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阅读- (共1题)
(乙)上①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倘②遽③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倘:倘若。③遽:立即,马上。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百里奚举于市____________
(2)困于心,衡于虑____________
(3)征于色____________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____________
(5)四夷俱服_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小题3】甲文开头一连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构成排比句的作用是什么?乙文开头运用比喻的作用又是什么?
【小题4】结合甲文的观点,说说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的原因。
2.现代文阅读- (共2题)
父与女(张秀亚)
①为翻寻一件秋衣,无意中又在箱底看到了那条围巾,那是用黑色绒绳结成的,编织着宽宽的条纹……在这素朴的毛织物里,编织着我终生难忘的故事。
②是十多年前了,一个风雪漫天的日子,父亲自故乡赶来校中看我。
③他着了件灰绸的皮袍。衰老的目光,自玳瑁边的镜片后滤过,直似秋暮夕阳,那般温爱、柔和,却充满了感伤意味……他一手提了个衣包,另一只手中呢,是一只白木制的点心盒,上面糊了土红的贴纸,一望便知是家乡的出品。
④父亲微微佝偻着身子,频频拂拭着衣领、肩头残留的雪花说:“自从古城沦陷,不知情形如何,我和你母亲时刻记挂着你,只是火车一直不通……我真埋怨自己,当年只埋头读些老古书,自行车都不会骑。不然,阿筠,爸爸会骑自行车来看你的啊……”
⑤外面仍然飘着雪,将窗外松柏,都渐渐砌成一座银色的方尖塔,那细弱树枝,似又不胜负荷,时有大团的积雪,飞落下空阶……随了那苍老的声韵,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图画——一个老人,佝偻着背脊,艰难而吃力地,在凝冻了的雪地上,一步一滑地踏着一辆残旧的自行车……六十二岁的父亲,竟想踏自行车走六百里的路来看我……
⑥父亲自衣包中取出我最爱读的《饮冰室文集》,同母亲为我手缝的花条绒衬衣,他转身又解开那点心盒上的细绳,里面是故乡的名产——蜂糕。
⑦“你母亲说,这是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的东西……”他拿起一块,放在我的面前,又摆到我的手上。呵,那被烟蒂熏染得微黄的衰老的手指,此刻还似在我的眼前晃动……当时,也许是我的虚荣造成了我的腼腆吧,在那衣着入时、举止潇洒的两个男女同学注视下,对着这故乡土物,好像有什么鲠在喉头,竟无法吞咽,只窘迫得涨红了脸。
⑧天色渐渐地昏暗了,我终于拾起那只“原封没动”的点心盒,只和父亲说了一句:“我拿回宿舍慢慢地留着吃吧。”
⑨翌日天色微明,我便匆忙地整理好书包,预备赶回学校去听头一堂的文学史,父亲好似仍觉得我是个稚龄的学童,一手摸着花白胡须:“阿筠,我送你去搭电车!”
⑩北国的冬晨,天上犹浮着一层阴云,雪花仍然在疏落地飘着……一路电车终于叮咚地驶来,我才预备跳上车去,父亲又忽地一把拉住了我:“你不冷吗?”说着,那么匆遽地,自他的颈际一圈圈地解开那长长的黑色围巾,尽管我在旁边急迫地顿足:“爸,车要开了。”他又颤抖着那双老手,匆遽地把那围巾一圈圈地,紧紧地,缠在我的颈际。
⑪我记得那天我着了一件深棕色的呢大衣,镶着柔黄的皮领,那皮毛颜色,直似三月的阳光,又美丽又温暖。但是,父亲却在那衣领外面,仍为我缠起那厚重的毛围巾,直把我装扮成南极探险的英雄了。我暂时忍耐着跳上了电车,赶紧找到一个座位就开始解去那沉甸甸的围巾。一抬头,车窗外,仍然瑟瑟地站着那个头发斑白的老人,依旧在向我凝望,雪花片片地飞上了那光秃的头顶,同那解去围巾的颈际。我的手指,感到一阵沁凉,我那围巾上,自父亲颈际带来的雪花,开始消融。我那双手,立时麻痹般不能动转了,只任那松懈了一半的围巾,长长地拖在我的背上……
⑫那黑毛绳的围巾,如今仍珍贵地存放在我的箱底,颜色依然那么乌黑光泽,只是父亲的墓地,却已绿了几回青草,飞了几次雪花……
(1)文章写了哪两件关于父爱的小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联系全文,说说文章多次出现对“下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请在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其妙处,做简要的赏析。
A.衰老的目光,自玳瑁边的镜片后滤过,直似秋暮夕阳,那般温爱、柔和,却充满了感伤意味…… |
B.他又颤抖着那双老手,匆遽地把那围巾一圈圈地,紧紧地,缠在我的颈际。 |
(5)在我们青春成长的故事里,有无知也有叛逆,我们懵懂着,不曾体会父母的心,却常常在错失了以后才追悔莫及。在你的成长中,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件事,至今令你懊恼着?请你用优美的、饱含深情的文字加以叙述。
①中国人爱喝茶,但隔夜茶却身负恶名。“隔夜茶不能喝”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甚至有人说它致癌。那么,科学地来看,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呢?
