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真宗“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原产于占城,今越南中南部)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命转运使揭榜示民”。“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旧称吴郡或苏州府为吴中,约相当于今苏州地区)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苏州)、常(常州)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渭南文集》卷20《常州奔牛闸记》
(1)据材料一、二,说明宋代国家财赋收入的特点及原因。
材料三(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2)材料三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
材料四中国经济特区之地理位置(下图)

(3)据材料四,描述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形成的格局。
材料五因为绝大部分海外华侨都是来自广东和福建省的,所以两省被认为是吸引海外华侨投资者的最理想的地点。此外,它们非常远离中国的主要人口中心,而国家的经济政治权力基础也许已经被看作是能够抑制在经济特区贯彻市场导向的政策所带来的预料之中和预料之外的破坏性影响的积极因素。
——柯林·麦克拉斯等著:《1978年以来的中国——改革、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综合以上五则材料,分析、归纳促进东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
材料一宋真宗“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原产于占城,今越南中南部)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命转运使揭榜示民”。“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旧称吴郡或苏州府为吴中,约相当于今苏州地区)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苏州)、常(常州)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渭南文集》卷20《常州奔牛闸记》
(1)据材料一、二,说明宋代国家财赋收入的特点及原因。
材料三(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2)材料三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
材料四中国经济特区之地理位置(下图)

(3)据材料四,描述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形成的格局。
材料五因为绝大部分海外华侨都是来自广东和福建省的,所以两省被认为是吸引海外华侨投资者的最理想的地点。此外,它们非常远离中国的主要人口中心,而国家的经济政治权力基础也许已经被看作是能够抑制在经济特区贯彻市场导向的政策所带来的预料之中和预料之外的破坏性影响的积极因素。
——柯林·麦克拉斯等著:《1978年以来的中国——改革、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综合以上五则材料,分析、归纳促进东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歌曲《春天的故事》
材料二1992年老人南巡时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春天”的内涵是什么?
(2)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这个“圈”后来又是怎样扩大的?歌词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根据材料二,指出1992年这位老人发表谈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三中图示的内容补充完整。(注:E、F分别为福建省内的城市和地区)
(5)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歌曲《春天的故事》
材料二1992年老人南巡时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春天”的内涵是什么?
(2)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这个“圈”后来又是怎样扩大的?歌词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根据材料二,指出1992年这位老人发表谈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三中图示的内容补充完整。(注:E、F分别为福建省内的城市和地区)
(5)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是什么?
2.单选题- (共3题)
3.
“中国已不再是旧式‘中央帝国’或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的‘孤独的革命者形象’,而是‘今日地球村’里维护整体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的一个重要成员。”这一变化缘于
A.两极格局的形成 | B.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
C.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 D.中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
4.
下列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生活中发生的四件大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宁波、温州被批准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②震元堂由国有独资转制为股份制企业
③马云创办淘宝电子商务网站
④宗庆后负责的校办(集体)企业娃哈哈成立
①宁波、温州被批准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②震元堂由国有独资转制为股份制企业
③马云创办淘宝电子商务网站
④宗庆后负责的校办(集体)企业娃哈哈成立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①③ |
C.①④②③ |
D.②①④ |
5.
据统计,1978—1998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7.6%下降到28.5%,集体工业比重由22.4%上升到38.3%;1980—1998年,城乡个体工业比重由0.02%上升到18.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比重由0.48%上升到19.9%。这说明
A.工业投资主体实现多元化 |
B.乡镇企业成为工业的新生力量 |
C.国有工业所有制得到优化 |
D.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