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3)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138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2

1.字词书写(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以身xùn(   )国而演变成中国汉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miǎn(   )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葛蒲香袋、和菜黄鱼、苇叶粽子、扬波划舟……这些端午的习俗   A  (历久弥新/愈演愈烈),装点着生活,   B  (涵养/润泽)着心灵,成为感动灵魂的一种情sù(   )。倘若乡俗是回响在人们心头的一部交响乐,端午则是其中一篇慷kǎi(   )激昂的乐章。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以身xùn(______)国  ②miǎn(______)怀  ③情sù(______)  ④慷kǎi(______)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A______  B______

2.文言文阅读(共2题)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小题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山门圮于河   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B.不更颠乎 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C.是非木柿 斯是陋室(《陋室铭》)
D.渐沉渐深耳   六十而耳顺(《<论语>十二章》)
【小题2】为什么“讲学家”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
(注释)①秦穆公:相传为春秋五霸之一。②不饮酒者杀人:不喝酒会死人的。③次:次序。④出死:出力(为国君)拼死作战。⑤惠公:晋国国君。
【小题1】翻译下列句子。
(1)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
(2)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
【小题2】文章最后用“德出而福反”一句,对秦穆公作了评论,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秦穆公是怎样施恩于人的,又获得了怎样的回报?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紫藤
徐晓杭
①紫藤是一种妖怪,它能活很久很久,几十年,几百年。可贵的是,即使活很久,她也从不卖弄化石般的古板和深沉,或许她真的不懂,老而白痴的东西是很多的。
②妖怪惧怕阳光,紫藤的白昼就是冬天。在冬天,她完全僵硬了,只有她自己知道还活着。她变成了一堆白骨。所有人都以为她是枯柴。她的丑陋、老态,一夜之间就赤裸裸地在某个冬日袒露无遗。她所有的语言,外貌,颜色,形体,都在寒风中褪去。她拖着一堆没有任何尊严可言的枯藤,瘫在长廊的钢筋水泥架上。
③她没有了媚眼,没有了娇嗔婉转的声音,没有了摄人心魄的舞蹈,光秃秃的,连一层遮羞的皮都没有。她扭曲着,低匍着,几丈长的躯干,竟没有一尺是直的。那种铭心刻骨的沧桑疤节从最粗壮的根部开始,一直留痕到最细小的末梢。
④天哪!只有这时,你才能读到万般风情的娇媚之下竟有如此惊心动魄的迁就和委屈。很少有人会注意蛇盘虬结下曾经有过的曲曲折折。你不问,她也不说。
⑤可是,当春天来临时,紫藤的夜晚就来了,她一天天地苏醒,谁都不知道她灵魂回来的路程。没有柳的芽,在春风里招展;没有桃的蕾,在雨露中逍遥;更没有玉兰的大花苞,在三月让人欣欣以待。她僵硬的骨头甚至没有发出一点点翻身的咔咔声,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复活了。
⑥用化腐朽为神奇来描述紫藤的起死回生并不过分。那堆瘫在庭院里、假山旁、花园长廊上的白骨仿佛有魔力在吹气,在一个春风煦暖的午后,坐在长廊下的硬石凳上,忽然就有人看见紫藤已经变成了少女。她正在向支撑着她全部躯体的回廊宣讲她的教义,她的宗教意义和她柔软的肢体散发出的青春气息,使长廊和假山全然想不起她从前的容颜,那种选择性的认知,使他们觉得她和上一个春天的故事完全地脱离,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版本。于是,他们心甘情愿地相信了她的布道,让自己的肩膀扛起她所有的要求。
⑦就像《聊斋》中的女妖,紫藤是讨人喜欢的。她能把所有的人都迷倒在长廊下,她所有的行为都没有恶意。绿叶在长廊上柔软地伸展着,变幻着,她在四月阳光里就让人闻到了脱俗迷人的香气,看到了优雅恬静让人百看不厌的紫藤花,她从来不让人等待得太久。那种粉白淡紫的花球,让你忽然就会觉得花卉们悬垂的日常生活中,葡萄苹果般地结果,是多么乏味和平庸。
⑧紫藤可读的长裙,使春天由抽象变成了具体,由哲学变成了美学,由单词变成了物质,变成了春天可以让人触摸的肌肤。
⑨紫藤是如此销魂,她即使变一千次,也让人深信不疑。她悄无声息的柔软,让所有的坚硬心甘情愿地放弃抵抗。她在一场春风里,让所有的坚强和理想不知不觉都入了她的锦囊。
⑩紫藤在收拾了所有的偏见和仇视后,在一串串迷人的花球里,吃吃地笑。
没见过紫藤的游人是遗憾的,没有紫藤的花架是寂寞的。
【小题1】请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说紫藤是一种妖怪。
【小题2】解释下列两句话中加点词在文中的含意。
(1)她拖着一堆没有任何尊严可言的枯藤,瘫在长廊的钢筋水泥架上。
(2)紫藤可读的长裙,使春天由抽象变成了具体,由哲学变成了美学。
【小题3】文章第⑤段中的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写出两种,并赏析其表达效果。
没有柳的芽,在春风里招展;没有桃的蕾,在雨露中逍遥;更没有玉兰的大花苞,在三月让人欣欣以待。她僵硬的骨头甚至没有发出一点点翻身的咔咔声,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复活了。
【小题4】仔细阅读文章第⑨段和第⑪段中的画线句,请说说这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1)她在一场春风里,让所有的坚强和理想不知不觉都入了她的锦囊。
(2)没见过紫藤的游人是遗憾的,没有紫藤的花架是寂寞的。
【小题5】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链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紫藤萝瀑布》
链接材料与选文第④段的表现手法相同而表达主题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两者的异同。

4.综合性学习(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表格,按要求回答问题。
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变化(单位:岁)
年份
合计


男女之差
1990
68.55
66.84
70.47
-3.63
2000
71.40
69.63
73.33
-3.70
2010
74.83
72.38
77.37
-4.99
2017
76.34
73.64
79.43
-5.79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格中所体现“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变化”的三条特征。

5.作文(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有时是需要改变的。面对单调的生活,我们可以用广泛的兴趣爱好去改变;面对疏离的人际关系,我们可以用温暖的笑容去改变;面对僵化的思维,我们可以用富有创意的灵感去改变……世界因改变而更加美好,更加和谐,更加精彩。

请以“用 改变”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