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中心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397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8

1.综合题(共4题)

1.
世界古代史的一些重要改革,对所在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他废除了无条件分赠土地的制度,推行采邑制…实行有条件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材料三:大和的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权势极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势:强大的中央贵族权倾朝野。

(1)材料一中“我们的国体”“全体人民”分别指的是什么?当时“全体人民”可以参加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伯里克利改革在正治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的这次改革在欧洲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3)面对材料三反映的问题,日本政府是如何解决的?该问题的解决对日本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49年1月30日,一个晴朗的冬日,宴会大厅前的广场上,凌晨就聚集了上千位伦敦市民,他们等待着一场断头的刑罚,受刑的就是被议会宜判为“暴君、杀人犯和国家公敌”的国王査理一世。

材料二: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显然这一天在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该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7月15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他吃惊而困感地问:怎么,早饭啦?”大臣回签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

材粉三: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艰苦的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以上材料均选白《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描述的历史事件出现于哪国的资产阶级革的中? 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一场革命”是指什么革命? 该革命开始的标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宣告独立的文件是什么?
(4)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5)以上三则材料中出现的革命,其发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
世界博览会是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也是举办国充分展示综合实力的盛会: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维多利亚女王发出外交邀请信函,有10个国家接受了邀请。伦敦博览会(又名水晶宫博览会)被确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博会。水晶宫博览会成为二十世纪科学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它的成功举办,使它成为全球规模的盛会。

——一引自中广网《回顾1851年英国伦敦首届世博会》

材料二: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单位:万吨)

年代

1800

1820

1830

1850

1860

1870

产量

1100

1740

2400

4940

8000

11000

 

 

材料三: 第一届世博会在展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是如下新产品:


(1)英国能够成功举办首届世博会的有利经济条件是什么?
(2)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开幕,当时陈列的展品可能有( )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3)在当时,要把世博会展品运往展览地可使用哪些最为先进的交通工具?
(4)材料二反映的趋势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期问,在动力方面的哪一重大技术进步显著地促进这一趋势的出现?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对生环境出带米了哪些负面的影响?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6)在中国,世博会从一百多年前的梦想到今天的成功举办,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4.
达·芬奇(1452—1519年)和哥伦布(1451—1506年)是同时代的人,在时代精神的影响下,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达·芬奇在论述绘画的宗旨时强调:“一个画家应该描绘两件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他在绘画中着眼于生活,努力创作真实而生动的艺术形象。一次,他作为助手和老师合作一幅画卷,老师由于跳不出宗教神学观念的束缚,所绘部分枯燥无味,毫无生气;而达·芬奇所绘的一个天使,神态自然,栩栩如生,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老师看后自叹不如。
(1)材料一表明,欧洲掀起了一场什么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给欧洲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
——哥伦布

(2)这句话反映了当时哥伦布怎样的心态?请依据上图指出哥伦布远航的航线。
材料三 以前的世界史,其实主要是地区史,新航路开辟以后,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

2.选择题(共25题)

5.
“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和保持者,最初以其文化上的兼收并蓄而显繁荣灿烂之势,无视于西欧在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而依然陶醉于过去荣誉的光辉之中。”这则材料评述的是(  )
A.拜占庭文化对东欧各国的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
B.拜占庭文化为西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许多素材
C.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及教训
D.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6.
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农村出现了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这一阶级力量包括(  )
①富农②骑士③乡绅④市民阶层⑤贵族
A.①②③B.①②③⑤C.①②D.②③⑤
7.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武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说明查士丁尼制定法典的根本目的在于(  )
A.利用法律稳固帝国的秩序
B.奠定欧洲民法的基础
C.强调法律在战时或平时的作用
D.宣扬法律的作用强于武器
8.
13世纪西欧农村出现的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早期阶段劳动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形式。作为当时一种新的手工业经营方式,具有的特点是(  )
A.由集中转向分散B.生产效率不高
C.适应了市场需求D.强化王权的需要
9.
12世纪时,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中“最美好的花朵”这时的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等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得到了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
B.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在西欧的传播
C.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D.阿拉伯文化在西欧的不断传播
10.
早在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以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的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应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公正之主”石碑上刻写的内容所使用的文字可能是(  )
A.象形文字B.甲骨文C.楔形文字D.拉丁文
11.
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关于“古代印度文明成果展”的活动,你认为下面内容与这一主题有关的是(  )

