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某县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的劳动互助积极性”。1953年到1955年,农业互助合作社继续稳定发展,这时期建立起来的合作社,80%以上增产增收,15%持平,5%减产减收。
——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材料三:1958年5月27日《人民日报》标题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谷子跃过万斤》;《寿张北台社亩产10546斤》;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有如下标题:《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纪录》。
材料四:1958年10月,某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谈论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五:“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请回答:
(1)导致材料一表中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实施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引起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五反映了我国哪一农村政策的尝试?材料中的“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出现在当时安徽省的哪个地方?
(5)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材料一:下表为某县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
年份 | 雇农 | 贫农 | 中农 | 富农 | 新富农 | 地主 | 其他 |
1950年 | 83 | 197 | 116 | 18 | 0 | 27 | 2 |
1953年 | 3 | 74 | 355 | 0 | 4 | 0 | 7 |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的劳动互助积极性”。1953年到1955年,农业互助合作社继续稳定发展,这时期建立起来的合作社,80%以上增产增收,15%持平,5%减产减收。
——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材料三:1958年5月27日《人民日报》标题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谷子跃过万斤》;《寿张北台社亩产10546斤》;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有如下标题:《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纪录》。
材料四:1958年10月,某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谈论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五:“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请回答:
(1)导致材料一表中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实施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引起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五反映了我国哪一农村政策的尝试?材料中的“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出现在当时安徽省的哪个地方?
(5)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2.
一位伟人就是一座历史的丰碑。邓小平用他的传奇经历书写了一个时代的传奇,让我们一同走近邓小平,来缅怀这位伟人的丰功伟绩。
任务一 梳理知识
据所学知识梳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将正确答案写在横线上。
任务二 解决问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
——邓小平
(2)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最先设置了哪四个经济特区?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材料二:1979年,美国《时代》周刊出现了一位中国老人的画像(如下图),其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新时代”始于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邓小平入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原因是什么?
任务三 思考感悟
(4)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感想,请你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任务一 梳理知识
据所学知识梳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将正确答案写在横线上。
形成阶段 | 重要事件 | 理论成果 |
雏形 | 真理标准大讨论 | ①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②重新确立 的思想路线 。 | |
初步形成 | ③___________________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十三大 | ④提出________________基本路线、作出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 |
完善 | 南方讲话 | 强调发展是硬道理 ,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
十四大 | ⑤提出建立______________体制 | |
确立 | ⑥___________________ |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写进了党章 |
任务二 解决问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
——邓小平
(2)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最先设置了哪四个经济特区?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材料二:1979年,美国《时代》周刊出现了一位中国老人的画像(如下图),其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新时代”始于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邓小平入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原因是什么?
任务三 思考感悟
(4)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感想,请你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2.判断题- (共5题)
3.
辨析改错: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确定以《黄河大合唱》为国歌。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确定以《黄河大合唱》为国歌。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辨析改错: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与这幅对联相关的历史事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与这幅对联相关的历史事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辨析改错: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中共八大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
中共八大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
6.
辨析改错: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文革”中,在林彪、江青等人诬陷下,彭德怀被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被开除出党,这是“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革”中,在林彪、江青等人诬陷下,彭德怀被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被开除出党,这是“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辨析改错: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革。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革。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共7题)
8.
20世纪,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第二次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改革开放。请说出第二次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领导人是( )
A.![]() | B.![]() |
C.![]() | D.![]() |
9.
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促使“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D.抗美援朝战争 |
10.
某中学八年级四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的资料,哪项不是一五计划期间的
A.武汉长江大桥 |
B.第一解放牌汽车 |
C.第一架国产喷气式飞机 |
D.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
12.
一个外国旅游团来到中国广东省旅游观光,游客们纷纷提出要看看广东省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城市面貌,如果你是这个旅游团的导游,你应该带他们去的城市是
①深圳 ②珠海 ③汕头 ④厦门 ⑤湛江
①深圳 ②珠海 ③汕头 ④厦门 ⑤湛江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⑤ |
C.②③④⑤ | D.④⑤ |
13.
1980年8月,著名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的回答是
A.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
B.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C.加强国防建设 |
D.加强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建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5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