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练习:专题五测评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342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世纪以来,英国曾陆续制定过一些航海条例,目的都在于使英国的航海商船垄断英国和它的属地的贸易,但未获得预期的效果。

——摘编自蒋孟引《美国史》

材料二 自公元1652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有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英国殖民地……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摘编自《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材料三 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的敌对……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对方……克伦威尔利用英国业已完成一个共和国这个事实,建议缔结一个几乎把两国连在一起的盟约。英国将从这种合并占更大的便宜,可是不仅这个建议遭到拒绝,连英国的使节也被奥伦治派侮辱……反击迅速作出

——摘编自(法)莫里斯·布罗尔《荷兰史》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航海条例》有何相同或不同之处?
(2)材料二的规定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制定的?主要针对谁?
(3)材料三所指的战争是何战争?这一战争爆发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战争的结果如何?战争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类别
时间
国家
发明者
发明成果
备注
能源
1866年
德国
西门子
发电机
 
1870年
比利时
格拉姆
电动车
 
1882年
美国
爱迪生
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
第一座中心发电厂
交通
1885年
德国
卡尔本茨和戴姆勒
汽车
最早的汽车
1893年
德国
本茨
开始生产四轮车
现代汽车工业兴起
1894年
美国
福特
制造出美国第一辆汽车
 
1903年
美国
莱特兄弟
飞机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实力强大的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空间距离缩小,联系大为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引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发出的新能源有哪些?结合表格及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

2.单选题(共12题)

3.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论据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火车和汽船的发明,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网络技术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4.
在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本书一一《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
A.出现几何形国家边界
B.爆发民族独立战争
C.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
D.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5.
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说:“1500年左右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颗门牙咬开了世界,大西洋开始迎来一个开放的时代”。下列对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
A.“两颗门牙”指的是牙买加和雅加达
B.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繁荣发达
C.大西洋的开放使地中海沿岸的商业更加兴旺
D.大西洋的开放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
6.
1522年9月6日,某国国王举行嘉奖仪式,特地制作了一个地球仪,赠送给生还的18位勇士,说:“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该国王嘉奖18位勇士的主要原因是他们
A.最早到达非洲最南端,开辟了前往东方的航道
B.横跨三大洋,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C.作为友谊使者,开通了亚洲与非洲的海上航路
D.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
7.
下图中,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的航海路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
在近年编撰的世界通史中,不少著作突破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传统套路,按文明类型及其演变划分历史,注重描述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下列史实最能印证材料观点的是
A.16世纪开始兴起的三角贸易
B.清朝厉行海禁政策并维护朝贡体系
C.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D.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9.
在16世纪内,欧洲的黄金数量从大约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公斤;白银数量从700万公斤增加到2140万公斤,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谷物价格上涨5倍,英、法、德三国物价平均上涨2倍多。这些变化
A.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B.促使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进行殖民掠夺
C.预示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启
D.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10.
有人认为:“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里的“现实目标”指的是( )。
A.黄金和土地B.资本C.商品市场D.原材料
11.
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重商主义者主张高工资,提出经济发展的“外国支付收入”理论,认为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意味着外国将为出口国家支付工资和利润。这一理论在当时得以实现的经济条件是
A.“光荣革命”后,英国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B.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使英国占据贸易优势
C.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发展扩大了国内市场
D.工业革命的完成,提高了英国商品的技术含量
12.
有人说“工业革命本质上是人类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第三产业迅猛发展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钢铁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13.
下面是1820年至1870年国际贸易额及其增长速度的演变趋势示意图,这一演变趋势的影响是
A.促使世界文明融合程度的加深
B.促使世界各地交流密切,矛盾不断缓和
C.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性调整
D.推动全球普遍推行自由主义贸易政策
14.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3.选择题(共1题)

15.

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中国商品遍及全球市场,要让中国商品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良好载体,在一些出口的商品中体现中国文化创意。这反映了(   )。

①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以重大影响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借助经济活动,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④商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