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自70年代中期至2001年,增产粮食40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000多亿元。袁隆平针对全球性粮食危机问题说,“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1)材料一中三幅漫画反映了我国哪些方面的变化?
(2)材料二说明我国在哪一领域取得突出成就?这一成就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3)结合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人民物质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你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自70年代中期至2001年,增产粮食40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000多亿元。袁隆平针对全球性粮食危机问题说,“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1)材料一中三幅漫画反映了我国哪些方面的变化?
(2)材料二说明我国在哪一领域取得突出成就?这一成就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3)结合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人民物质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你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2.选择题- (共5题)
2.
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这些现象说明
A. 我国的高新科技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B.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 人们的消费水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D. 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经济发展
A. 我国的高新科技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B.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 人们的消费水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D. 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经济发展
3.
1987年北京居民人均消费粮食123.6公斤,比1978年减少59.1公斤,下降32.3%.对此现象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
A.北京粮食供应紧张,粮食供不应求 |
B.改革开放后,居民膳食结构日益多样化 |
C.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发展缓慢,长期滞后 |
D.居民工资低微,无力购买粮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