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北师大版)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卷: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13985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目前世界上流行着两种不同的统制经济,即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和法西斯主义的统制经济。“美国的复兴运动(罗斯福新政),是介于这两者中间的统制经济,讲到它的经济方面,它是取法于俄国的‘大实验’;讲到它的政治方面,它是模仿意大利的独裁。不过在实质上它完全是资本主义的。”有意思的是,程锡庚在预测1934年世界发展趋势时甚至说,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将“渐次融合”,“在资本主义之国家,均已盛行社会主义”,“美国以资本主义立国,但经济复兴计划中所采用之方法,如统制生产、强迫做工等,实与共产主义之苏俄相似”。

——摘编自杨玉圣《大洋彼岸改革潮的东方效应》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并评述材料中任一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京国民政府的农业政策,主要表现于1933年提出的“四年实业计划”和1935年推行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在振兴农业方面是:“增加农业生产,凡制肥、选种、改良农作方法、活泼农业金融、流畅农产运销,悉以合作社为指导并改进之,以达到粮食自给自足的初步目标。一方面增加农业原料之生产量,同时提倡农业之就地加工制造”。其“四年计划”采取之主要方式是“统制经济政策,先以保险业、粮食、棉花、煤炭等重要产业,用政府力量通盘筹划,使其统制起来”。

——陆仰渊、方庆秋《民国社会经济史》

材料二 根据1933年5月《农业调整法》,罗斯福政府对价格下跌最严重的七种基本产品(小麦、玉米、烟草、棉花、牛奶及猪肉等)的生产加以控制。具体办法是:政府与有关农场签订自愿缩减耕地面积的合同,停耕的土地作为国家的租地,付给农场租金;同时,对于由于土地停耕造成的产量降低,由政府付给农场货币奖金作为补偿。1934年,罗斯福把《农业调整法》扩大到农业生产的一切主要产品。同时,进一步给各州、各区以及个别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额,对超过定额的产量课以重税,对违反合同的农场主施以罚款及徒刑的制裁。为了消灭现有的过剩产品,罗斯福政府拨出大量的资金进行收购。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增长与变革——二十世纪的国际经济》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和罗斯福政府调整农业政策的目的与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种农业政策的共同特点,并加以简要评价。

3.单选题(共3题)

3.
下图为1974—1985年英国国家补贴煤矿、铁路和钢铁等国有企业的金额(单位:亿英镑)示意图,该图说明英国
A.实行企业国有化成效显著
B.国有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
C.国有企业效率日益低下
D.社会保障制度得到健全
4.
1930年,美国政府成立紧急就业委员会负责指导社会经济;1931年,成立失业救济局。此外,胡佛还提出工作制度,即公务员无薪休假一个月,以此减缓就业压力。这些措施
A.体现胡佛政府对经济进行有限干预
B.表明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C.说明《全国工业复兴法》得到落实
D.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理念全面贯彻
5.
20世纪30年代后,美国一直将农业作为特殊行业给予国家补贴。二战后,欧洲国家和日本也实行农业补贴政策。这些国家的做法
A.旨在保护小农经济
B.是凯恩斯主义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C.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D.表明农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