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205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4

1.综合题(共3题)

1.
【简答题】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回答:
(1)2018年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多少周年?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诞生的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府的名称是什么?马克思主义首次成功实践指哪一历史事件?由此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名称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中共十五大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上述内容给我们哪些启示?
2.
【探究题】近代以来,大国的崛起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它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是崛起的原因却很相似。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文献篇】
(1)哪一法律文献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明确提出人权和公民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改革篇】
(2)俄国和日本分别通过哪次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3)1921年,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探索,决定实行什么政策?美国为什么能够摆脱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这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哪些经验?
【科技篇】
(4)英国工业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了哪一新时代?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由德国工程师研制出的新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思考篇】
(5)大国崛起的历程给我们哪些启示?(至少写出两点)
3.
【材料题】
材料一  一战后,构建了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战胜国列强标榜该体系为“和平”体系,实际上它隐藏着难以克服的新老矛盾,又缺乏制止战争的体制和手段,仅仅维持了20年和平,人类又被卷入了新的世界大战。
——摘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华东版)
材料二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和平”体系的名称是什么?这一体系是通过哪两次国际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所构建的?
(2)材料一中“新的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是由哪一事件引起的?战争期间召开的哪次会议对战后的世界格局有着巨大的影响?
(3)材料二中“两极格局”是以“冷战”为特征的。“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4)材料二中的环状结构图体现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面对这一趋势,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至少写出两点)

2.选择题(共10题)

4.
古希腊是“整个欧洲人的精神家园”。这里的“精神家园”是指
A.崇尚武力B.种姓制度C.商品经济D.民主政治
5.
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A. 两河流域——古印度——《汉谟拉比法典》
B. 印度河、恒河——古巴比伦——佛教
C. 尼罗河——古埃及——金字塔
D. 黄河、长江——中国——狮身人面像
6.
文艺复兴时期的《神曲》、《蒙娜丽莎》等作品体现的核心精神是
A.人文主义B.民主法制C.进化论D.宗教神学
7.
在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书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这里的“光荣”是指哥伦布
A.远航到达非洲B.最先达到印度
C.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D.完成环球航行
8.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美国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具有的共同之处是
A.反对殖民枷锁B.反对黑人奴隶制C.争取民族独立D.发展资本主义
9.
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A.赫赫战功B.加冕称帝
C.建立法兰西共和国D.《拿破仑法典》
10.
科技使人类进步,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下面是三次科技革命部分成果的图片,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
11.
被马克思称为“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的罪恶”的“三角贸易”航程是()
A. 非洲到美洲   B. 欧洲到非洲
C. 美洲到欧洲   D. 欧洲到美洲
12.
下列人物属于“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而且是反战人士”的是
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爱迪生
13.
通过国家间的经济政治联盟达成区域和平,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一项重大尝试。二战后,这一“尝试”的典型事例是
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B.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C.欧洲联盟的建立
D.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