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同时存在但社会地位不同的两种经济形态,由此演绎出不同的社会制度与文化。自然经济曾经创造了人类历史的辉煌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终归为现代化的商品经济所取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下问题:
(1)中国古代农业经历了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的转变。请问这一转折发生在那个时间段?为什么?
(2)小农经济是封建政府的支柱,属于自然经济的一种形式。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自然经济时代中国社会的突出成就。(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
(3)我们应该如何历史地发展地看待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
(1)中国古代农业经历了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的转变。请问这一转折发生在那个时间段?为什么?
(2)小农经济是封建政府的支柱,属于自然经济的一种形式。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自然经济时代中国社会的突出成就。(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
(3)我们应该如何历史地发展地看待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
2.论述题- (共1题)
2.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总的趋势是不断地走向文明与进步,期间每一次是会转型都经历了多次反复。资本主义从萌芽到成熟也已经走过三百多年的历程,罗斯福新政告别了自由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大胆学习苏联模式从而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时代。社会主义也是如此,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宣告了斯大林体制的失败,从目前看社会主义也在探索,邓小平改革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有益成分,社会主义前无古人没有固定的模式。综上所述,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充满曲折的探索史。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在探索中前进”为题就社会改革与发展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语言简洁,论证有力,论据充分。字数以150为宜。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在探索中前进”为题就社会改革与发展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语言简洁,论证有力,论据充分。字数以150为宜。
3.材料分析题- (共1题)
3.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19世纪末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从东亚转移到欧洲,英国鹤立鸡群成为世界工厂,新一轮的殖民征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群雄并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新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终结了一个时代但又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世界经济遭受了空前破坏。战后欧洲衰落美国崛起拥有绝对的经济优势。“布雷顿森林体系”树立了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操控了世界经济。
新中国成立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两弹一星”奠定了中国世界大国的国际地位。改革开放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一带一路”的提出宣告一百多年来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即将结束。有人预测: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界。
(1)根据材料归纳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变化的标志与原因是什么?
(3)从国际格局演变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世界经济遭受了空前破坏。战后欧洲衰落美国崛起拥有绝对的经济优势。“布雷顿森林体系”树立了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操控了世界经济。
新中国成立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两弹一星”奠定了中国世界大国的国际地位。改革开放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一带一路”的提出宣告一百多年来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即将结束。有人预测: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界。
(1)根据材料归纳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变化的标志与原因是什么?
(3)从国际格局演变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4.单选题- (共23题)
4.
以下表述有误的是
A.小农经济发端于春秋战国结束于1956年三大改造 |
B.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斯大林体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
D.凯恩斯主义主张干预经济一度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辉煌 |
8.
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他使生产力倒退30年,是人类经济史上的梦魇。关于这次危机的说明有误的是
A.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物 |
B.由华尔街股价狂跌引发 |
C.没有危及到社会主义苏联 |
D.结束了自由放任政策 |
9.
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规定: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可领取其在职工资百分之五十的养老金。与该法案类似的是
A.制定公平竞争章程 |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
C.提高农副产品价格 |
D.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
10.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普遍形式,其基本特征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混合经济形式下
A.政府减少了干预经济 |
B.贫富差距进一步缩小 |
C.经济奇迹接连出现 |
D.社会公平日益凸显 |
11.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在目前形势下的表现与反映,经济全球化又是经济区域化的必然归宿。由此可见两者的关系是
A.相互依存 |
B.相互斗争 |
C.相互转化 |
D.对立统一 |
12.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综述准确的是
①以新航路开辟为开端走过了五百年历程
②由发达国家来主导其本质是资本的新一轮扩张
③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交通进步为前提
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为之提供了可能
①以新航路开辟为开端走过了五百年历程
②由发达国家来主导其本质是资本的新一轮扩张
③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交通进步为前提
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为之提供了可能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3.
这一政策出台说明以列宁为首的党中央认真研究了当时俄国国情,它缓和了政治危机,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平稳过渡。这一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 |
C.新经济政策 |
D.农业集体化方针 |
15.
宋代是中国古代很特殊的王朝,政治上割据偏安,过于集权,商品经济发达国富民殷,文化上重文轻武,军事上边患不断。宋朝商业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是
①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
②市的交易突破了时空界限
③五大瓷窑名扬天下
④夜市繁华商业会馆星罗棋布
①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
②市的交易突破了时空界限
③五大瓷窑名扬天下
④夜市繁华商业会馆星罗棋布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①② |
19.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是“二五计划”期间社会主义建设遭受的重大挫折。其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
A.不可违背人民群众的意愿 |
B.违背经济规律必遭惩罚 |
C.经济建设不可脱离国情 |
D.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蛮干 |
21.
上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阶段,鉴于此邓小平南巡并发表谈话。就当时形势南巡谈话
A.强调发展生产力 |
B.坚持改革开放 |
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D.为“十四”大做了准备 |
22.
20世纪初,上海、天津、广州、北京等沿海发达城市兴起了剪辫与易服热,青年人纷纷剪掉了烦人的长辫,换上了新潮的西装。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
①民族危机加深
②西学东渐
③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④通商口岸的设立
①民族危机加深
②西学东渐
③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④通商口岸的设立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4.
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也是生产经验丰富的表现。精耕细作
①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②是科技进步的体现
③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
④强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⑤关注水热资源利用
①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②是科技进步的体现
③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
④强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⑤关注水热资源利用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①②③④⑤ |
D.②③④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