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宣威市二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1177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2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从法国取道海路回到俄国,皇家禁卫军第一师在奥拉宁鲍姆登陆,听副主教杰尔查文吟咏感恩赞美诗。祈祷时,警察冷酷无情地殴打着试图移近排列成行的军队的人们。这给我们留下了回到祖国时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印象……最后,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在卫兵队的伴随下出现了,他骑着一匹漂亮的粟色马,手上执一把出鞘的剑,他准备在皇后面前放下这把剑。我们高兴地看着他。然而,就在那时,一个农民几乎是在他的马底下穿过了街。皇帝催马前进,握着出鞘的剑冲向那个正在奔跑的农民。警察也用棍棒攻击那个农民。我们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背过脸去,替我们敬爱的皇帝感到羞愧。那是我对他的第一次失望;不自觉地,我想起了一只猫,它转变为一个美人,不过,它不能看见一只老鼠而不扑向他。
——A.G.梅朱尔《第一次俄国革命》
材料二文明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了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有用的一课。
——D.M.华莱士《俄国》
请完成:
(1)材料一中,“从法国取道海路回国”的人为什么会产生“不快的印象”和“替皇帝感到羞愧”?为改变这种状况他们采取了什么重大行动?
(2)材料二中,“我们与文明的斗争”指的是什么?什么历史事件验证了材料二的预测?
(3)材料二中,“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有用的一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目的?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材料二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邻国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国务大臣皮洛夫
材料三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得什么历史信息?
(2)材料二反映了德国的对外政策是什么?据材料一分析这一政策的原因。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论语》中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
材料二亚里士多德说,在今天,我们任何人都承认,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法律能作出最适当的判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在国家治理上的主张。并指出他们的思想在东西方社会中的地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在思想和教育方面有怎样的相似之处?

2.单选题(共23题)

4.
美国拉拢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的意图是
①建立世界霸权
②与华约抗衡
③遏制苏联
④控制西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
在向近代过渡的埃及与中国分别出现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洋务运动。两者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其不同点是
A.都创办了军事工业
B.都创办了民用工业
C.都改革了政治体制
D.都建立了新式海军
6.
史学家在评论某位科学家时说,他“已经向人们展示了理性的强大力量,那么已获启蒙的人即可循此途径依靠理性来发现所有的人类制度都应遵循的自然规律”。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爱因斯坦
7.
特殊的地理环境对雅典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雅典地理环境的突出特征是多山少平原
B.特殊的自然环境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
C.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着雅典经济、政治、思想发展的情况
D.特殊的地理环境利于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8.
北宋初年统治者采取了许多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这种措施产生的消极影响有
①消除了分裂割据
②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③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④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
普希金赋诗赞美彼得一世说:“用一只专制的手,他勇敢地播下启蒙的种子。”其中的“种子”是指
A.推动改革的手段十分专横
B.保留了农奴制度
C.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D.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10.
为变法而献身,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壮烈诗篇的戊戌志士是
A.梁启超B.谭嗣同C.刘光第D.杨深秀
11.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土地制度,将收归国有的包税地的一半分配给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其最重要的影响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消除了割据势力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12.
下列关于尊王攘夷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尊王攘夷运动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B.尊攘派斗争矛头指向外国侵略者和封建幕府
C.尊攘派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
D.“尊王攘夷”口号在民众中有较强的号召力
13.
下列关于僭主政治的建立与梭伦改革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使贵族权益失而复得
B.贵族政治得到加强
C.削弱了平民经济地位
D.促进雅典工商业发展
14.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错综复杂,产生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
A.鲜卑族的落后
B.统治者的腐朽
C.战乱不断
D.汉族的反抗
15.
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性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16.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兴起的反战运动主要是针对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第二次中东战争
D.美苏争霸
17.
美国之所以挑起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原因是。
①美国视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其称霸计划的障碍
②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③二战后美苏两国对外战略矛盾对立
④苏联采取霸权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
下列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战争的性质相同
B.德国和日本都是战败国
C.战后都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
D.最终都是正义战胜邪恶
19.
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苏联的战略意图作出了重大调整。这一调整的前提是
A.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
B.苏联军事实力的大幅度提高
C.美国经济实力的不断衰退
D.美国军事实力的相对削弱
20.
1993年,巴解组织和以色列在华盛顿签署了《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该宣言对以色列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
A.有利于改善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B.使犹太人定居点问题得到和平解决
C.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D.以色列的生存权得到了承认
21.
洛迦诺是瑞士一个美丽的小城(如图),该城因《洛迦诺公约》而著名,某旅游团的成员在游览该城时,曾对公约提出了如下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公约是帝国主义国家暂时妥协的产物
B.改善了法德关系是公约的突出贡献
C.公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德国的地位
D.公约为德国重新向西扩张埋下隐患
22.
康熙说:“宋儒朱子,注释群经,阐发道理……朕以为孔、孟之后,有裨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弘巨。”他对朱熹如此高的评价从根本上看是因为
A.康熙熟读经书
B.先祖遗留的崇尚儒学的传统
C.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
D.用儒学作为巩固统治的工具
23.
柏拉图的理想国家思想
①并非纯粹的空想,是针对当时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提出的
②对世界政治和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③人们可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④认为哲学家只要具备充足的哲学知识就可以了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24.
认为李四光是地质事业的奠基人,其主要依据是
A.创造地质力学理论
B.担任地质部长
C.创建“构造体系”理论
D.地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25.
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初统治者吸取教训
B.国家统一与安定为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C.唐太宗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D.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为盛世奠定了物质基础
26.
晚年的牛顿迷恋和钻研宗教与神秘思想,写下了大量的《圣经》评注和其他神学论文,认为“上帝统治万物,我们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拜他”。这说明
A.牛顿毕生致力于自然科学的研究
B.牛顿晚年否定了自己所发展的科学
C.牛顿受时代的限制也有其局限性
D.牛顿真实的目的是用科学战胜神学

3.选择题(共8题)

27.
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毗临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
2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当时世界的要求,这个“要求”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B.英国革命呼唤着社会政治的巨大变革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
D.殖民扩张急需政权的强有力支持
29.

陆游(南宋诗人)在《诉衷情》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里的“胡”是指(    )

30.

陆游(南宋诗人)在《诉衷情》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里的“胡”是指(    )

31.单项式﹣ {#mathml#}5xy23{#/mathml#} 的系数与次数分别是(   )
32.单项式﹣ {#mathml#}5xy23{#/mathml#} 的系数与次数分别是(   )
33.

算一算,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仿练教材第63页第13题)

18+81=99        27+72={#blank#}1{#/blank#}       36+{#blank#}2{#/blank#}={#blank#}3{#/blank#}      {#blank#}4{#/blank#}+{#blank#}5{#/blank#}={#blank#}6{#/blank#}

99-18={#blank#}7{#/blank#}      99-27={#blank#}8{#/blank#}        99-{#blank#}9{#/blank#}={#blank#}10{#/blank#}      {#blank#}11{#/blank#}-{#blank#}12{#/blank#}={#blank#}13{#/blank#}

34.

算一算,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仿练教材第63页第13题)

18+81=99        27+72={#blank#}1{#/blank#}       36+{#blank#}2{#/blank#}={#blank#}3{#/blank#}      {#blank#}4{#/blank#}+{#blank#}5{#/blank#}={#blank#}6{#/blank#}

99-18={#blank#}7{#/blank#}      99-27={#blank#}8{#/blank#}        99-{#blank#}9{#/blank#}={#blank#}10{#/blank#}      {#blank#}11{#/blank#}-{#blank#}12{#/blank#}={#blank#}13{#/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