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列举出至少三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国家建设成就。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情况如何?
材料一:建国初期,***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二:1952年、1957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
年份 | 原煤 | 发电量 | 原油 | 钢 | 布 | 粮 |
1952 | 6649万吨 | 72.6度 | 43.6万吨 | 135万吨 | 38.3亿米 | 16392万吨 |
1957 | 13000万吨 | 193亿度 | 146万吨 | 535万吨 | 50.5万吨 | 19505万吨 |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的主要观点。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的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至1957年),集中力量主要发展什么?
(2)列举出至少三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国家建设成就。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情况如何?
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政策 | 相关史实 | 意义或影响 | |
| ![]() 四川金堂县贫农在分配土地 |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 |
|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县马溪河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 | 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 |
| ![]()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签订的契约书 |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 |
历史认识:党和政府在调整农业政策应该遵循的原则: | | ||
现在周口市各区县正致力于美丽乡村的建设,请你就如何建设美丽乡村“献计献策”。 | |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十二次代表大会: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觉得邓小平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材料一: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邓小平名言选录: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邓小平是材料一中提到的这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的总设计师。请你写出在以下会议上,这位设计师为中国改革开放做出的设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十二次代表大会: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觉得邓小平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选择题- (共14题)
5.
《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到:“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B.中共七大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6.
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
A.“大跃进”时期 |
B.农村人民公社化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土地改革时期 |
7.
下表反映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成分变化表(%),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国营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个体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1952年 | 19.1 | 1.5 | 0.7 | 71.8 | 5.9 |
1956年 | 32.2 | 53.4 | 7.3 | 7.1 | 0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 B.三大改造的完成 | C.人民公社化的开展 | D.改革开放 |
8.
下图所示为1954年国庆节当天,游行群众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模型兴高采烈地通过天安门。宪法得到人民拥护是由于它:( )


A.反映了人民意志 | B.消灭了剥削阶级 |
C.巩固了人民政权 | D.颁布于政协会议 |
11.
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大会是:( )
A.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B.中共八大 |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D.中共十二大 |
12.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使中国人民 “站起来”、“富起来”的分别是:( )
A.***、邓小平 | B.***、周恩来 |
C.朱德、邓小平 | D.朱德、周恩来 |
13.
“为了吃饱肚皮,冒上杀头的风险,这是时代的荒谬,却是普通人跃上历史浪尖的荣光。一纸惊世骇俗的契约,十几个庄严的血指印,宣告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常识的时代到来了,亿万农民从此告别饥饿。”上述文字描写的对象是:( )
A.国统区的贫苦农民 | B.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普通农民 |
C.东北国有企业职工 | D.培育杂交水稻的袁隆平团队 |
14.
小明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政企分开”、“股份制改革”、“利改税”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国有企业改革 | B.民主与法制建设 | C.土地改革 | D.乡镇企业崛起 |
17.
做事情,思想解放很重要。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A.“两个凡是”的方针 |
B.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
C.中共“八大” |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