建立怎样相同政治体制?
(5)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3.选择题(共13题)

4.
《汉谟拉比法典》《查士丁尼法典》《拿破仑法典》都是以君主命名的法典,他们相同之处在于
A.落实贵贱有序
B.保证君主专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体现法制理念
5.
伯里克利在公元前429年再次担任雅典最重要的官职——首席将军,这一年是
A.公元前5世纪早期
B.公元前5世纪晚期
C.公元前4世纪早期
D.公元前4世纪晚期
6.
请为以下三幅图片,选一个正确的主题
A.亚非文明B.欧亚文明C.封建时代的欧洲D.封建时代的亚洲
7.
下面是1830—1870年英国铁路里程变化情况表,指出引起铁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1838年
1850年
1870年
铁路里程
500
6600
15500
 
A.新航路开辟
B.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
8.
“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指
A.制宪议会制定《人权宣言》
B.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C.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D.拿破仑加冕称皇帝
9.
“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生活吗?”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抨击愚昧
B.推崇人性
C.讽刺贪欲
D.倡导平等
10.
某班同学编排英国在大西洋进行的“三角贸易”的课本剧,其中有一个场景是英国殖民者从美洲返航。如果为该剧组准备道具,返航的船只上装载的物品应该是
A.蔗糖、烟草、工业原料
B.火器、机械制品、酒
C.印第安人、工业原料
D.黑人奴隶、手工业品
11.
“刚诞生的共和国组建了一个政权……领导人将联邦政府建立在人民主权基础上同意遵从这份宪法,保障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及宗教信仰自由等个人自由。”该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意大利
12.
九年级(1)班小超同学在学完某一单元历史课后,根据所学知识整理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如下图)。根据卡片可知,小超同学学习的这一单元历史课的主题应是(  )
内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作用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A.资本主义文化的发展
B.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C.西欧走出中古时代
D.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13.
16世纪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其主要依据是
A.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纷纷建立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改变了世界面貌
C.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大洲的联系日益紧密
D.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14.
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年,欧洲各国工人建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随后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
A.只适合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
B.是中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总结
C.只适合中俄两国的暴力革命
D.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15.
在《西游记》中,顽劣的孙悟空被戴上了紧箍咒。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也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
A.光荣革命的胜利B.《权利法案》的颁布
C.《独立宣言》的发表D.《人权宣言》的颁布
16.
假期去美国旅游的小明同学在美国的一座小镇看到了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坚守阵地,就在敌人没有开枪射击以前,不要先开枪,但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都么就让战争在这儿开始吧!”碑文中的“这儿”是指()
A.华盛顿B.来克星顿
C.纽约D.萨拉托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