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训练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207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3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史料,启迪智慧:
下列是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进行的一次探究活动,现请你参与其中。
(时代的呼唤)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的如下文章:

(伟大的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从根本上冲破了“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前进的保障) 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1)根据(时代的呼唤)所示,说出上图引发了哪一事件?该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2)(伟大的转折)中所述的“指导思想”和“正确路线”各是什么?
(3)根据(前进的保障),说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采取的措施。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民主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坚持“左”的指导思想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选择题(共9题)

3.
如图是1978年5月《光明日报》的一篇文章,该文章引发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所说的“思想解放”
A.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主张
D.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4.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于某次会议上提出的战略决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个决策的成效之一是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对外封闭的情况,令中国大陆向世界开放,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国际上的形象,使中国大陆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此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一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5.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此语总结的是( )
A.“一国两制”的构想
B.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C.设立经济特区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6.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 (   )
A.政治建设B.经济建设
C.法制建设D.国防建设
7.
倘若要你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发言的邓小平拟定一份发言提纲,这份提纲的主题思想应是
A.继续两个“凡是”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拨乱反正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也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这里的“关键抉择”指的是
A. 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 D. 顺应经济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新”字的含义是
①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是(    )
A.八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二大D.十三大
11.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
A.新中国的建立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