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中外思想解放之光,熠熠生辉。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中最能反映春秋战国社会发展趋势的是哪家学说?这一学说的哪些思想主张贴合了时代要求和历史趋势?为2000多年传统思想提供哲学基础的是哪家学说?
(2)14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动欧洲发生怎样的社会转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哪一发明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起到了最大作用?
(3)18世纪被称为伏尔泰的世纪,他的思想对欧洲以及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维新派们孜孜以求追求的政治体制深受他哪一思想主张的影响?以中国近代化运动为例,说说哪些思想主张是启蒙思想的折射。
(4)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请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具体事例予以说明。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中最能反映春秋战国社会发展趋势的是哪家学说?这一学说的哪些思想主张贴合了时代要求和历史趋势?为2000多年传统思想提供哲学基础的是哪家学说?
(2)14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动欧洲发生怎样的社会转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哪一发明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起到了最大作用?
(3)18世纪被称为伏尔泰的世纪,他的思想对欧洲以及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维新派们孜孜以求追求的政治体制深受他哪一思想主张的影响?以中国近代化运动为例,说说哪些思想主张是启蒙思想的折射。
(4)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请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具体事例予以说明。
2.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机会,而科技的进步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世界经济现代化的300年里,中国曾丧失了三次发展的重大机遇。第一次是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科技革命转移的机遇。
材料二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这些历史事件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摘自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的原因是什么?第三次“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科技革命转移的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中国错失三次科技革命机遇的教训中你认识到什么?
(2)材料二中的“这些历史事件”是指哪些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时期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古老国家”经济形态的影响。
(3)如果你参加一个主题为《全球化应不应该抵制》的辩论赛,你方的观点是材料三的观点,请给出至少两点有力的论据予以论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请揣摩一下对方辩手立场,写出两条对方辩手的有力论据。
(4)综合以上材料,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在世界经济现代化的300年里,中国曾丧失了三次发展的重大机遇。第一次是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科技革命转移的机遇。
材料二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这些历史事件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摘自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的原因是什么?第三次“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科技革命转移的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中国错失三次科技革命机遇的教训中你认识到什么?
(2)材料二中的“这些历史事件”是指哪些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时期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古老国家”经济形态的影响。
(3)如果你参加一个主题为《全球化应不应该抵制》的辩论赛,你方的观点是材料三的观点,请给出至少两点有力的论据予以论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请揣摩一下对方辩手立场,写出两条对方辩手的有力论据。
(4)综合以上材料,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20世纪以来,世界先后爆发两次世界性的大战,在世界性大战结束之后的几十年里,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著名军事史学家约翰.基根说:“一战是一场不必要的悲剧。斐迪南大公遇刺并非一战爆发的真正原因。一战背后也没有不可告人的阴谋。短视和贪婪、自私加懦弱、平庸与激情,所有要素糅杂起来,突然产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在最晴朗的艳阳天,陡然来了一场暴风雨
——何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场不必要的悲剧?》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国际局势的发展,有三种趋向。一种是以苏联为首的世界人民同西方民主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制止法西斯侵略,推迟和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第二种是法西斯势力同西方民主国家暂时达成妥协,法西斯国家不断蚕食中小国家,并在向英法开战之前首先进攻苏联;第三种是苏联孤立自保,希特勒实现声东击西,在进攻苏联之前首先进攻西欧国家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材料三(1943年)《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他的“蓝图”是从世界主义出发的。他要求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四二战以来的局部战争,复杂多样。有的被称为“冷战”下的“热战”,有的被称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争,有的被称为信息化时代的现代高科技战争。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请回答:
(1)材料一“斐迪南大公遇刺”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一事件?“斐迪南大公遇刺并非一战爆发的真正原因”,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材料三中推测的哪一种趋向吻合?另外两种趋向没有出现与当时西方民主国家推行的哪一政策有关?最终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推行哪些措施以图何实现“世界蓝图”?
(4)据材料四,“冷战下的热战”、“信息化时代的现代高科技战争”分别举一例。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在当今多极化趋势下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材料一著名军事史学家约翰.基根说:“一战是一场不必要的悲剧。斐迪南大公遇刺并非一战爆发的真正原因。一战背后也没有不可告人的阴谋。短视和贪婪、自私加懦弱、平庸与激情,所有要素糅杂起来,突然产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在最晴朗的艳阳天,陡然来了一场暴风雨
——何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场不必要的悲剧?》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国际局势的发展,有三种趋向。一种是以苏联为首的世界人民同西方民主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制止法西斯侵略,推迟和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第二种是法西斯势力同西方民主国家暂时达成妥协,法西斯国家不断蚕食中小国家,并在向英法开战之前首先进攻苏联;第三种是苏联孤立自保,希特勒实现声东击西,在进攻苏联之前首先进攻西欧国家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材料三(1943年)《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他的“蓝图”是从世界主义出发的。他要求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四二战以来的局部战争,复杂多样。有的被称为“冷战”下的“热战”,有的被称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争,有的被称为信息化时代的现代高科技战争。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请回答:
(1)材料一“斐迪南大公遇刺”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一事件?“斐迪南大公遇刺并非一战爆发的真正原因”,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材料三中推测的哪一种趋向吻合?另外两种趋向没有出现与当时西方民主国家推行的哪一政策有关?最终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推行哪些措施以图何实现“世界蓝图”?
(4)据材料四,“冷战下的热战”、“信息化时代的现代高科技战争”分别举一例。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在当今多极化趋势下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2.判断题- (共4题)
3.选择题- (共7题)
8.
“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的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这句话强调的是
A.希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
B.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
C.近代西方的法律、文学、宗教都是希腊人创造的 |
D.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
9.
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日本民族的发展过程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的过程,其中“汉化”和“欧化”分别是指
A.大化改新和《汉谟拉比法典》 |
B.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 |
C.大化改新和奴隶主民主政治 |
D.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 |
11.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事实(史实)、历史解释、历史观点等。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美国独立后,乔治•华盛顿任第一届总统 |
B.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是美国民主共和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 |
C.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商朝文字 |
D.1814年7月25日,斯蒂芬孙制作完成世界上第一台火车机车 |
12.
19世纪的英国将军纳皮尔说:法国在(欧洲)大陆上进行的长期流血斗争,不仅仅是法国与它的敌人为生存、领土、利益而战,跟重要是新的社会与与旧社会决裂的一种反映。上述材料反映出拿破仑对外战争
A.以抢占殖民地为目的 |
B.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
C.以争当世界霸主为目的 |
D.促进了西欧城市的兴起 |
13.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演进。前两次格局和多极化趋势相比,不同点在于
A.合作与对抗并存 |
B.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
C.能否在国际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决定性因素在于经济实力 |
D.在世界大战后形成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4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