②茶汤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咖啡因及有黏稠性的果胶等。泡不同的茶叶,营养成分溶出的规律有较大差异。
③以绿茶为例,冲泡后室温放置1小时,茶叶中的营养物质就基本上都泡出来了。继续放置1小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因、茶多糖均迅速减少。因此龙井、碧螺春这样的嫩茶,最好1小时内喝掉。而普洱茶在开水冲泡后放在室温下,茶多酚、氨基酸在12小时后才达到最高值。可见隔夜茶并非传说的那样一无是处,像普洱茶这种比较耐泡的茶,其营养相当不错。当然,这种冲泡方式可能不符合一般人的饮用习惯。
④民间传说隔夜茶致癌,因为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其实这是误解。经检测,一杯(240毫升)绿茶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浓度均不足0.03毫克。即使泡好的茶汤敞开放置一整天,其中的硝酸盐含量也仅0.2毫克左右,而亚硝酸盐的含量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
⑤参考国家标准的规定,腌渍蔬菜中的亚硝酸钠限量为每公斤10毫克,可见隔夜茶中的微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并不会对健康产生威胁。
⑥泡茶的水温一般在90~100摄氏度,几乎所有细菌都会瞬间被烫死。但茶汤凉下来之后,空气中的细菌还是有可能再次光顾,尤其是敞开存放的情况。但实验表明,即使敞开放置一整天,细菌的数量依然很少。
⑦这首先是因为茶汤的营养成分并不是细菌最喜欢的糖类和蛋白质。其次,茶汤含有茶多酚等成分,虽然隔夜茶的茶多酚含量会下降,但依然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实验表明,隔夜茶能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致病菌的生长,越是浓茶抑菌效果越好。因此隔夜茶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当然如果茶汤有异味或汤色发混就别硬喝了。
⑧有时茶汤隔夜或长时间放置后,表面会漂着少量泛着金属光泽的东西。有的人怀疑这是茶叶泡的时间长了,重金属溶出来了。实际上这些东西很可能是多酚类物质被氧化的产物,和金属无关。
⑨茶叶重金属进入茶汤的比例在不同茶叶间存在一些差异。一般而言,绿茶和普洱茶的重金属溶出率大约在10%~20%,红茶在30%~40%。在一项相关研究中,蒸馏水冲泡的绿茶、红茶和乌龙茶在放置约8小时后铅浓度最大,但最多每升只有2.4微克,所以说茶叶重金属的威胁总体上并不大,当然如果存在铅铬绿等违法添加剂则要另说了。
⑩总之,隔夜茶并不像传言中说的那样“有毒”,但我也不是要劝你喝隔夜茶,毕竟不太好喝。
(节选自《百科知识》2017年第8期,有删改)
【小题1】(小题1)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隔夜茶”的?
【小题2】(小题2)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3】(小题3)第⑥段中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小题4】(小题4)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
3.综合性学习- (共1题)
(1)学校要举办以“家乡美”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请你为手抄报设计两个栏目名。[勿与第(3)问中出现的重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选择家乡的一处景点,设计一段解说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结束后李明同学为这次活动写了一段校园新闻报道,以下是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12月15日,我校开展了主题为“家乡美”的系列活动。(A)本次活动由“手抄报比赛”“家乡特产展示”“‘我爱家乡’征文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构成。同学们为了活动能顺利开展,都积极地建言献策,参与热情高涨。(B)本次活动增长了同学们对家乡的了解,加深了我们对家乡的感情。
①(A)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修改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②(B)处画线句有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4.作文- (共1题)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5.- (共1题)
“壮观天下无”的钱江潮,曾经得到了多少文人墨客和伟人壮士的赞颂。阳光下,我们可以领略到“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的波澜壮阔;感受到“涛头汹汹雪山倾”的气势。可在月光中,人潮涌动的喧闹已经完全消逝,夜晚的江潮,是期待一种涌动在心底的心潮,寂静地等候,细细地体会。夜是这样的寂静无声,夜幕笼zhào了白天的喧嚣,周围的一切变得那么神秘、静谧和安详。沐浴在夜色中,觉得拥有了一份平淡和偕,在纷纭人世的凡尘中,是不是也时常会有这样静美的境界呢?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墨客( ) 静谧( ) 笼zhào(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3)“喧嚣”中的“喧”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纷纭”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和反问等修辞手法。
-
【1】题量占比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