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苏邳州市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113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4/5/14

1.综合题(共3题)

1.
主题探究越来越成为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下列图片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镇压反革命
A.反对外来侵略 B.进行三大改造
C.发展国民经济D.巩同新生政权
2.
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
史实
推论
正确与否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
 
(2)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并肩作战,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中国已成为现代化军事强国。
 
(3)1958年8月,办人民公社之风很快吹遍徐州大地,8月26曰,徐州地区第一批人民公社诞生。9月3日,邳县、睢宁两县完成人民公社化。9日,徐州地区历时l5天,全面实现人民公社化。共组成203个人民公社,入社总农户1248980户,占全地区总农户的99.11%。
人民公社是建成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组织形式。
 
(4)1969年,中华人民共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去世。
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5)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新中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我国已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6)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并逐步延伸到沿江城市、内陆省会城市、边境城市。
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7)1978年以后,我国逐步在农村实行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倒退。
 
(8)1952年冬,除少数民族和台湾省外,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
 
(10)在不损害主权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特区采取与内地不同的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实行市场经济,利用外资侨资进行建设。
经济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五”计划规定,五年内国家用于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投资总额达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多两,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58.2%用于工业,其中又把88.8%用于重工业建设。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得到苏联政府的很大帮助。中苏双方谈判确定苏联帮助中国兴建l56个项目,这是“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中心。但是,党仍然坚持和强调自力更生为主。凡能自己解决的尽量自己解决。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男女争登点将台,万千炉子一齐开。火花日夜无停息,赢得铁流滚滚来。炼铁何难复炼钢,超英赶美可非狂!手工操作君毋笑,中国人多力量强。
——中国农民诗(1958年)
材料三 河南红旗人民公社办的公共食堂,将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食,精心烹调成“山珍海味”,已经做到一个月九十顿饭顿顿不重样。
——《人民日报》(1958年11月6日)
请回答:
(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投资的重点什么?(2分)
(2)在实行“一五”计划过程中坚持的主要方针是什么?为贯彻这一方针,我国人民进行了怎样的努力?(4分)
(3)材料二反映出“大跃进”运动是以什么为中心的?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运动?(4分)
(4)1958年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左”的错误?(4分)

2.选择题(共23题)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5.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6.《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这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在众多的英雄好汉中,打虎英雄武松就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
7.《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这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在众多的英雄好汉中,打虎英雄武松就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
8.
1999年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又于2003年正式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A.国民党统治时期B.新中国成立初期
C.一五计划时期D.文革时期
9.中国著名的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通过“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碱”是(   )
10.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B.“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 “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11.
认真阅读下图所反映的现象,请你说出这种现象最应该出现在以下哪一时期
A.过渡时期B.一五计划
C.文化大革命D.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12.下列对聚氯乙烯(PVC)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13.下列对聚氯乙烯(PVC)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14.
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培育和研究,他培育出的优质杂交水稻最高亩产700—800公斤。而l958年麻城县却出现了水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的报道。报道中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此报道严重属实
B.我国的水稻产量在1958年出现高峰
C.水稻种植和栽培技术在当时取得重大突破
D.大跃进中的浮夸风现象
15.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重的大变化,其中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B.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C.土地改革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
某校初二(1)班历史小组准备在历史课上作一个关于 “文化大革命”的主题发育,以下内容与这一主题不相适应的是
A.民主法制遭受践踏B.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C.文化教育历经浩劫D.外交事业蓬勃发展
17.a、b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小辰做了两次该实验(每次均充分反应),反应前a、b的质量总和都是9g,实验数据如下表。则m : n的值为(   )

序号

反应前a的质量/g

反应前b的质量/g

反应后c的质量/g

7

2

6

m

n

9

18.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19.
1978年后,我国民主建设的进展令人振奋。其中有力地保障了城乡人民当家做主权利的是
A.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中央政治局会议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农村城镇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
20.
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B.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将整个海南省建成特区D.建立深圳经济特区
21.
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行动”是指
A.建立汕头等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七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D.开放沿江城市
22.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碳酸钠

12.2

21.8

39.7

53.2

23.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要带游客去南方参观我国的经济特区,你将带他去
A.广州B.上海C.汕头D.福州
24.下图是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25.
右图是l992年深圳特区八家报刊同步推出的“猴年八评”,报纸宣传的是
A.南方谈话
B.经济特区的设置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26.下面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