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州市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初三历史期中复习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212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4

1.综合题(共3题)

1.
在人类文明史上,思想和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
——摘编自《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
材料二针对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提出了“打倒卑鄙无耻的东西”“消灭败类”的战斗口号。
——摘自北师大版九(上)历史教材
材料三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联合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完整而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诞生。
——摘编自北师大版九(上)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据所学知识,这场运动开始于哪里?代表了当时哪一社会阶层反对封建统治、要求自由的愿望?
(2)材料二中的这位思想家是近代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他是谁?这一运动提倡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据所学知识回答,启蒙运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结合所产生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4)综上所述,思想理论的不断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
2.
近代大国崛起,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征收租税;除议会同意外,在国内招收常备军,均属非法。议会议员之选举,必须自由
——《权利法案》
(1)根据材料一分析,国王和议会是何关系?根据法案的基本原则,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宣布: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2)材料二宣布解脱哪一国的殖民统治?这一历史文献的发表有何意义?
材料三战争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如果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的时候,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这场战争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国崛起》
(3)材料三中的“战争”是哪一重大事件?“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四“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材料五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
(4)材料四、五各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们历史作用有哪些共同之处?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它们的崛起给我们哪些启示?
3.
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说:“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1945年2月3日,美、英、苏三巨头聚在一个名叫雅尔塔的小镇进行秘密谈判。会谈的目的是美、英双方希望苏联尽早落实对日宣战的时间,苏联则为此提出诸多要求,有许多内容涉及到中国的主权。罗斯福为了尽快让苏联出兵以减轻美军的伤亡,对于斯大林的要求并未加以拒绝,只是认为涉及外蒙古、大连商港和旅顺军港以及中长铁路的相关协议需要征求蒋介石的同意,而斯大林则建议此事应由罗斯福向蒋介石通告,并保证获得其同意。然而三方在会谈后发表的公告中,却对这些内容只字未提。
6月10日,美国大使奉总统的命令,向蒋介石当面报告有关雅尔塔会议中苏方提出的参战条件……这下子蒋介石真的被激怒了,斯大林对中国充满野心他是预料到的,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美国总统居然为了本国的利益,真的会牺牲他国的权益。至于谈判的最终结果,斯大林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 郑会欣《“忍气吞声,负重致远”:从蒋介石日记看他对雅尔塔协议的态度》
材料三:1945年后,经济冲突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抵触是一致的……然而意识形态上的相互猜忌,却使美苏之间的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双方都逐渐相信,对方企图摧毁自己的一切生活方式。包围与颠覆——这对孪生妖孽,在双方似乎能证实自己的假设不虚时,更真正成为一种存在的实体了。
—— (美)罗伯特·帕克斯顿《西洋现代史》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捷克斯洛伐克成为受害者是哪一政策导致的?
(2)依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真的被激怒了”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在雅尔塔进行的秘密谈判是大国之间的政治交易,请依据材料二说明在这场交易中,苏联的诉求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导致美苏之间“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的原因是什么?美为“包围与颠覆”对方而建立的“实体”叫什么?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出当时大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出发点是什么?

2.判断题(共5题)

4.
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横跨太平洋,历经千辛万苦,达到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________(判断对错)
5.
小明同学运用表格整理复习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请你判断以下表格设计。( )
6.
轮船、火车、汽车和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是随着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才相继问世的,它们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7.
1917年美国、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增加了正义一方的力量,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
8.
一战前英国、法国、意大利组成了三国协约军事集团。( )

3.选择题(共12题)

9.
小明在阅读某历史书时,看到如下描述:

据此推断,这位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10.
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位多才多艺的画家,他曾思考天为什么是蓝的,山顶上为什么会有化石,还预言了潜水艇和蒸汽机的发明。这位画家是()
A.达•芬奇
B.莎士比亚
C.达•伽马
D.瓦特
11.
《人类六千年》中写道:“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昨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欧洲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造成这一变化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拿破仑战争
12.
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代表着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
A.《权利法案》——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
B.《独立宣言》——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C.《人权宣言》——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13.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而早在“这场战争”发生前的二百年,此时的西方国家(  )
A.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B.启蒙运动达到高潮
C.美国确立了共和体制D.英国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14.
19世纪的英国将军纳皮尔说:“法国在(欧洲)大陆上进行的长期流血斗争,不是想在许多野心强国之中争得杰出的地位,也不是为了争夺领土,或获得暂时的政治优势,而是一场贵族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还是特权作为欧洲文明原则的殊死斗争。”上述材料反映出拿破仓对外战争(  )
A.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B.是为了争当世界霸主
C.是为了抢占殖民地D.促进了西欧城市的兴起
15.
归纳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与方框内所给提示内容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
A.美国南北战争
B.拉美独立运动
C.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
2017年5月,39岁的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后,微信朋友圈流传这么一个诙谐的段子:说真的,姓马的都厉害,第一个是马克思(主义)改变了我的思想,第二个是马化腾改变了我的交流方式,第三个是马云改变了我的消费观念,改变人们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问世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
17.
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风起云涌,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其中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解决的危机分别是(   )
A.黑人奴隶制、农奴制、幕府统治
B.英国殖民统治、黑人奴隶制、农奴制
C.农奴制、英国殖民统治、幕府统治
D.英国殖民统治、黑人奴隶制、幕府统治
18.
罗斯福实行新政时期,于1935年设立的美国“工程进展署”是一个政府机构,它曾为200万到300万人提供了修建桥梁、道路、邮局、飞机场等就业机会。与此相关的新政内容是(  )
A.复兴工业B.整顿金融C.以工代赈D.恢复农业
19.
《全球通史》记载:“我在西雅图看到许多妇女在超市的弃货堆里寻剩的食物……我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里看到人们在丢弃的罐头听里找剩肉……”对此,美国罗斯福总统采取的措施有(   )
①增加农业产量
②兴办公共工程 
③进行社会救济   
④扩大工业生产规模
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③
20.
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说道:“昨天对夏威夷岛的进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我遗憾地告诉各位,很多美国人丧失了生命。此外,据报,美国船只在旧金山和火奴鲁鲁之间的公海上也遭到了鱼雷袭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的国家还于()
A.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
B.1937年全面侵华
C.1939年闪击波兰
D.1941年突袭苏联

4.填空题(共3题)

21.
________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完成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向________阶段的过渡。
22.
1861年,俄国废除______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改革,在经济方面,允许______,促进了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
23.
《向日葵》是荷兰著名画家______的代表作;______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5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