①种姓制度 ②狮身人面像   ③释迦牟尼佛像   ④阿拉伯数字
A.①③B.①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
12.
“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的根源皆在希腊”,这句话表明古希腊历史悠久,文明灿烂。下列选项与古希腊文明有关的是(  )
①帕特农神庙②《荷马史诗》③儒略历④《掷铁饼者》⑤万神庙
A.①②B.①②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13.
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说:“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都是由选举产生D.剥夺了对政治毫无兴趣男人的任何政治权力
14.
“帝国“不是传统中国的固有词汇,而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诞生的新词,世界古代上曾经生产过几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称雄一时,这几个大帝国是(  )
①亚历山大帝国②罗马帝国③阿拉伯帝国④查理曼帝国⑤拜占庭帝国
A.①②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15.
有学者说,中世纪始于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最终融入文艺复兴和探索时代(地理大发现)中。这一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和封建制度的支柱,还在神权文化领域凌驾一切,下列史实没有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法兰克王国克洛维把土地赐给教会B.封君和封臣的权利义务的契约关系
C.查理曼帝国命令把“十一税”贡献给教会D.巴黎教师行会须从教会取得许可证
16.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当时西欧流行的谚语。从10世纪起,西欧的城市开始复苏,这些城市的兴起“使人自由”的意义是(  )
A.孕育了市民阶层和早期的资产阶级(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
B.孕育了早期的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手工工场)
C.城市获得了一定自由和特权,消弱了封建领主的割据势力,维护了国王的权力
D.孕育了早期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文艺复兴)
17.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能否成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7世纪中叶,日本曾仿效中国唐朝制度实行改革。下列对这一改革影响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推动了奴隶制经济发展D.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
18.
庄园是中世纪西欧社会经济的一个显著特色。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庄园生活农民生活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A.从9世纪开始,庄园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流行开来
B.庄园内的“直领地”由领主耕种,“份地”由佃户耕种
C.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中的自由农民的上地
D.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没有固定开庭地点
19.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滋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这位意大利爱国者意在表达(  )
A.赞扬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君主统治
B.支持拿破仑大军横扫欧洲
C.高歌拿破仑传播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D.拿破仑帝国巩固了法国大革命成果
20.
陈望道是第一部《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的翻译者,下图是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内存放的1920年9月第二版。在文献《共产党宣言》中,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号召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B.《国际歌》的词内容和曲谱
C.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的非常革命作用
D.资本主义社会必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21.
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宣言:这些联合的殖民地是而且有权成为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取消一切对英国王室效忠的义务,该宣言是(  )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2.
法国历史学家乔治•勒费弗尔说:“拿破仑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现代欧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大大加快了这一演变的过程。”这反映了拿破仑(  )
A.加快了欧洲统一进程B.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
C.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D.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23.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诞生的标志是(   )
A.马克思完成著作《资本论》B.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第一国际的成立
24.
高铁,是指基础实施设计速度标准高、可供火车在轨道上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列车运营速度在200km/h以上,下列哪项发明为铁路时代的到来拉开了序幕
A.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B.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C.奥托发明了煤气内燃机
D.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
25.
文艺复兴时期,先驱但丁把长篇诗作《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个部分,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歌颂了女性的自然美及富有生命的活力。这反映出
A.文艺复兴创作与科学探索的结合
B.人文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
C.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欲望
D.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出现
26.
某航海家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记述:“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屎味的粉渣。”这位航海家及其船队航行(  )
A.发现了“风暴角”,后命名为“好望角”
B.发现了古巴和海地,登上了“美洲大陆”
C.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D.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27.
大国重器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下列事物,属于18至19世纪英国“重器”的是(  )
A.瓦特的改良型蒸汽机B.富尔顿的蒸汽轮船
C.卡尔•本茨的汽车D.莱特兄弟的飞机
28.
1841~1846年,英国取消了605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1035种商品的进口税。导致英国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完成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殖民帝国的形成D.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29.
英、美、法三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分别颁布了《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等法律文件。这些法律文件所体现的共同法治精神是
A.法治取代人治B.限制王权C.否定封建专制制度D.反对殖民统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