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反应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是什么时间发生的?(具体到年月日)这个时间和我国的哪个节日有关?
(2)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名称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上颁布的?是什么时间召开的?
(3)图二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这支部队的司令员是谁?
(4)这个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1)图一反应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是什么时间发生的?(具体到年月日)这个时间和我国的哪个节日有关?
(2)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名称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上颁布的?是什么时间召开的?
(3)图二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这支部队的司令员是谁?
(4)这个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6年是我国的“十三五”开局之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1953年开始,我国政府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采取了重大经济措施,使我国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56年,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的政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2)简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3)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哪些成就?(至少写出4个)
材料:2016年是我国的“十三五”开局之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1953年开始,我国政府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采取了重大经济措施,使我国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56年,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的政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2)简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3)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哪些成就?(至少写出4个)
3.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男女争登点将台,万千炉子一齐开。火花日夜无停息,赢得铁流滚滚来。炼铁何难复炼钢,超英赶美可非狂!手工操作君毋笑,中国人多力量强。
――1958年农民的诗
材料二:河南红旗人民公式办的公共食堂,将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食精心烹调成了“山珍海味”,已经做到了一个月九十顿饭菜顿顿不重样。
——1958年11月6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鸡公山上红旗插,水稻亩产四万八。
——1958年9月9日《河南日报》
(1)材料一反映了那一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运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那一运动?
(3)材料三中的“水稻亩产四万八”真实吗?它反映了“大跃进”运动中的哪一错误?
(4)1958年我国出现这种“左”倾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男女争登点将台,万千炉子一齐开。火花日夜无停息,赢得铁流滚滚来。炼铁何难复炼钢,超英赶美可非狂!手工操作君毋笑,中国人多力量强。
――1958年农民的诗
材料二:河南红旗人民公式办的公共食堂,将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食精心烹调成了“山珍海味”,已经做到了一个月九十顿饭菜顿顿不重样。
——1958年11月6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鸡公山上红旗插,水稻亩产四万八。
——1958年9月9日《河南日报》
(1)材料一反映了那一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运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那一运动?
(3)材料三中的“水稻亩产四万八”真实吗?它反映了“大跃进”运动中的哪一错误?
(4)1958年我国出现这种“左”倾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2.列举题- (共2题)
3.选择题- (共11题)
15.
请判断下列哪一项是1954年第一部宪法的内容
A.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
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D.“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列举题:(2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