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第四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156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3

1.简答题(共1题)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请回答这次会议有何意义?

2.综合题(共1题)

2.
握手是一种礼节,但在有些场合的握手却能改变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周恩来说:“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和握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从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1)中美“25年没有交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什么?
(3)此次尼克松访问中国,与中国政府签署了什么文件?
(4)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实在那一年?中美关系的改善有何历史意义?

3.选择题(共34题)

3.
温家宝总理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今天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与哪两个事件有关(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中共十二大B.54年宪法的颁布 中共十四大
C.三大改造的完成 中共十三大D.54年宪法的颁布 中共十五大
4.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这次变革的总设计师是(  )
A. ***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
5.
读下图,安徽省某县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8529户)从1978年到1982年呈上升趋势。出现这种去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合作化的推行
C.人民公社化的推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新”字的含义是
①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目的是
A.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C.实行土地公有制
D.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8.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深化了改革开放
C.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
D.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9.
1980年,我国在广东建立的经济特区有(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汕头
④厦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在努力探索民族独立和富强之路。但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论和实践,你认为邓小平走的是什么路(  )
A.阶级斗争之路B.照搬苏联经验之路C.学习日本之路D.走自己的路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分别授权“海基会”、“海协会”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两会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其核心是( )
A.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原则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2.
下列哪一项属于中国在20世纪70年的取得的外交成就(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主张
C.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3.
某中学八年级学生进行“周恩来的外交活动”的主题探究。下列各项中与此主题有关的是( )
①出席开国大典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出席万隆会议 ④参加WTO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14.
从南昌起义开始创建的人民军队,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创建于20世纪60年的是( )
A.人民解放军海军 B.人民解放军空军
C.人民解放军炮兵D.战略导弹部队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下列外交成就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④中国承办G20峰会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④③②①D.③④①②
16.
洗雪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大路上迈出重要一步的的事件是 ( )
A.“汪辜会谈”B.西藏和平解放
C.香港、澳门的回归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7.
从1980年开始,我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如图的四个“特区”中,与其他三个性质明显不同的是
A.澳门
B.深圳
C.汕头
D.厦门
18.
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的确切含义是(  )
A.一个国家,两种行政制度
B.一个国家,两种管理制度
C.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
D.一个国家,两种法律制度
19.
建国初期,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许多重大成就。由中国政府提出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的是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反对霸权主义
C.“求同存异”的方针D.打击恐怖主义
20.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11月7日在开罗访问了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并发表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讲话,强调不同文明要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它体现出我国的外交方针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求同存异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一国两制
21.
当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之所以能出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局面,主要得益于
A.民主改革B.民族区域自治
C.一国两制D.西部大开发
22.自2017年7月1日起,江苏省将月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泰州市区最低工资标准升至1890元。这有利于维护劳动者(    )
23.自2017年7月1日起,江苏省将月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泰州市区最低工资标准升至1890元。这有利于维护劳动者(    )
24.
***曾说:“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人民海军诞生的标志是
A. 北海舰队的建立     B. 东海舰队的建立
C. 南海舰队的建立     D. 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25.

如图所示,细绳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另一端穿过一张CD光盘的中央小孔后拴着一个橡胶球,橡胶球静止时,竖直悬线刚好挨着水平桌面的边沿.现将CD光盘按在桌面上,并沿桌面边缘以速度v匀速移动,移动过程中,CD光盘中央小孔始终紧挨桌面边线,当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时,小球上升的速度大小为(   )

26.

如图所示,细绳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另一端穿过一张CD光盘的中央小孔后拴着一个橡胶球,橡胶球静止时,竖直悬线刚好挨着水平桌面的边沿.现将CD光盘按在桌面上,并沿桌面边缘以速度v匀速移动,移动过程中,CD光盘中央小孔始终紧挨桌面边线,当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时,小球上升的速度大小为(   )

27.
《财富》杂志曾于1995年预言“香港将死”,但几年之后它的编辑总监却称香港为“活力之都”;2006年,澳门也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这充分证明 ( )
A.求同存异方针的成功B.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D.“一国两制”正确英明
28.

In World War II, the Americans fought        the Britain and France      the Germans.

29.
被火烧断为两截的元朝名画《富春山居图》,分藏于浙江和台湾。2011年5月,大陆将画的前半卷移交台北故宫博物院进行合并。6月1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拉开序幕,这是该画被分开360多年后首次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巨人面前。这幅名画的历史性合璧
A.反映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标志着两岸实现了“三通”
C.表明了祖国统一问题已经解决
D.表明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0.

欣赏漫画《选择》,要走好环保、节约之路,我们必须(    )


①严格的制度保障              

②把环保、节约作为当前工作中心

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31.

欣赏漫画《选择》,要走好环保、节约之路,我们必须(    )


①严格的制度保障              

②把环保、节约作为当前工作中心

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32.

欣赏漫画《选择》,要走好环保、节约之路,我们必须(    )


①严格的制度保障              

②把环保、节约作为当前工作中心

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33.

欣赏漫画《选择》,要走好环保、节约之路,我们必须(    )


①严格的制度保障              

②把环保、节约作为当前工作中心

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34.
“863计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高技术发展计划,其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B.增强国家竞争力
C.推动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D.引进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
35.
建国以来,中国科技在科学家的努力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属于下图科学家的成就是( )
A.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B.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
C.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D.成功发射“神舟”五号
36.
我国是世界上能造核武器、自行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第五个国家,标志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是
A.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1966年,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进行
D.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3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