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342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4/7

1.综合题(共4题)

1.
探究问题。

材料一:世界各地的新商品,如烟草、茶叶、甘蔗、咖啡、可可以及白糖和稻米等,被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所食用。亚洲香料的输入与新航路开通以前相比,骤然扩大了30倍。市场的扩大,刺激了正在萌芽中的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总之,“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

材料二:世界商路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使地中海的经济地位下降,意大利的商业城市逐渐丧失了独占东方贸易的地位,因而日趋衰落。相反,位于大西洋沿岸的城市,地位却越来越重要。

材料三:由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西欧贵金属突然増多,仅在16世纪内欧洲黄金的数量从大约55万千克,增加到了119万千克,增加达1倍多;白银数量从700万千克,增加到了2140万千克,增加了2倍多。而这些金银是用殖民地人民的廉价劳动力开采出来的,成本极低。这样一来,引起了金银贬值物价上涨。注λ西班牙的金银最多,那里物价上涨的幅度也最大,到16世纪末,它的物价上涨了4倍多,谷物涨了5倍。英法等囯物价平均上涨了2倍多。价格革命”导致实际工资下降,工人生活更加困苦,而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因物价上涨而减少了实际收入,财力和地位更趋低落,唯一获利的是新兴资产阶级。

(1)三则材料探究的共同历史事件是哪件事?
(2)以上材料主要评价的是这一历史事件对哪一区域产生的重要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该历史事件对这一地区产生的重要影响有哪些?(提示:首先要概括材料所述影响,再结合所学知识总结,需答对5点影响即可)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大事年表

15至16世纪

英国的莎士比亚创作了三十多部剧本和大量的诗集

1642年

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筹集军费,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9年

英国成立共和国

17世纪下半期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688年

英国政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建立

18世纪60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85年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治金都门使用

1825年

史蒂芬孙发明的“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1831年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供了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

1840年前后

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1859年

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

 

(1)请说出表中“1688年”和“18世纪60年代”两个事件之间的联系。
(2)据大事年表概括英国发展的因素。
(3)据大事年表概括主题。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当下,国际秩序进入深刻调整变化之中。回首近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几经变动。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年代的和解在欧洲是以法国联盟体系为基础,在远东则是以华盛顿会议的协定为基础,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维护这两个地区的现状。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20年代的一切又突然地决定性地颠倒过来。徳囯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去做。

﹣﹣改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战争进行期间,反希特勒联盟各囯的政治领导人就召开了多次会议,对战后形势进行了讨论。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德国的前途是什么。但与会者更为关心一个重要问题,却是要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秩序。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三:美国依仗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实力,企图独霸世界……但其受到诸强的牵制越来越大,在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谴责和反对声中已难以为所欲为。

﹣﹣摘编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四: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的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杨文昌《人民日报海外版》

(1)据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一中“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0年代的一切又突然地、决定性地颠倒过来”是哪些情况造成的?
(2)材料二中所述会议是哪次会议?在其影响下,战后形成的“新世界秩序”是指什么?
(3)材料三中的诸强与材料四中的“多极时代”的到来之间有什么联系?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否具备?为什么?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所能奉献的唯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汘水,我们所面临的将是一场极其严峻的考验,将是旷日持久的斗争和苦难。若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在陆上、海上、空中作战。尽我们的全力,尽上帝赋予我们的全部力量去作战,对人类黑暗、可悲的罪恶史上空前凶残的暴政作战。这就是我们的政策。

﹣﹣丘吉尔的演说

材料二:1941年,德军初入苏联,全歼苏军100多万,摆在德军面前的三个战咯要地是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骄傲狂妄的希特勒完全不把苏军放在眼里,下令分兵作战,为失败埋下隐患。进攻斯大林格勒时,希特勒再次分兵,浪费了进攻的最佳时机,最终导致了失败。

材料三:南云中一在偷袭珍珠港时留下了最不应该留下的两个目标,一个是装有1800万升汽油的油库,一个是修理受伤军舰的船坞码头,导致美军在很短时间内恢复战斗力。在中国战场,大量的日军被牵制,兵力分散,在中国军队的打击下渐渐失去优势,最终失败。

