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六单元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349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6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自70年代中期至2001年,增产粮食40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000多亿元。袁隆平针对全球性粮食危机问题说,“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1)材料一中三幅漫画反映了我国哪些方面的变化?
(2)材料二说明我国在哪一领域取得突出成就?这一成就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3)结合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人民物质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你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2.选择题(共5题)

2.
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这些现象说明
A. 我国的高新科技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B.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 人们的消费水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D. 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经济发展
3.
1987年北京居民人均消费粮食123.6公斤,比1978年减少59.1公斤,下降32.3%.对此现象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
A.北京粮食供应紧张,粮食供不应求
B.改革开放后,居民膳食结构日益多样化
C.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发展缓慢,长期滞后
D.居民工资低微,无力购买粮食
4.
“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自主就业”等流行语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就业制度的变化
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医保制度的建立
D.人民生活的提高
5.
改革开放前,人们曾使用过五花八门的粮票、油票和布票,反映了当时我国(  )
A.经济落后,物资匮乏B.计划生育,控制人口
C.市场经济,政府把控D.打击投机,平抑物价
6.
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①人们上网浏览、发E﹣mai1
②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
③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
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