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福建龙岩市新罗区八年级下期期末质监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106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4/9/26

1.综合题(共4题)

1.
(11分)

(1)图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从此中国由    过渡。(3分)  
(2)图二是一张邮票,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这与  殖民者有关。(4分)
(3)图三反映的是哪一地区人民的心声?三幅图反映的共同趋势是什么?(4分)
2.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摘自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材
(1)根据材料一写出我国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时间。(2分)
材料二:

(2)分析出现图一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读图二找出属于福建省的经济特区(填写序号)。简述三幅图之间的关系。(6分)
材料三: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摘自中共十八大报告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的治国之路是什么?根据材料三谈谈改革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4分)
3.
(12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府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某校八年级(2)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的小论坛。
(1)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请推荐两种途径。(4分)
(2)活动过程:请你帮忙将“相关链接”中的序号填入下面的知识卡片中(4分)
“新中国外交成就”知识卡片
时   间
外 交 成 就
1949年
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相关链接:①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②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3)活动总结: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同学们明确了建国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认识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4分)
4.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在农业科学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唐·帕尔伯格 《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
材料二:中国积极倡导并践行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始终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国际与地区安全环境。作为核武器国家,中国坚定奉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
——摘自2008年10月23日新华网
材料三: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1)材料一的“他”是指谁?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发展核武器的意义是什么?(2分)
(3)综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4分)

2.判断题(共6题)

5.
1950年我国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
小李同学正在进行“关于20世纪的流行语”的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一段关于20世纪50年代流行语的资料,其中有: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小李搜集的流行语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涌现许多先进人物,例如“党的好干部”邓稼先。
8.
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9.
1972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0.
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空军部队,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

3.选择题(共25题)

11.普朗克说过:“科学的历史不仅是一连串事实、规则和随之而来的数学描述,它也是一部概念的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2.
学校举办“抗美援朝英雄事迹展览”,适合选择的素材是
①黄继光以身堵枪眼 ②党的好战士雷锋 ③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①②③
13.一个数是由3个十、5个一、5个十分之一和2个千分之一组成的,这个数是{#blank#}1{#/blank#}。
14.
假如你作为一名小记者要参加新中国筹备会议的报道工作,请问你应该到
A.南京B.北平C.上海D.天津
15.
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尚未完成土地改革的是( )
A.台湾省
B.宁夏自治区
C.部分少数民族地区
D.广西自治区
16.把6改写成用0.1作单位的小数是{#blank#}1{#/blank#}。
17.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法律文件是
A.《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8.0.36是由3个0.1和6个0.01组成的。
19.
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表是吴斌同学整理的一张表格。你认为这张表格的主题是
事件
时间
结果
三大改造
1953—1956年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
大跃进
1958年开始
国家受到重大损失,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开始
挫伤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B.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C.新中国政权的巩固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指
A.开国大典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二大
21.8个0.1和80个0.01一样大。
22.8个0.1和80个0.01一样大。
23.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下面不属于改革开放后创新的措施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设立经济特区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国有企业改革
24.质量为2kg的物体原来以6m/s的速度向东运动,在受到大小为26N•s,方向向西的冲量后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变为(   )
25.在光滑水平面上动能为E0,动量大小P0的小钢球1与静止小钢球2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球1的运动方向相反,将碰后球1的动能和动量大小分别记为E1、P1,球2的动能和动量大小分别记为E2、P2,则必有(   )
26.在光滑水平面上动能为E0,动量大小P0的小钢球1与静止小钢球2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球1的运动方向相反,将碰后球1的动能和动量大小分别记为E1、P1,球2的动能和动量大小分别记为E2、P2,则必有(   )
27.在光滑水平面上动能为E0,动量大小P0的小钢球1与静止小钢球2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球1的运动方向相反,将碰后球1的动能和动量大小分别记为E1、P1,球2的动能和动量大小分别记为E2、P2,则必有(   )
28.在光滑水平面上动能为E0,动量大小P0的小钢球1与静止小钢球2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球1的运动方向相反,将碰后球1的动能和动量大小分别记为E1、P1,球2的动能和动量大小分别记为E2、P2,则必有(   )
29.下列几种物理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30.如图所示,a、b、c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质量相同,且小于c的质量,则(   )

31.
新中国历史上,结束中美两国20多年的敌对状态,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事件是
A.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C.1978年中美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D.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2.
下图史实体现的基本方针是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C.一国两制D.平等互利
33.把7.68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   )。
34.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2>v1,则(   )

35.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2>v1,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判断题:(6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