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0日 每周一测——《每日一题》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13378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8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政变不过是四十年代革命的完成。显然,资产阶级、新责族与王权的妥协是他们之间尖锐斗争的产物。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图采用和平的手段和合法的形式把王权改造成为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马克思主义者并不是一概地否定妥协。恩格斯就曾明确指出:要“善于通过各种情况,通过曲折道路和妥协途後”来达到革命目的。政变以后,英国的资产阶级专政稳定了下来,以议会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决定了一百年间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庄建镶《评英国1688年政变中资产阶级、新贵族与王权的妥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与王权妥协的具体表现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二  1917年底到1918年春,列宁关于苏维埃俄国的经济计划,“都是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这种推断出发的”,认为国家资本主义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步骤和助手。但从1918年夏季开始,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勾结起来共同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动武装进攻,苏俄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1921年春,列宁采取“新的迂回道路”,制定了新经济政策。其过渡理论与1918年春是完全一致的,只是改变了过渡形式,即实行“迂回过渡”。这种思想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1921年春导致了严重的危机之后的客观历史产物。列宁否认这是向资本主义妥协。

——杨运忠《列宁关于苏维埃俄国国家资本主义的思想》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的迂回道路”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为何否认新经济政策是“向资本主义妥协”?
材料三 为了同别的政党达成协议而在某些要求上让步,放弃一部分自己的要求,这在政治上叫做妥协。真正革命的政党的职责不是宣布不可能绝对不妥协,而是要通过各种妥协(如果妥协不可避免)始终忠于自己的原则、自己的阶级、自己的革命任务,忠于准备革命和教育人民群众走向革命胜利的事业。

——列宁《论妥协》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真正革命的政党”。
2.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9~1974年美国实施的主要社会性管制措施
《矿山安全与健康法》
《全国环境政策法》
《轮胎安全法》
《水质改进法》
《职业安全和健康法》
《消费者产品安全法》
《保险杠标准法》
《海洋倾倒(垃圾)法》
《噪音污染控制法》
《饮用水安全法》
《危险物品运输法》
《联邦贸易委员会授权法》
 
材料二  1979年和1980年,美国的物价全面上涨超过了12%,70年代中期美国的失业率上升到9%,到1980年,仍高达7.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人的购买力首次出现了下降。经济学家卡恩认为:美国的压制技术革新、姑息无效率性,引起工资和物价螺旋式上升,导致资源的无效配置。里根总统也认为是过度的管制阻碍了美国的经济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国兴起了一场管制改革运动,旨在放宽或取消部分政府管制的规章条例,改革管制方式,强化市场竞争机制,进一步完善管制体系,从而保障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

——以上材料摘编自吴必康《西方国家政府与市场经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社会性管制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时美国加强社会性管制的主要背景及其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进行管制改革的主要背景和原因。这一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单选题(共2题)

3.
列宁曾说:“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社会主义道路不适合苏俄经济的发展
B.资本主义的发展方法对苏俄有较大意义
C.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经济发展新模式
D.发展资本主义推动了苏联工业化的实现
4.
美国“高科技”革命爆发后,学者一般把由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向以知识产业为主的经济转变的过程,称之为“非工业化”,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非工业化”
A.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表明政府干预经济缺乏力度
C.意味着实体经济相对削弱
D.使世界经济处在深刻调整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