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广东执信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117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2/9/26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访问苏联:

材料三 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我们讲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就是说,现在中国穷,理所当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摘自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什么?(2分)
(2)材料三强调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的理由是什么?(2分)
(3)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外交事业是否一帆风顺?(2)
(4)面对新中国面临的外交形势,新中国的领导人采取了什么政策?取得了什么成果?(2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电视剧《精武门》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日本武士将精武门的牌匾砸烂,扔下一张“东亚病夫”的纸条,扬长而去。
材料二  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中国跃居金牌榜亚洲第一名,直至2010年广州亚运会,中国一直稳居金牌榜之首。
材料三 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15枚金牌;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16枚金牌:悉尼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28枚金牌;雅典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32枚金牌,居金牌蚌第二名;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位,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请回答:
(1)旧中国,中国人为什么有“东亚病夫”这样的耻辱称号?
(2)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从“东亚病夫”到亚运会金牌榜亚洲第一名奥运会金牌榜世界第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3)为什么中国能够成功举办奥运会?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4世纪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名叫万户,他在一把坐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在椅子上,两手各持一只大风筝。然后让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材料二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有名的典故,你知道吗?(1分)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感觉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1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其发射成功的意义?(2分)
(3)通过上述两则材料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2.选择题(共28题)

4.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依据的法令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论十大关系》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19分43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在随后的飞行过程中,我国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太空出舱活动.据此材料回答8﹣9题.

6.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19分43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在随后的飞行过程中,我国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太空出舱活动.据此材料回答8﹣9题.

7.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19分43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在随后的飞行过程中,我国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太空出舱活动.据此材料回答8﹣9题.

8.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19分43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在随后的飞行过程中,我国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太空出舱活动.据此材料回答8﹣9题.

9.
针对下面表格反映的情况,中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人均产量
中国
美国
印度
钢产量
2.37千克
538.3千克
4千克
发电量
2.76千瓦时
2949千瓦时
10.9千瓦时
 
A.没收官僚资本
B.进行土地改革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掀起“大跃进”运动
10.

判读比例尺大小的正确方法是(  )

11.
比较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我国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在于
A.主权归属不同
B.外交政策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经济政策不同
12.
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A. 解放社会生产力
B. 增强农村和城市经济活力
C. 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3.
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重要因素是
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
D.“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
14.
西藏和平解放后,为确保西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的事务,人民政府在西藏地区实行的制度是(   )
A.新民主主义制度B.资本主义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
15.
最能体现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兵种是()
A.潜艇部队B.海军陆战队C.空军D.导弹部队
16.

如图所示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由图可得出的正确推论是(  )

17.

如图所示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由图可得出的正确推论是(  )

18.
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
A.采取妥协退让的外交政策B.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采取明哲保身的外交方针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19.

默写古诗文名句

①愿将腰下剑,{#blank#}1{#/blank#}。(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blank#}2{#/blank#},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blank#}3{#/blank#}。(晏殊《浣溪沙》)

{#blank#}4{#/blank#},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老骥伏枥,{#blank#}5{#/blank#}。(曹操《龟虽寿》)

{#blank#}6{#/blank#},白露未已。(《诗经·蒹葭》)

⑦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blank#}7{#/blank#}?(司马迁《陈涉世家》)

{#blank#}8{#/blank#},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⑨中无杂树,芳草鲜美,{#blank#}9{#/blank#}。(陶渊明《桃花源记》)

⑩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blank#}10{#/blank#}《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20.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现在人民军队包括以
下四个军种是(  )
①陆军   ②通信兵   ③空军   ④海军   ⑤装甲部队   ⑥导弹部队
A.①②④⑥B.①③④⑥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
21.

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的产生是(  )

22.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一变化反映了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D.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23.
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地将是在(   )
A.洛杉矶B.雅典
C.北京D.悉尼
24.
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
A.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B.原子弹、氢弹、实用通信卫星
C.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D.导弹、氢弹、返回式卫星
25.
描写地下工作者以殊死搏斗保卫山城重庆迎接黎明的是(  )
A.《青春之歌》B.《红岩》
C.《高山下的花环》D.《将军吟》
2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须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②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得到的实情。谚语 “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成钢” ;“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都说明以上道理。

      ③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论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他从来不用教条。但是他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训。最理解他的是弟子曾参,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章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

      ④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⑤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这也说明,人生实苦确是有缘故的。                    (选自杨绛《走到人生边上》,有删改)

27.
我国运动员许海峰在哪一届奥运会上为中国夺得了第一块奥运会金牌(  )
A.第23届B.第24届C.第25届D.第26届
28.

作文: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行走的过程。行走不仅是双腿走路,也是一种人生姿态,一种精神历程。正处青春年少的我们,常常行走在自然风景内,行走在街头巷尾中,行走在艺术长廊里,行走在茫茫书海里,行走在仁爱温馨里……我们或快乐,或感动,或徘徊……这些丰富多彩的行走历程,让我们顿悟,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

      请以“行走在                      ”为题,写一篇作文。写出自己的行走经历、独特体验和感受。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个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9.
以下题词哪一个是***为文化工作的题词(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为人民服务
C.努力学习,保卫国防D.向雷锋同志学习
30.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成都曲

【唐】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31.
“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自主就业”等流行语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人民生活的提高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医保制度的建立D.就业制度的变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