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重庆一中高一下期定时练习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131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据杜鲁门总统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
——据尼克松总统1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
材料三: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据布什总统1991年致国会的咨文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杜鲁门所说的“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是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实施该政策在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尼克松的话反映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怎样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他将西欧、日本和中国列入世界“五大力量”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布什所说的“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布什的话反映美国的意图是什么?

2.单选题(共19题)

2.
为改革开放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是中国新时期外交的主要任务,新时期外交的重大成果之一是(    )
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
C.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D.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3.
早在1947年3月,***向有关外事人员谈起外交问题时就说:“中国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等我们进城后,将不承认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和它的对外关系。”体现此精神的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不结盟”
4.
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发言时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这次国际会议是
A.1954年日内瓦会议B.1955年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5.
湖北大冶铜绿山战国铜矿遗址出土的采掘工具共14件,其中铁制工具13件(计铁斧4件,铁锤2件,六角形铁锄2件,缨1件,铁钻3件,铁耙1件),另一件是木槌。这说明当时
A.青铜时代已经结束
B.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C.牛耕得到较快推广
D.铁器的使用更加普遍
6.
某学习小组在讨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时候,列出了下面的一张表格,你认为他们讨论的是哪一个时期的农耕经济
农业
推广双季稻、产量提高;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蕃薯)
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并占据了主导地位。
商业
白银使用广泛。
综合国力
GDP在世界总值中占比重年增长率远高于欧洲;是当时世界经贸中心
 
A.春秋战国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7.
“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于8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它是迄今为止在环中国海区域发现的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出水货物不仅包括品种众多的瓷器数千件,还包括一摞一摞的铁锅和一篓一篓的铁钉。专家们认为“南海一号”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其可供研究的“学术价值”体现在
①宋代冶铁业的发达    ②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 
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  ④制瓷技术的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
据《清代刑部抄挡》记载,嘉庆年间,在淄川的煤矿,有矿主康甫得雇佣佣工李新孔入煤场工作,议明每日工价京钱250文。这一材料主要反映了清朝
A.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B.家庭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采矿业发达
9.
《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三服官”“三工官”和“东西织室”的手工业类型
A. 私营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民间手工业
10.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这反映出清朝实行
A.海禁政策
B.重商主义政策
C.抑制农耕的政策
D.重农抑商政策
11.
明代蒲州商人范世奎经商西北,“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乾隆时,浑源、榆次二州县富商大贾“且多置买田地”。这一社会现象
A.促进了商品货币经济的活跃B.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C.大大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D.便利了商业资本的迅速积累
12.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的。”主要是由于
A.其探险导致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B.使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C.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曾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
D.其探险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3.
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哥伦布开辟的新航线是图中所示的航线 
A.①B.②C.③D.④
14.
“三角贸易”是16-19世纪西方殖民活动的一个重要方式。读《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航程B贩运的主要是
A.棉纺织品
B.香料和布匹
C.黄金和白银
D.黑人奴隶
15.
17世纪时上半叶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确切的理解是  
A.荷兰的造船业最发达B.荷兰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C.荷兰成为当时世界头号贸易强国D.荷兰的交通运输业发达
16.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我国把每年的6月15日至21日定为全国节能宣传周,倡议节约能源。19世纪末开始采用的“新能源”主要指
A.煤炭、石油B.石油、电能C.核能、石油 D.煤炭、电能
17.
下列不属于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
A.都推动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发生重大变化
B.科学都成为最重要的推动力
C.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D.都促使交通工具和动力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18.
(题文)下列企业中,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是
A.上海发昌机器厂
B.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C.江南制造总局
D.大生纱厂
19.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B.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推动了中国早期现代化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20.
继昌隆缫丝厂投产后引起很多人反对。其理由是“男女在同一厂房里作工,有伤风化。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由是观之,影响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是
A.思想守旧B.技术薄弱C.资本缺乏D.列强侵夺

3.选择题(共14题)

21.“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等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22.“大地在我脚下,国计掌于手中,哪个再敢多说话;夷平六国是谁,哪个统一称霸……”歌曲出自电视剧(    )
23.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24.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25.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26.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是(    )
27.我国古代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骚扰,保护中原农耕文明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伟大工作是(    )
28.科学是我们对待事物应有的态度。下列说法你认为科学的是(    )
29.科学是我们对待事物应有的态度。下列说法你认为科学的是(    )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

材料二: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清回答:

31.某同学绘制一幅我国原始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相符的是(    )

①生活在黄河流域    ②种植水稻    ③住干栏式房子     ④挖井饮水

32.某同学绘制一幅我国原始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相符的是(    )

①生活在黄河流域    ②种植水稻    ③住干栏式房子     ④挖井饮水

33.儒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请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一:有一天,子路身着戎装来拜见孔子,问:“夫子,古时的君子,也是用剑来自卫的吧?”孔子答道:“古时的君子,用仁爱作为自己的护卫,虽然不出窄小的屋子,却知道千里之外的大事。有暴乱侵扰的人,应用仁义来使他们安定。这样,又须持剑使用武力呢?”子路听了非常敬佩,从此,就成了孔子的学生。

材料二:孔子创办私学,求学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他都招收,先后培养了3000多名学生,他很注意因材施教,重视对学生的引导;要求学生经常复习学过的内容,以便有新的体会,提倡人们相互学习。

——选自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中国历史》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山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除谥法

——李贽《史纲评要》

材料二: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

材料三: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馀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史记》

材料四:

请回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