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全球化是客观事实。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从1500年前后开始……第二次从19世纪初到一战前……。请写出第一次浪潮开始的史实依据;以交通工具为例,举出推动第二次浪潮形成的两个重大发明。
(2)阅读下列关于第三次浪潮的材料:

请回答:据材料,指出第三次浪潮形成的根本动力、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3)人民网《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报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比重从4.3%提高到10.4%,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11%……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
请回答: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我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据材料,指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1)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从1500年前后开始……第二次从19世纪初到一战前……。请写出第一次浪潮开始的史实依据;以交通工具为例,举出推动第二次浪潮形成的两个重大发明。
(2)阅读下列关于第三次浪潮的材料:

请回答:据材料,指出第三次浪潮形成的根本动力、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3)人民网《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报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比重从4.3%提高到10.4%,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11%……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
请回答: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我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据材料,指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2.
人类文明的进程有前进,也有曲折。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根据所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梳理历史知识要点,构建知识结构简图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结构简图的空白处。(④的填写内容为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方式)

(2)解读和运用材料解决问题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下列材料看材料是否完整地揭示了美苏冷战对峙的主要目的?说明你的理由
冷战本身就是一场宣传战:各方都以一种绝对而坚定的方式宣传各自的意识形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前苏联坚信,只有以战争的手段消灭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才能赢得胜利;而美国相信,只有前苏联的共产制度崩溃后,这个世界才可能有持久的和平。正是受各自不同的意识形态的驱使,这两个超级大国踏上了冲突之路。
——[英]梅森:《冷战》
(3)仔细观察图片

图一柏林墙的建立 图二赫鲁晓夫与美国的较量 图三柏林墙的倒塌
根据上述图片和文字材料,归纳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特征。客观性是衡量历史材料价值的主要标准。上述图片哪些最具客观性?说明理由。
(1)梳理历史知识要点,构建知识结构简图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结构简图的空白处。(④的填写内容为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方式)

(2)解读和运用材料解决问题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下列材料看材料是否完整地揭示了美苏冷战对峙的主要目的?说明你的理由
冷战本身就是一场宣传战:各方都以一种绝对而坚定的方式宣传各自的意识形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前苏联坚信,只有以战争的手段消灭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才能赢得胜利;而美国相信,只有前苏联的共产制度崩溃后,这个世界才可能有持久的和平。正是受各自不同的意识形态的驱使,这两个超级大国踏上了冲突之路。
——[英]梅森:《冷战》
(3)仔细观察图片

图一柏林墙的建立 图二赫鲁晓夫与美国的较量 图三柏林墙的倒塌
根据上述图片和文字材料,归纳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特征。客观性是衡量历史材料价值的主要标准。上述图片哪些最具客观性?说明理由。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持续发展,一片繁荣。尽管如此,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等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有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再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材料三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与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在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欧阵营里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材料四: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西欧各国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2)在材料二图一中找出美国经济发展的高峰期主要分布在哪些时段。要反映图一的相关信息,还可用哪些形式?
(3)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的原因有哪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进入70年代后,为什么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对西欧和日本发号施令?
(4)材料二中人物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首富与当时美国政府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美国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何启发?
材料一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持续发展,一片繁荣。尽管如此,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等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有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再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材料三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与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在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欧阵营里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材料四: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西欧各国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2)在材料二图一中找出美国经济发展的高峰期主要分布在哪些时段。要反映图一的相关信息,还可用哪些形式?
(3)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的原因有哪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进入70年代后,为什么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对西欧和日本发号施令?
(4)材料二中人物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首富与当时美国政府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美国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何启发?
2.选择题- (共8题)
5.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
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
C.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 |
D.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7.
如下图是一幅世界名画,其内容反映的是( )


A.意大利法西斯军队在埃塞俄比亚灭绝人性地释放毒气 |
B.德国纳粹轰炸西班牙的格尔尼卡 |
C.日本法西斯军队在南京血腥大屠杀 |
D.日军731部队在中国实施细菌战、化学战 |
9.
下表反映了在二战后的历次战争中,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的态度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战争 | 朝鲜战争(1950~1953年) |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 | 伊拉克战争(2003年) |
西欧(法国) | 参加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 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 | 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 |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
B.苏联对西欧的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大的后盾 |
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
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 |
10.
***说:“象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军事生命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结束,它的生命也就完了”。二战中的哪次战役,直接证明***的论断
A.莫斯科战役 | B.斯大林格勒战役 | C.诺曼底战役 | D.攻克柏林战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