材料四: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对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斗争,兹宣告:

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1)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中采取的对德政策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三归纳德、日法西斯在战争中存在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3)材料四中内容出自哪一文件?这一文件的签署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选择题(共14题)

5.
2018年在青岛少海汇产业园,采用了人脸识别热源扫描、自主巡航等技术,配备远程、夜视摄像头的安防机器人可以根据设定好的巡逻路线进行自主巡逻,或是人机远程协作完成相对复杂的安保执勤任务,可实现24小时360度无死角实时监控,1080p高清实时回传至监控中心,规避安防盲区。这些成就取得主要源于( )
A.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B.新材料技术的进步
C.生物工程技术的推动D.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
6.
华盛顿与拿破仑都为其国家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的相同之处是
①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②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③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④领导国家走上民族独立的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
他亲手将俄国推入了现代世界,他深知“拖延就是死亡”,所以挑战数百年的无知与孤立推动巨大的变革,将数百万人脱离黑暗时代,使俄国逐步成为橫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但是在他统治时期,进步强化农奴制,后来成为俄国发展的障碍。这里的“他”指的是( )
A.彼得一世B.亚历山大二世
C.列宁D.斯大林
8.
“巴黎人民表达如下呼声:彻底改造社会,废除现存的一切法律关系和社会关系,取消一切特权和剥削,以劳动世界来取代资本统治,就是用劳动者自己的力量来解救自己!”( )
A.拉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B.是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运动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9.
下列叙述的场景不可能真实发生的是( )
A.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电灯下撰写《共产党宣言》
B.20世纪初,美国人可以开汽车上班
C.20世纪第一个春节,人们可以通过电话互致节日祝福
D.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中,坦克横冲直撞,人员伤亡惨重
10.
如下图为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德意志)四国在1750年到1900年世界制造产业中的份额曲线图。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曲线A代表英国
B.曲线B代表德国
C.曲线C代表美国
D.曲线D代表中国
11.
巴黎和会上,当德国代表接到《凡尔赛条约》时,即反驳到:“我们虽承认失败,但对我国独负引起战争罪责之要求,则无法接受┅┅所有欧洲国家在过去五十年中之帝国主义行为,早已不断加剧国际局势的紧张。”能够证明此观点的是(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B.20世纪初,殖民地人民掀起来反抗殖民统治的高潮
C.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争夺,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D.20世纪初,形成了美苏争霸的格局
12.
美国从独立到今天2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崛起的历史,不同时期的法律承载了不同的任务.《独立宣言》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承载的最主要的任务是
A.独立与民主
B.独立与统一
C.自由与平等
D.人权与统一
13.
明治政府于1873年颁布条例:“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并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征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该条例与明治维新的哪项内容有关( )
A.鼓励发展近代工业B.加强中央集权
C.允许土地买卖D.实行“文明开化”
14.
19世纪以来,随着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亚非拉人民掀起了争取民族解放和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下列史实发生在亚洲的是()
A.纳米比亚摆脱殖民统治,赢的独立
B.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
C.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人民大起义
D.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了运河区主权
15.
罗斯福在“二战”期间的演讲词中提到:“彩虹有很多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能混成一条灿烂夺目的彩练。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罗斯福这句话的主要观点是( )
A.提议在美国召开万隆会议
B.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面对共同的利益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
C.开始实施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
D.倡导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16.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A.日本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B.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C.美国失去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D.联邦德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17.
“欧洲之父”罗伯特•舒曼曾经这样阐述过欧洲联合的理想:把欧洲紧紧联合在一起,使各国“不但不想,也没有任何物质条件“彼此宣战”。这表明欧洲的联合是为了( )
A.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
B.缓和民族矛盾,防止战争爆发
C.提升本国国际地位
D.摆脱美国控制,谋求世界霸权
18.
当“珍珠港事件”发生后,英国首相丘吉尔高兴地流下眼泪说:“敌人的敌人,才是我们的朋友”。这里的两个“敌人”分别指的是( )
A.德国、美国B.日本、德国C.日本、美国D.日本、中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