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雄县板东中学等八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376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3

1.综合题(共4题)

1.
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体现在神话、文学、艺术、哲学、科学、史学、法学、体育等各个方面,请结合史实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上年代标尺主要描述的是哪一个国家?(提示:A—B阶段过程中曾经爆发著名的斯巴达克起义)B处时,此国家的元首是谁?E处发生了什么事件?F 处发生了什么事件?
(2)仔细观察下图,简述其承载的历史价值。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教会直接参与了各国的创建过程,是西欧最大的政治势力,统治着欧洲,对于日后西欧诸国的政治制度、法律构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教会挽救和传播了古典文化,并为新文明的产生提供了模式和方向,在促进西欧文 化交流、民族交融、经济恢复与发展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材料二中世纪早期,学者们的思想灵感来源于《圣经》和教会;11世纪初期,西欧的一些主 教们在教区内组建学校,并邀请知名学者担当主讲教师;12世纪,教会学校已开设了法学、医学和神学等正式课程。

材料三1077年冬,德皇亨利四世在与罗马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迫前往卡诺莎城堡向出身低微的教皇格雷戈里七世忏悔,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最终才获得了教皇恩赐的一个赦罪的吻,这就是历史上的“卡诺莎之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概括材料一历史信息。
(2)材料二反映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会( )
A.宣传耶稣就是“救世主”B.对西欧政治制度的影响
C.是西欧社会的宗教权威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3)材料二反映怎样的历史现象?分析其历史原因。
(4)为上述材料概括一个学习主题。
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公元 10 世纪前后,中古西欧城市兴起和繁荣,刺激了西欧封建的贪欲,他们把城市视为财富的源泉进行大肆盘剥。为了争取自治权利,城市同封建主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城市的兴起,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在经济上,城市是手工业和商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它的商品经济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 的瓦解作用。在政治上,城市,特别是那些拥有自治权的城市,成为自由的乐土,农庄里的农奴只要在自由的城市里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取得自由身份。因此,当时有一句谚语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在文化上,城市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各种 大学纷纷在城市建立,反映市民心态的城市文学也逐渐产生,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打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材料二法兰西的琅城取得自治的过程最为典型。琅城是法兰西东北部的一个城市,主教也 是这里的领主,控制着城市。琅城居民募集金钱,赎买了自治权,并建立了自治机构。但主教挥霍了赎金后,背信弃义,擅自取消了琅城的自治权。1112 年,愤怒的市民举行起义,杀死主教,此后又坚持斗争多年,琅城终于取得了自治地位。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古西欧城市自治斗争的原因。为什么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中古时代西欧城市的复兴有什么历史意义?
(2)仔细观察材料三中两幅地图,分别是哪个国家?并说明理由。简单说说图二国家的历史地位。
4.
人类对文明的追求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交流互鉴,推陈出新。张老师以“文明之 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历史人物 —— 推动文明进步)
(1)下列历史人物,选择两位你喜欢的人物,分别说明他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发展的。
① 荷马    ② 亚历山大    ③ 耶稣    ④ 查士丁尼
任务二(改革创新 —— 助力文明发展)
(2)改革是一个永远年轻的话题,请分别以伯里克利改革和 8 世纪法兰克王国的改革为例,说明改革创新是如何助力文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
任务三(地理环境 —— 催生独特文明)
(3)世界上各地区的文明丰富多样,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文明。请以“大河文明”为题目,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小短文。

2.选择题(共14题)

5.
庄园是构成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一个最基本单元。庄园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同时也有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庄园的土地除了可以耕地之外,还有林地和草地,土地分为庄园主的土地和村民的份地,庄园主除了耕地之外,还有森林和草地,庄园中的磨坊、桥梁、牲畜等都属于庄园主。庄园里的村民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庄园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几天为庄园主干活。这段话说明了
A.庄园里的劳动者主要是奴隶B.庄园里的人们生活水平较高
C.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D.庄园里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好
6.
对下侧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日耳曼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建立的制度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大封建主效忠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D.通过无条件的土地分封制度的改革形成
7.
东方四大上古文明中,文明唯一没有被中断的是
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中国
8.
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下列属于这一地区文明的是
A.B.
C.D.
9.
小明同学想了解古代印度社会,他可以去考察哪些历史文物古迹
① 佛塔    ② 婆罗门教的花纹装饰图案
③ 东正教堂    ④ 万神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
公元前 8 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最大的城邦斯巴达,领土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材料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是
A.斯巴达城邦的人从小就接受军事训练B.希腊城邦中最大的是斯巴达城邦
C.希腊城邦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D.公元前 8 世纪希腊出现城邦
11.
下图“狼孩的传说”是关于
A.希腊城邦B.罗马城邦C.罗马共和国D.罗马帝国
12.
古罗马辉煌文明成就体现在
①清真寺②哥特式建筑③万神庙④儒略历⑤《十二铜表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
13.
“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阿拉伯帝国D.拜占庭帝国
14.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某宗教诞生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它在4世纪末被罗马皇帝确定为国教。该宗教是
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道教
15.
英国近代诗人雪莱曾说:“我们都是希腊人。”他这样说是因为
A.英国人都是希腊人的后代B.英国人和希腊人的生活习惯一样
C.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D.希腊人曾统治过英国
16.
宁宁编写了一部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课本剧。其中不符合史实的场景是
A.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
B.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
C.首陀罗担任官吏在办案
D.吠舍在农田里劳动
17.
古代亚非文明与欧洲文明不同特征形成的根源在于:
A.人种的差异B.地理环境的差异
C.宗教信仰的差异D.生产方式的差异
18.
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先后兴起了一个个有影响的大帝国。在下列帝国中,按兴起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拜占廷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
B.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
D.拜占廷帝国、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