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从早期的中小型家族企业占多数,到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网络将人类带进了一个新的什么时代?网络对人类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材料一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从早期的中小型家族企业占多数,到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
——《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人们在议论和分析网络的意义和价值。一种观点认为,网络的发明可以和蒸汽机、内燃机的发明相比,认为网络将人类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将给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的改革。另一种观点认为,网络化正在导致计算机理性的无限蔓延,人文精神的丧失,因此要人类离开网络,更多的进行“面对面”的交往。——摘编自鲍宗豪《全球化与当代社会》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一轮的技术革新”中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什么新变化?这次革新的特点和最显著的成就分别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网络将人类带进了一个新的什么时代?网络对人类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誉为“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欧洲第二次分裂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分裂给欧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何在?欧洲国家是如何实现联合的?
(3)综合上述内容,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材料一 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誉为“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欧洲第二次分裂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分裂给欧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何在?欧洲国家是如何实现联合的?
(3)综合上述内容,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3.
提升学科素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
(1)把握时空观念有助于学习历史。写出图中1861年和1936年改变俄国会性质的历史事件名称。

(信息获取)
(2)学习历史要善于从史料中获取信息。从图中任选一个,写出你获得的信息。结合所学学习,说明左图与右图之间的关系。

(知识梳理)
(3)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不完整的巴黎和会的知识,请将图中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该同学整理的知识还有遗漏,请仿照图中知识整理的结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方面进行补充。

(观点论证)
(4)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美国的一场自救运动,也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体制的改良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结合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时空观念)
(1)把握时空观念有助于学习历史。写出图中1861年和1936年改变俄国会性质的历史事件名称。

(信息获取)
(2)学习历史要善于从史料中获取信息。从图中任选一个,写出你获得的信息。结合所学学习,说明左图与右图之间的关系。

(知识梳理)
(3)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不完整的巴黎和会的知识,请将图中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该同学整理的知识还有遗漏,请仿照图中知识整理的结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方面进行补充。

(观点论证)
(4)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美国的一场自救运动,也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体制的改良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结合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选择题- (共13题)
4.
2018年3月,美国宣布对中国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技术、机械等产品加收25%的关税。4月5日,中国就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在某国际组织争端解决机制项下向美方提出磋商请求,正式启动争端解决程序。这一国际组织是( )
A.亚太经合组织 | B.联合国 | C.世界贸易组织 | D.国际联盟 |
6.
表“1750﹣1870年英国城市人口比例的变化图”。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
时间 | 1750年 | 1800年 | 1870年 |
城市人口(%) | 16% | 54% | 70% |
农村人口(%) | 84% | 46% | 30% |
A.农业的发展 |
B.战胜封建主义 |
C.城市化进程 |
D.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
7.
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战是西方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结果 |
B.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
C.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
D.最终代表正义的协约国取得了胜利 |
12.
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一书中提到日本明治维新时说:“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材料所强调的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是( )
A.兼收并蓄 | B.闭关锁国 |
C.漫无目标 | D.彻底全面 |
14.
1922年,某条约规定:“为使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之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一般优越权利。”该条约


A.维持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 B.尊重了中国的主权 |
C.方便了美国在中国的扩张 | D.解决了日美在中国的矛盾 |
15.
1932年2月,一美国人在国会委员会上陈述他近三个月的见闻:数以千计的羊羔被牧羊人杀了,因为羊在市场上卖的钱还不够支付运输它们的费用。一箱苹果200个卖40到50美分。与此同时,数以百万计的孩子却因父母的贫穷今年冬天吃不到一个苹果。他的见闻反映了当时美国的何种现象?()
A.生产相对过剩 | B.失业人数大增 |
C.人民流离失所 | D.工人工资下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