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阅读下列材料:人口的迁移和结构的变化有其内在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两幅图表,图表一为美洲15—19世纪居民结构变化(估值),图表二为16—19世纪人口迁移示意图(局部)

(1)导致以上图表中居民结构和人口迁移的变化的原因有哪些?有何共同影响?
材料二 下列两幅图表,分别反映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和1978年—2006年中国城市人口增长。

(2)以上图表中英国和中国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有何共同作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推进城市化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材料 17世纪的一个英国人,18世纪的一个美国人和法国人,在进入天堂后回忆自己生前的经历。
A:你们知道吗?我的国家那时候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整个国家的人被分成三个等级,前两个等级享有特权,我被分到第三等级,后来还是我们第三等级的人经过斗争取得了自由。
B:你们国家比我们国家好多了,我们国家根本就是一个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国王推崇“君权神授”,说他代表上帝来统治我们的,最后我们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C:我比你们幸运一些,我们国家没有国王,但你们中间一个国家的国王却在我们国家发号施令,还企图镇压我们的反抗,结果在我们总司令的领导下通过斗争,赶走了发号施令者,取得了国家的独立,建立起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国家。
(1)A是哪国人?他们国家的人民争取自由的革命是从哪一事件开始的?
(2)B所在国家人民发动革命后,建立起什么政治制度?
(3)C所说的总司令是谁?
(4)A、B、C三人所在国家进行的斗争有何共同点?
2.选择题- (共28题)
A.该建筑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 B.该建筑是古埃及国王(法老)权力的象征 |
C.该建筑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 D.该建筑是古埃及的军事防御工程 |
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
C.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 D.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
如图所示,倾角为30°,重为100N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一根弹性轻杆一端垂直固定在斜面体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0N的小球,斜面体和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联邦制国家 |
B.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最终以暴力革命推翻复辟王朝取得政权 |
C.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同时开展了工业革命 |
D.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最终取得统治地位 |
A.自由、平等思想确立 | B.完成了工业革命 |
C.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 D.出现了殖民帝国 |
A.伊斯兰教的创立和大化改新 |
B.文艺复兴和伊斯兰教的创立 |
C.“光荣革命”和新航路的开辟 |
D.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
A.新体制的创立 | B.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 C.工业文明的浪潮 | D.民族复兴新探索 |
A. 珍妮机 B. 蒸汽机 C. 内燃机 D. 电动机
A.使世界完全连成了一个整体 |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
C.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 |
D.使美洲遭到残酷掠夺 |
A.煤炭资源缺乏 | B.劳动力较丰富 |
C.海外市场广阔 | D.追逐更大利润 |
A.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 |
B.达·伽马到达了印度 |
C.哥伦布“发现”了美洲 |
D.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
①封建社会的终结
②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③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④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A. 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愿望 B. 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文学艺术作品水平的落后 D. 社会等级观念完全消除
A.都是为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而颁布 |
B.分别是英、法、美三国的历史文献 |
C.都使本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
D.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 |
A.《独立宣言》 | B.《人权宣言》 |
C.《共产党宣言》 |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A.史蒂芬孙 | B.瓦特 | C.本茨 | D.富尔顿 |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1=50g、m2=150g,取g10m/s2,则(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