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材料一我们从法国取道海路回到俄国,皇家禁卫军第一师在奥拉宁鲍姆登陆,听副主教杰尔查文吟咏感恩赞美诗。祈祷时,警察冷酷无情地殴打着试图移近排列成行的军队的人们。这给我们留下了回到祖国时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印象……最后,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在卫兵队的伴随下出现了,他骑着一匹漂亮的粟色马,手上执一把出鞘的剑,他准备在皇后面前放下这把剑。我们高兴地看着他。然而,就在那时,一个农民几乎是在他的马底下穿过了街。皇帝催马前进,握着出鞘的剑冲向那个正在奔跑的农民。警察也用棍棒攻击那个农民。我们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背过脸去,替我们敬爱的皇帝感到羞愧。那是我对他的第一次失望;不自觉地,我想起了一只猫,它转变为一个美人,不过,它不能看见一只老鼠而不扑向他。
——A.G.梅朱尔《第一次俄国革命》
材料二文明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了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有用的一课。
——D.M.华莱士《俄国》
请完成:
(1)材料一中,“从法国取道海路回国”的人为什么会产生“不快的印象”和“替皇帝感到羞愧”?为改变这种状况他们采取了什么重大行动?
(2)材料二中,“我们与文明的斗争”指的是什么?什么历史事件验证了材料二的预测?
(3)材料二中,“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有用的一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目的?
材料一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材料二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邻国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国务大臣皮洛夫
材料三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得什么历史信息?
(2)材料二反映了德国的对外政策是什么?据材料一分析这一政策的原因。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论语》中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
材料二亚里士多德说,在今天,我们任何人都承认,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法律能作出最适当的判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在国家治理上的主张。并指出他们的思想在东西方社会中的地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在思想和教育方面有怎样的相似之处?
2.单选题- (共23题)
A.都创办了军事工业 |
B.都创办了民用工业 |
C.都改革了政治体制 |
D.都建立了新式海军 |
A.亚里士多德 | B.伽利略 | C.牛顿 | D.爱因斯坦 |
A.雅典地理环境的突出特征是多山少平原 |
B.特殊的自然环境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 |
C.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着雅典经济、政治、思想发展的情况 |
D.特殊的地理环境利于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
①消除了分裂割据
②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③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④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
B.消除了割据势力 |
C.扩大了统治基础 |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
A.尊王攘夷运动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
B.尊攘派斗争矛头指向外国侵略者和封建幕府 |
C.尊攘派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 |
D.“尊王攘夷”口号在民众中有较强的号召力 |
①美国视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其称霸计划的障碍
②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③二战后美苏两国对外战略矛盾对立
④苏联采取霸权政策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A.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 |
B.苏联军事实力的大幅度提高 |
C.美国经济实力的不断衰退 |
D.美国军事实力的相对削弱 |
A.有利于改善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
B.使犹太人定居点问题得到和平解决 |
C.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
D.以色列的生存权得到了承认 |

A.公约是帝国主义国家暂时妥协的产物 |
B.改善了法德关系是公约的突出贡献 |
C.公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德国的地位 |
D.公约为德国重新向西扩张埋下隐患 |
A.康熙熟读经书 |
B.先祖遗留的崇尚儒学的传统 |
C.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 |
D.用儒学作为巩固统治的工具 |
①并非纯粹的空想,是针对当时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提出的
②对世界政治和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③人们可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④认为哲学家只要具备充足的哲学知识就可以了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④ |
A.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初统治者吸取教训 |
B.国家统一与安定为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
C.唐太宗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
D.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为盛世奠定了物质基础 |
A.牛顿毕生致力于自然科学的研究 |
B.牛顿晚年否定了自己所发展的科学 |
C.牛顿受时代的限制也有其局限性 |
D.牛顿真实的目的是用科学战胜神学 |
3.选择题- (共8题)
A.毗临港澳 |
B.政策扶持 |
C.科技领先 |
D.资源丰富 |
A.资产阶级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
B.英国革命呼唤着社会政治的巨大变革 |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 |
D.殖民扩张急需政权的强有力支持 |
算一算,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仿练教材第63页第13题)
18+81=99 27+72={#blank#}1{#/blank#} 36+{#blank#}2{#/blank#}={#blank#}3{#/blank#} {#blank#}4{#/blank#}+{#blank#}5{#/blank#}={#blank#}6{#/blank#}
99-18={#blank#}7{#/blank#} 99-27={#blank#}8{#/blank#} 99-{#blank#}9{#/blank#}={#blank#}10{#/blank#} {#blank#}11{#/blank#}-{#blank#}12{#/blank#}={#blank#}13{#/blank#}
算一算,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仿练教材第63页第13题)
18+81=99 27+72={#blank#}1{#/blank#} 36+{#blank#}2{#/blank#}={#blank#}3{#/blank#} {#blank#}4{#/blank#}+{#blank#}5{#/blank#}={#blank#}6{#/blank#}
99-18={#blank#}7{#/blank#} 99-27={#blank#}8{#/blank#} 99-{#blank#}9{#/blank#}={#blank#}10{#/blank#} {#blank#}11{#/blank#}-{#blank#}12{#/blank#}={#blank#}13{#/blank#}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