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166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3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阿登纳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总统蓬皮杜在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上宣布,“欧洲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西欧绝不能脱离美国”,“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
——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
(1)根据材料一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美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这种变化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二: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六国在什么时候走向联合?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
(2)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西欧国家的联合组织名称分别是什么?简要概述走向联合的趋势特点。
(3)根据材料二、,阐述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上的太阳神塔,象征着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
材料二 西欧、日本、美国的力量对比

材料三 

不结盟运动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观察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为什么能够在曾经被原子弹摧毁过的战争废墟上迅速崛起并成为经济超人?(4分)
(2)材料二、三反映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6分)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撕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材料二: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署了煤钢联营协定,由此开辟了由经济联合入手解决欧洲统一问题的新途径。从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环境看,走此途径,也是有共同经济基础的。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材料一、二均摘自《世界史》

材料三:60年代中期建立的欧共体,向着经济政治联盟的方向发展。1992年,欧共体12个成员国正式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大大扩大一体化的范围,确立了分析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目标。任务和步骤;并正式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与内政事务的合作。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三亿多“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

——摘编自书刊有关资料

回答:
(1)材料一说:“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世界近代现代史上两个试图统一欧洲的例子,并指出他们失败的共同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原因及目的。
(3)二战后至今,欧洲的统一过程有何显著特征?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2.简答题(共1题)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等国家、三等国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西方七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1951~1960年
1961~1970年
1971~1980年
1981~1987年
日本
8.0
 
4.9
3.8
美国
3.3
3.9
2.8
2.7
联邦德国
7.3
4.6
2.8
1.5
法国
4.8
5.6
3.7
1.6
英国
2.8
2.8
1.9
2.5
意大利
5.5
5.7
3.1
2.1
加拿大
4.0
5.2
4.2
3.1
 
——世界银行《世界统计表》
(1)说明材料一中“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内涵。
(2)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材料二中运用数字统计表格对历史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有何优势?

3.单选题(共16题)

6.
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大国,普法战争埋下了双方相互仇恨的种子,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20世纪中期以后两国却走向了合作。这说明
A.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是外交关系的出发点
B.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
C.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都会达成谅解
D.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7.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是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步骤。它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使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B.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C.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D.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
8.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A.把斗争的矛头主要指向了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
B.不满美国、苏联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9.
2011年7月22日,欧盟领导人召开紧急峰会,讨论对希腊的第二轮救助方案。峰会公布的最新草案显示,各国已就新的希腊救助达成一致,这进一步消除了市场对欧元区的担忧情绪。以下对欧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国的联合初衷是为了加强成员国间的防务合作
B.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
C.对当今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冲击美国单极企图的重要力量
D.2001年欧元的正式启用使欧洲的联合再次迈出关键步伐
10.
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番话反映了
A.两大阵营开始对立
B.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C.亚非新独立的国家开始走向联合
D.冷战局面出现
11.
在1970—1980年间,联合国安理会应其成员国要求召开了129次会议,其中有111次会议是不结盟国家提议召开的,占总数的86%。在一国一个表决票的联合国大会,不结盟运动国家所拥有的表决票超过总数的1/2,接近2/3多数,它对联合国大会各项决议的通过与否,无疑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上述材料表明
A.不结盟运动正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
B.美苏两极格局趋于瓦解
C.不结盟运动成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
D.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兴起,
12.
麦克阿瑟就明确宣称占领日本的终极目标是“确保日本今后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不再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然而,随着美苏冷战全面展开,国际形势的骤变,美国对日政策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从遏制转为扶植,培植强有力的日本政府,重新武装日本。促使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转变的原因主要有
①日本处于美苏两大势力圈的交点,战略地位重要
②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遏制中国的国际影响
③蒋介石政权的垮台,打破了美国以中国为基地称霸亚洲的迷梦
④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认为日本可以发挥防波堤的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3.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本原因是
A.两极格局瓦解
B.军事力量出现多极化
C.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D.经济出现多极化
14.
导致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因素有 ①美国的霸主地位愈加稳定  ②西欧、日本经济的崛起  ③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④苏联日益陷入困境(    )
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④
1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得出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    )
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社会动乱
C.二战后欧洲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D.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16.
《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对西方国家来说,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化的结束……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修正民族国家”是指
A.接受马歇尔计划B.建立了欧洲共同体
C.加入了世贸组织D.掀起了不结盟运动
17.
1968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公开批评越南战争是“一个伟大国家蹂躏一个小国”的“可憎”的战争,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美国霸权地位逐渐确立
B.欧洲共同体的实力发展
C.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强
D.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18.
有一段1961年的一次会议的宣言是这样描述的:“冷战和它会变成真正的经常性的严重危险,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存在的局势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惟一办法,因此这些原则——包括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式方法的权利——必须成为一切国际关系的惟一的基础。”请问,这个会议是
A.亚非会议B.中印外交会议
C.日内瓦国际会议D.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
19.
二战后,联邦德国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共性原因,不包括  (   )
A.利用美国扶植B.制定可行政策
C.发展教育、科技D.利用战争机遇
20.
1983年7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演讲中称:“今后日本作为国际国家应同经济力量相称地在政治方面也积极发言并履行义务……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这反映了( )
A.中国的崛起已经引起日本的关注
B.经济实力增强使日本政治诉求提升
C.日本已完全摆脱美国的政治影响
D.日本已经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
21.
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A. 不结盟运动   B. 联合国
C. 世界贸易组织 D. 欧洲联盟

4.选择题(共9题)

22.

当你漫步于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    )

23.

阅读理解

    Teenagers are going to have lessons on how to sleep. Materials to teach teenagers how to get enough sleep will be offered to schools across Scotland by the charity Sleep Scotland. The purpose is to help people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sleep for young people's physical and emotional health(身心健康).

    The charity Sleep Scotland said watching TV and using computers and mobile phones at night could stop teenagers from getting the nine hours of sleep they need. It also offers a sleep advising service, saying getting enough sleep can improve grades and physical health. However, less sleep can result in being heavy and a greater risk of feeling worried and hopeless.

    The charity Sleep Scotland hopes to educate young people about why they need a full night's sleep and how to develop good sleeping habits. Most students find it very difficult to get up in the morning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ir study. Sleep is most surely a problem.

    Research shows that sleep time for teenagers around the world has got down in the past 10 to 20 years. A report by the charity Sleep Scotland said young people often believed they could make up for(弥补) sleep time during the week by sleeping late at weekends. However, by going to bed even later at weekends, they would actually have to experience a change in their body clocks, which would be harmful to their study on Monday mornings.

24.已知P是△ABC内一点,且 {#mathml#}5AP2ABAC=0{#/mathml#} ,则△PAB的面积与△ABC的面积之比等于(   )
25.

下列细胞结构中,不是杜鹃鸟和杜鹃花细胞共有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⑤细胞核.

26.

下列细胞结构中,不是杜鹃鸟和杜鹃花细胞共有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⑤细胞核.

27.

选择恰当的词义填空。

冷空气把暖空气抬举起来。(  )

28.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2个白球和1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记录下颜色后放回袋中并搅匀,再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请用画树状图的方法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并写出两次摸出的球颜色相同的概率.
29.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

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0.

如图所示,地面上有一高h的平台,平台下有一倾角可调的挡板,挡板的一端与平台边缘A点的正下方B点重合。将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以v的速度水平推出。适当调节挡板的倾角,小球会刚好垂直撞在挡板上。已知小球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求小球运动的时间是多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