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除黄石港区两所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385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3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元老院成立立法委员会,于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材料二:“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示意图(部分)


材料三:在共和国前期,罗马人统一了整个意大利半岛,并通过三次布匿战争确立了西地中海地区的霸权。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随着版图的不断扩张,奴隶人数也不断激增。内战和独裁反而更促成了古罗马的扩张,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原有的共和体制不再适应新的统治需要,后被罗马帝国代替。

(1)依据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的进步意义。
(2)按顺序完成材料二中的填空。
(3)根据材料三,古罗马经历了哪两种政体变化?政体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
构建“学科思维导图”有助于形成“关联化知识”、“理解性记忆”、“结构化思考”、“可视化思维”的历史学习能力。下面是某同学有关“走向近代”学科思维导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内容。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中世纪的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庄园生产主要是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里有磨坊和烤面包坊手工作坊等,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不到万不得已,庄园是不会出去采购的,只有少数庄园不能生产的物品(如盐、铁等)才从城市购买。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有的农民和缺失自由的农奴,此外,封建主对其领地上的农奴拥有行政和司法权力,这也是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一大特点。

材料二 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而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最终都取得城市自治权利。城市兴起对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促使商品交换的加强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市民阶级的产生,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同时新的世俗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逐渐形成,对近代西欧的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中世纪欧洲庄园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庄园的劳动者是谁?在庄园中,如果佃户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租税,什么机构处罚他?
(2)根据材料二,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是什么?西欧城市通过哪些方式获得自治?
(3)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期,多少耀眼的巨星在这时冉冉升起,他们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听,但丁吟诵着《神曲》走来了,看,那是“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还有莎翁的戏剧正在上演,一幕幕、一场场、都成为历史的经典……”

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哥伦布日记》

材料三: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

(1)材料一中“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期”被称为什么?“莎翁的戏剧”体现的这一时期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哥伦布的航海活动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指出材料二中哥伦布关于地理位置叙述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从材料中找出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的目的。
(3)材料三中“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这个制度是通过哪一部法律文献加以确立的?
(4)材料一中的“崭新的时代”和材料二中所指重大事件对人类迈入近代社会有何共同影响?

2.选择题(共19题)

5.
如下图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A.文字的演进B.文明的多样性C.文字的融合D.文明的冲突
6.
在中世纪的欧洲大学里,法学是一门专业课程,《罗马民法大全》是人们学习的重点内容。它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该法典包括(  )
①《十二铜表法》②《查士丁尼法典》③《法学汇纂》④《法理概要》⑤《新法典》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7.
世界著名的网络公司“阿里巴巴”是马云在1999年创办的。“阿里巴巴”最初是阿拉伯一部文学著作中的人物,这部文学著作是(  )
A.《天方夜谭》B.《伊索寓言》C.《荷马史诗》D.《神曲》
8.
在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实行的政策不包括(  )
A.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B.把一切土地收归国有
C.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D.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赋税
9.
阿拉伯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都是先创立自己的宗教后建立统一国家B.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C.都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文化D.客观上都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10.
最近,去印度的旅游者发现下这样一个现象:达利特(英文名叫untouchable,不可触碰的)一般都是干着清理厕所,扫大街等社会最底层的工作,除此之外,达利特不能触碰比自己等级高的人,否则高等级的人会觉得“自己的灵魂被玷污了,要用恒河水不断清洗自己才行”。这表明现在的印度
A.法制很不健全
B.仍受种姓制度影响
C.种族歧视严重
D.各个阶层等级森严
11.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和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日本大化改新确立一套先进的管理体制
学习西方先进制度
B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C
法兰克王国推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形成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
D
欧洲人称0—9这十个数字为阿拉伯数字
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A.A
B.B
C.C
D.D
12.
现在的法国、德国、意大利,在9世纪时才初见雏形。它们都源于(  )
A.法兰克王国B.亚历山大帝国C.查理曼帝国D.英格兰王国
13.
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这体现了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  )
A.小国寡民B.重视农业C.民主政治D.对外扩张
14.
“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A.古代印度河流域
B.中世纪的欧洲
C.封建社会的日本
D.古代两河流域
15.
根据迄今发现的史料,世界上最早以成文法典形式来加强对平民和奴隶进行统治的国家是(  )
A.中国的夏朝B.古代埃及C.古代巴比伦D.古代印度
16.
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文献史料包括史书。档案、地方史志等:实物史料包括器物、建筑物、遗址,遗迹等:口述史料包括回忆录,神话,传说、史诗等。下列属于文献史料的是
①《荷马史诗》
②迦太基城遗址
③《史记》
④《威海市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
法老们不想让死亡成为权力的终结,所以在死后让人用香料等药物对尸体进行防腐处理,然后将尸体(木乃伊)和食物及其他必需品一起放入巨大的陵墓中。这些巨大的陵墓矗立于
A.
B.
C.
D.
18.
伯利克时期,根据雅典民主制度,下列四位人物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
A.B.
C.D.
19.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你知道这首诗词与哪一宗教有关(  )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道教
20.
九班同学在课堂上讨论文艺复兴的实质,哪位同学的观点最为正确
A.
B.
C.
D.
21.
下列图片和文字表达的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 人文主义 B. 新航路开辟
C. 人和世界被发现     D. 基督教统治世界
22.
下图是四位航海家的航线,航线④是哪位航海家开辟的
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
23.
“三角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最悲惨的一页(见示意图),下列对“三角贸易”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欧洲输往非洲的主要是机器生产的工业品
B.从事“三角贸易”最早的国家是英国
C.它是造成美洲地区长期落后的根源
D.它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