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1)展览一:追根溯源
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在这次会议上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2)展览二:领袖风采
请你用一句话评价邓小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
(3)展览三:农村巨变
小岗村生产队收入对比表,请问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是推行了什么制度?
(4)展览四:开放窗口
“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写出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经济特区两例。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注:完全写对得满分,错写、漏写均不得分)
(6)进入21世纪,中国举办哪两个盛会表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有了明显提升,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掀开了新的一页?
(7)结合所学知识及改革开放的成果,你认识到什么?
(1)展览一:追根溯源
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在这次会议上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2)展览二:领袖风采
请你用一句话评价邓小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
(3)展览三:农村巨变
时间 | 粮食产量 | 人均口粮 | 人均分配收入 | 交售粮食 |
1976 | 35000斤 | 230斤 | 32元 | —— |
1979 | 132300斤 | 800斤 | 200多元 | 30000斤 |
小岗村生产队收入对比表,请问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是推行了什么制度?
(4)展览四:开放窗口
“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写出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经济特区两例。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注:完全写对得满分,错写、漏写均不得分)
(6)进入21世纪,中国举办哪两个盛会表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有了明显提升,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掀开了新的一页?
(7)结合所学知识及改革开放的成果,你认识到什么?
2.
1984年,邓小平曾跟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说:“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非和平方式,或者说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怎样能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这必须充分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
请完成:
(1)材料中的“和平方式”是指什么方式?这种方式1997年在哪一个地区实现?有什么意义?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海协会和海基会在1992年达成什么共识?这个共识的实质内涵是什么?
请完成:
(1)材料中的“和平方式”是指什么方式?这种方式1997年在哪一个地区实现?有什么意义?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海协会和海基会在1992年达成什么共识?这个共识的实质内涵是什么?
3.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0年全世界水稻种植面积为22.5亿亩,其中袁隆平的杂交水稻2.2亿亩, 约占总面积的10%,但产量却占了总产量的20%,被称为“东方魔稻”。如果将常规稻全部换种杂交稻,全世界水稻总产量可翻一番,能多养活10亿人口。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袁隆平培育出新型杂交水稻的时间?水稻名称是什么?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什么?
材料二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中国应对这一形势决定于1986年实施赶超世界科技的发展规划。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应对世界发展的计划叫什么?这一项计划是由谁批示的?
材料三 物理学家赵忠尧,用在国外省吃俭用攒下的钱,购买了一批科研器材,为中国原子能研究组装了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
第一个在英国剑桥获得教授职称的中国人”物理学家彭恒武,被问到为什么要回来时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要理由!”
(3)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一下“两弹一星”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材料四:小平曾经说过“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国际地位”。
(4)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两弹一星”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什么?请说出两件具体事例.这些成就的研制成功对我国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五:两航战略即航天、航母和深潜战略,今天没有“两航一潜”,中国就不能掌握未来,从很大程度上讲,太空和远海、深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宇宙”。中国绝不能缺席“第二宇宙”。否则,所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中国梦”必将成为昙花一现。
(5)请概括材料二中 “两航一潜”的重要性。新中国的深空探月计划命名为什么名称?新中国载人深潜器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一 1990年全世界水稻种植面积为22.5亿亩,其中袁隆平的杂交水稻2.2亿亩, 约占总面积的10%,但产量却占了总产量的20%,被称为“东方魔稻”。如果将常规稻全部换种杂交稻,全世界水稻总产量可翻一番,能多养活10亿人口。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袁隆平培育出新型杂交水稻的时间?水稻名称是什么?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什么?
材料二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中国应对这一形势决定于1986年实施赶超世界科技的发展规划。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应对世界发展的计划叫什么?这一项计划是由谁批示的?
材料三 物理学家赵忠尧,用在国外省吃俭用攒下的钱,购买了一批科研器材,为中国原子能研究组装了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
第一个在英国剑桥获得教授职称的中国人”物理学家彭恒武,被问到为什么要回来时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要理由!”
(3)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一下“两弹一星”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材料四:小平曾经说过“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国际地位”。
(4)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两弹一星”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什么?请说出两件具体事例.这些成就的研制成功对我国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五:两航战略即航天、航母和深潜战略,今天没有“两航一潜”,中国就不能掌握未来,从很大程度上讲,太空和远海、深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宇宙”。中国绝不能缺席“第二宇宙”。否则,所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中国梦”必将成为昙花一现。
(5)请概括材料二中 “两航一潜”的重要性。新中国的深空探月计划命名为什么名称?新中国载人深潜器的名称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8题)
6.
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
A.建立直辖市 | B.建立经济特区 | C.建立民族自治区 | D.建立特别行政区 |
7.
(题文)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区姓“社”不姓“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这些观点的提出在( )
A.1982年的十二大 | B.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时 | C.十四大上提出的 | D.十五大上提 |
8.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A. “浮夸风”现象 B. “共产风”现象
C. 阶级斗争为纲 D. “两个凡是”的方针
A. “浮夸风”现象 B. “共产风”现象
C. 阶级斗争为纲 D. “两个凡是”的方针
9.
贴春联是中国的一项传统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后的是( )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 |
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
12.
据统计,1979年海峡两岸贸易额仅为0.77亿美元,到2007年已达到1245亿美元,增长超过1616倍。这组数据
A.反映两岸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 |
B.说明两岸已遏制住“台独”势力 |
C.表明两岸尚未通航、通邮 |
D.体现“一国两制”的构想已实现 |
13.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
A.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
B.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
C.成功研制人造地球卫星 |
D.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 |
18.
2015年4月16日NASA公布了“新视野号”探测飞船拍摄了冥王星及其卫星卡戎星的首张彩色照。中国的航天成就也很突出,中国发射的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和首艘载人飞船分别是
A.东方红1号和神舟1号 | B.东方红1号和神舟5号 |
C.东方红2号和神舟6号 | D.东方红2号和神舟5号 |
19.
2013年6月11日,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取得了又一突破,“神州十号”成功发射。追溯历史,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B.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
C.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