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山东烟台第五中学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100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0/21

1.综合题(共4题)

1.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
材料二:社员苦干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
材料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得丰收。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
(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农村生产状况?
(2)材料一中,农民积极性高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次改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3)阅读材料二,如果在农村合作社的基础上向公有化程度更高的人民公社迈进,会不会更有利于农村的发展?为什么?
(4)综合三则材料,你会发现同样在农村,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制度,却取得了相同的效果,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2.
3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含义的重要会议,他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树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他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中共党史的80件大事》
材料二:

(1)在这次会议以前,由于“左”的指导思想,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出现了一些严重错误。这些错误主要有哪些?
(2)这次会议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取得了怎样的“伟大的历史作用”?
(3)比较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说明深圳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发生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随着我国农村和城市的巨大变化,20世纪末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3.
材料一:随着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和平之旅”、“搭桥之旅”,成为国人们热门的话题。有一网民为此写了一首小诗:紧紧相握的双手,推开了冰封六十年的大门。和平搭桥之旅,注入互相双赢的春天气息。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
材料二:邓小平在1984年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一网民的诗“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什么共同愿望?
(2)材料二邓小平的这段话,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运用这一政策已经在什么时间解决了什么问题?
(3)结合材料一你认为:“踏上回家的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谁也抵挡不了的,请说明理由?
4.
八年级某班同学以“中国近现代外交”为主题创建了一个历史主页,下面是同学们为制作网页找到的图片和材料,其中有一些探究性问题需要你帮助解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
材料三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
材料四 “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请回答:
(1)请你列举一例史实证明材料二中周恩来的话。
(2)材料一图2和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次会议?周恩来提出的什么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你从周恩来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3)材料一图3中的中国外交人员开怀大笑是因为什么事情?请你简单概述这一事件。
(4)小明在网页中把材料一图1与材料四组合到一起,写了一个标题叫“历史性的握手”,请你帮助注明时间是哪一年?在上世纪70年代除中美外交的发展外,我国还取得了许多外交成就,请列举3例。
(5)有网友在浏览网页时不理解材料四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是什么意思,发了一个提问帖,请你来帮他解答。

2.选择题(共16题)

5.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    )
A.7月1日B.8月1日C.10月1日D.12月25日
6.
以下史实,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藏的和平解放 ②土地改革完成 ③朝鲜战争爆发 ④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
7.
小鸣的爷爷讲述他们年轻时,学校停课、大家穿着时髦的绿军装,爬上火车到北京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个个激动万分。你猜一猜此事发生的时间大约是在(   )
A.1953—1957年B.1966—1976年
C.1950—1953年D.1959—1961年
8.
下边是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据图片的内容判断,他探究的主题应是(    )
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
C.大跃进D.人民公社化
9.
小华爷爷今年80多岁,他经常给小华讲“爷爷过去的事情”。一天,他给小华讲了他经历过的四件事。其中哪一项最不可信?( )
A.建国初期他们家分得田地和牲口
B.他参加了志愿军入朝作战
C.1960年他办了一个养猪场,成为村里的暴发户
D.他把家里做饭用的铁锅捐献出来炼钢
10.
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的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 ②香港回归祖国 ③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D.①③④②
11.
1980年1月,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刊登了邓小平的肖像。标题上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这幅照片和文字的寓意(  )
①美国新闻界希望中美关系尽快实现正常化②中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③中美关系已经正常化④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2.
下边是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引起1980年到199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解放后的土地改革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3.
2004年6月5日,美国前总统里根谢世。他于1980年就任美国总统时,中国与美国(  )
A.建立外交关系的条件已经成熟B.正在建立外交关系
C.尚未建立外交关系D.外交关系已经正式建立
14.
1971年10月,中国重返联合国,之所以说是“重返”,是因为( )
A.中国历尽艰辛,费尽周折才进入联合国
B.建国后中国先加入联合国,后来又退出了
C.美国、苏联操纵联合国,不让中国加入
D.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中国是其创始国之一
15.
下列哪一项是周恩来总理提出的且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  )
A.大国协商一致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贸易公平原则D.民主精神
16.
2006年2月27日,台湾当局执意抛出“终统论”,再次试图挑衅两岸关系、分裂国家,这一行径遭到普遍反对。下面对台湾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祖国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台湾曾经遭受日本50年的殖民统治,抗战胜利后回到祖国怀抱
④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③④
17.
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挤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1966年,我国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B.地地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
C.我国成功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D.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8.
下图是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地区随着一声巨响升起的硕大的蘑菇云,这表明
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一场巨大的沙尘暴形成
C.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D.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
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标志是( )
A.邓小平提出教育三个面向的思想B.科举制度的废除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D.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20.
中国运动员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是在
A.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B.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
C.第28雅典届奥运会上D.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