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382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5

1.综合题(共3题)

1.
近几年来,英国脱欧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阅读材料,探究近代英国的历史。

材料一:一个国家的振兴和强大必须依靠其制度创新,特别是像英国这种规模的国家要想争当世界第一,就必须始终掌握领先的法宝,必须在一些关键性领域引领世界潮流,制度创新能力由此决定着国家的兴衰。

(1)材料一认为一个国家的振兴和强大必须依靠什么?
材料二:瓦特的蒸汽机在经济领域是一种胜利,可能对生态领域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

——美国生态学家奥康纳

(2)依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奥康纳观点的正确性。

材料三:为满足英国国内工业的需要,英国殖民当局要求印度农民多种棉花,少种粮食。英国把印度的棉花加工成布匹再返销印度……结果是,英国的纺织工厂越来越兴旺,而印度的纺织业却被挤垮……英国驻印度的一个总督也不得不承认:“棉纺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掰成一片了。”

(3)依据材料三,谈谈对印度的殖民侵略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材料四: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影响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发展的领头羊”的“合力”有哪些?
2.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868年,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从此日本励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道路。

1871年,政府宣布废藩置县,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把全国划成了3府72县,由中央政府直接派官员管理。这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

1871年,政府下令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的统一货币。随后,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这些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871年,政府成立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教育。开始建立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上学,教学内容也增加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教育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1873年,政府颁布地税改革法令,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使农村的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同时,政府财政收入稳步提高,为国家的工业化政策提供了有力保障。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材料一中的史实是哪次改革的内容?
(2)据材料归纳这次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改革对日本和我国造成哪些影响?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重划德国疆界;禁止德国拥有空军;德国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材料二: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及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1)写出材料一中“条约”的签订双方。德国在中国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在那一区域?
(2)写出材料二中条约签订的背景。为什么说条约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只是做表面文章?
(3)根据材料和问题,指出“条约”和“公约”的共同点。

2.选择题(共30题)

4.
下列关于租地农场主与耕地农民之间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既有人身依附关系,也有雇佣关系B.有人身依附关系,无雇佣关系。
C.既无人身依附关系,也无雇佣关系D.无人身依附关系,有雇佣关系。
5.
对于如何读历史,***认为:“西洋史应特别留心法国大革命。”这主要是因为法国大革命
A.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B.取得了民族独立
C.彻底摧毁了君主统治D.建立了联邦制
6.
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先后爆发。这两大革命对世界的共同影响是
A.促使世界开始连成整体B.打破了教会神学对思想的束缚
C.有利于欧洲统一的发展进程D.推动资本主义的确立和发展
7.
“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B.流动资本带动工业革命
C.技术革新促成工业革命D.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8.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是在
A.十八世纪末期B.十九世纪90年代C.十九世纪晚期D.十九世纪中期
9.
下列选项与巴黎公社的建立无关的是
A.《国际歌》的创作B.罗伯斯庇尔当政
C.普法战争D.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
10.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诞生 ②巴黎公社成立  ③第一国际成立
A.③②①B.①③②C.①②③D.②①③
11.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肯定女性的才能,呼吁男女平等。印度历史上的巾帼英雄章西女王也 “不让须眉”。她被印度人民尊崇为民族英雄其原因是
A.她是印度的一位封建王公B.她参与领导了印度民族大起义
C.她保住了章西的王位D.她使章西地区免受英国的殖民统治
12.
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大幅度上升的原因是
A.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B.火车的问世
C.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D.汽船的出现
13.
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哈谢克在小说《好兵帅克》中,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厮杀的场面。下列战役为该小说描述“疯狂厮杀的场面”提供了素材是
A.凡尔登战役B.萨拉托加战役C.滑铁卢之战D.约克镇战役
14.
美国独立战争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A.革命前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B.革命过程并不曲折
C.革命的任务之一是推翻殖民统治D.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迅猛
15.
欧洲中世纪末期 ,思想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类的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挥。这个革命性的变化开始于
A.英国B.法国C.德国D.意大利
16.
恩格斯说:“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大人物是
A.达.芬奇B.荷马C.莎士比亚D.但丁
17.
假如你生活在16世纪初的欧洲,你无法从市场上买到
A.澳洲的工艺品B.印度的香料C.非洲的饰品D.美洲的咖啡
18.
1640年英国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其主要依据是
A.国王拒绝答应《权利请愿书》B.议会拒绝通过新征税法案
C.议会提出限制王权的要求D.查理一世和议会矛盾激化
19.
“光荣革命”后,在国王的加冕仪式上,国王以他自己和妻子的名义宣读了誓词:“我们衷心地接受你们向我们提出的议案,并保证以英国法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上文中所说的“你们”是指
A.英国民众B.英国王室C.英国议会D.英国贵族
20.
《人权宣言》强调“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其中的“人”主要指
A.资产阶级B.工人阶级C.农民阶级D.奴隶
21.
英、美、法三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分别颁布了《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等法律文件。这些法律文件所体现的共同法治精神是
A.法治取代人治B.限制王权C.否定封建专制制度D.反对殖民统治
22.
18世纪中期,英国人用马车在脏分兮的路上或者用风力和水力在海上将货物缓慢地运到市场。到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是
A.改变了生产方式
B.提高了运输能力
C.促进了城市发展
D.加剧了环境污染
23.
下列各项与地理大发现有内在联系的是
①文艺复兴 ②三角贸易 ③殖民掠夺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4.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人由此辉煌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府权力机构,那里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足鼎立,相互制约。”两则材料中确立的政体和原则分别是指
A.一党专政独立与人权B.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原则
C.多党执政人权与法治D.民主共和制王权高于议会
25.
有学者曾把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称之为“姊妹革命”,这两次革命的共同之处是
A.结束了本国的君主专制
B.实现了国内政局的长期稳定
C.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D.凸显了民主平等的启蒙理念
26.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美、英、俄等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1800—1900年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变化表(单位:千人)
年份
城市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2
1912
3437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莫斯科
250
365
612
1000
 
A.资产阶级革命B.两次工业革命C.棉纺织业的发展D.电气时代的到来
27.
“极其漂亮的廉价棉织品给人民大众带来的利益……(19世纪)贫苦阶层也能像18世纪的中上层人士那样穿得非常整洁,甚至享受服装的乐趣。”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珍妮机的出现B.纺织工厂的涌现
C.火车投入运营D.远洋轮船的使用
28.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当分遣舰队指挥官马修.佩理的舰队在江户湾停泊时,它(日本)似乎注定要灭亡。但是,日本人却是唯一的以平等条件进入19世纪世界市场的亚洲民族。”这里所说的“灭亡”和“唯一”是指( )
A.亡国的命运;确立天皇统治实现独立B.被殖民命运;脱亚入欧实现政治民族
C.亡国的命运;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被殖民命运;摆脱民族危机跻身列强
29.
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
C.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30.
下图是对抗中的两大军事集团,它们为争夺世界而进行的真正的较量是 (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B.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
C.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D.确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1.
李大钊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中指出,发生在俄国的“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的新文明曙光”。这里俄国的“革命”发生在
A.1640年B.1789年C.1861年D.1917年
32.
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是由哪两次国际会议通过的?(  )
A.巴黎和会和慕尼黑会议B.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C.华盛顿会议和雅尔塔会议D.慕尼黑会议和华盛顿会议
33.
1922年,某条约规定:“为使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之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一般优越权利。”该条约
A.维持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B.尊重了中国的主权
C.方便了美国在中国的扩张D.解决了日美在中国的矛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