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379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8

1.综合题(共3题)

1.
   材料一:

材料二: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一中的人物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图二的作者是谁?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精神?
(2)材料二中“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世界有什么影响?哥伦布的远航发现的新大陆是是什么?你从西方航海家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3)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
2.
英、美两个国家都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制度)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出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1)材料一中“新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材料二中1787年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
(经济实力)
材料三 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到19世纪中叶,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英国在西欧列强中拥有的殖民地最多……有“日不落帝国”之称。可以说,这时期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2)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中期“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的原因。
3.
探究历史人物的活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百年前,人类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直到艾萨克·牛顿出现,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

——《大国崛起》解说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的哪一贡献使“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
材料二 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胜利,之后,拒绝了部下要他做国王的请求,坚持将美国建成一个民主的联邦共和国。1787年,在他主持下,制宪会议制定了第一部新宪法。在担任了两届总统后,华盛顿拒绝再次连任,开创了美国总统任期制的先例。为纪念他,美国人民在首都的市中心建立了一座高约168米的纪念碑。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人民为华盛顿建立纪念碑的原因。
材料三 《宣言》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宣言》作为党纲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宣言》指出,共产党是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组织。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宣言》的作者是谁?它的发表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材料四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恩格斯

(4)这场变革是指什么?举出为这场变革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

2.选择题(共25题)

4.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条常规流行于
A.西亚B.东亚C.西欧D.美洲
5.
下列图片中属于三大宗教的建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6.
脍炙人口的名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出自
A.《荷马史诗》B.《俄底浦斯王》C.《天方夜谭》D.《古兰经》
7.
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属于尼罗河流域文明成果的是
A.阿拉伯数字B.铭文C.金字塔D.造纸术
8.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假如张骞能深入地中海沿岸,他将会看到一个与西汉一样强大的国家——罗马。当时罗马的国情是
①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
②罗马法庭依据《十二铜表法》对触犯法律的人进行判罚;
③爆发了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奴隶主的统治
④终身独裁官凯撒被人谋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
“无论是对中世纪和近现代的西方法学,还是对亚非拉国家的现行法律体制,罗马法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十二铜表法》
D.《罗马民法大全》
10.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学习“封建时代的欧洲”这一单元时的交流内容,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
B.封君与封臣是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封建制度
C.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
D.“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谚语
11.
宗教是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下列关于佛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的背景是受苦受难的犹太人渴望得到“拯救”
B.它宣扬“众生平等”是为了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C.它的创始人是汉谟拉比
D.它的主要传播地区是东亚、西亚和北非
12.
(题文)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他是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凯撒
D.亚历山大
13.
10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西罗马帝国的衰落B.教会的统治
C.商品经济的发展D.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市民阶级的形成
14.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主要表明(   )
A.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社会矛盾
B.罗马法制约了罗马皇帝的权力
C.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影响深远
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15.
历史上大和统治者通过派遣使臣和留学生,积极学习中国隋唐封建制度,并通过大化改新,在日本建立了(  )
A.民主政治B.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C.奴隶制共和国D.资本主义制度
16.
《十二铜表法》中提到“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以上规定反映出
A.罗马法十分残酷野蛮B.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C.遵守法律是罗马人的责任D.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17.
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该书
A.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B.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
C.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D.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18.
观察如图的示意图,它表现的是
A.雅典的民主政治
B.印度的种姓制度
C.罗马的奴隶制度
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19.
阿拉伯数字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得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
①古代印度人    ②古代中国人   ③古代阿拉伯人   ④古代希腊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
14—16世纪,欧洲的思想领域和商业交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称为“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世界被发现”是指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新航路的开辟
21.
“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材料反映出拿破仑对外战争
A.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B.得到被征服地区人民的拥护
C.自始至终是正义战争D.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22.
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
A.古典文化的复兴B.反对封建神学思想C.追求自由平等D.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23.
16世纪占据南美的巴西、中国的澳门,控制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的殖民国家是(  )
A.西班牙B.葡萄牙C.英国D.荷兰
24.
下列文学艺术作品,与开始于意大利、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无关的是
A.《神曲》
B.《向日葵》
C.《蒙娜丽莎》
D.《最后的晚餐》
25.
“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是指
A.路易十六
B.法兰西第一帝国
C.巴士底监狱
D.欧洲反法联军
26.
15世纪末,西欧航海家开始探索连通世界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  )
①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②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③使美洲物种传播到世界
④让地中海成为世界商业中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7.
某班同学正在排练历史剧《哥伦布》,适合“哥伦布”的台词是()
A.我经过70多天的航行,终于到达了印度
B.我发现了美洲大陆
C.我已经完成了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
D.我的船队经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28.
文艺复兴时期,但丁在《神曲》中明确表达了对天主教会的厌恶,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深刻批判封建道德理论观念和社会陋习。这反映出(    )
A. 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愿望 B. 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文学艺术作品水平的落后 D. 社会等级观念完全消除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